仁青措
近年來,教師領導力在教師發展相關研究中越來越受關注。基于此,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和總結教師領導力的概念、功能、意義等內容,指出教師領導力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學校發展與變革的過程中,教師在整個學校組織中的作用日益顯現。教師領導力作為教師發展的重要內容,成為教育研究領域關注的問題。學者王緋燁等認為,學校領導力是影響學校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不能僅靠校長的領導發展學校,還需要教師的參與。學校管理者及專家認識到了教師在學校變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有人提出了教師領導力的理念,強調要給教師賦權,讓他們參與學校的管理和建設,讓教師形成學習的共同體,并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在學校革新、教師賦權等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教師在學校中的傳統角色定位逐漸改變,教師領導力是學校發展的巨大潛能,教師領導成為學校革新中重要的討論問題,并被視為學校組織和課堂教學改進的重要部分。
教師領導力的概念
對于“領導”一詞的概念界定,學者霍伊等認為“領導”應被廣泛地定義為一個社會過程,在此過程中,群體或組織成員影響著對內部和外部事件的解釋,影響著預期目標或結果的選擇,影響著各種工作活動的組織,影響著個人動機與能力,影響著權力關系,也影響著共同的取向。
教師領導力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對教師領導力有著不同的認識。學者王緋燁、洪成文等總結了教師領導的定義,認為教師領導有三種主要的代表性定義。一是能給其他同事鼓勵,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幫助解決課堂問題并且樂于學習新知識的人。二是在教室里或教室外都能擔任領導的角色,致力于學校的發展與學生的學習,并能促進教師學習共同體的發展,幫助同事提升專業水平的人。三是推動教師的學習和學習共同體的形成,影響同事的教學改進,并擔任課堂內和課堂外領導效果的問責。
學者王潔琿從教師領導含義演變的視角,總結了教師領導的兩個發展階段。一是教師在學校中擔任正式領導崗位,即教師作為領導者,如國外的領袖教師、國內的教副校長、務主任、年級組長等,這些職位是校長領導職能的一種延伸。二是不擔任任何領導職務的教師,即教師自身是領導者,如我國的骨干教師、特級教師等,國外的能手教師、項目管理者等。教師擔任正式領導者時,領導的是其崗位所賦權的其他教師,而這里說的教師領導是補足校長領導所不能達到的方面,其主要作用是道德領導和專業領導。
教師作為學校組織中教與學的重要參與者之一,對教與學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學校變革的發展,教師也在逐漸改變傳統的定位,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德洛爾報告》中提出:“教師應參與有關教育的各種決策。教學計劃的制訂和教材的編寫要在在職教師的參與下進行,因為對學習的評價無法和教學實踐分離。同樣,學校的行政管理、監察和教師評價系統吸收教師參與決策過程只會獲得好處。”
教師領導的功能
教師領導的正面功能主要體現在教師自身的成長、與其他教師的合作、對學生的影響和學校整體的發展這幾個方面。
第一,對教師自身的影響。教師領導力對教師領導者自身的影響較大。有人認為,領導和決策的過程是教師最好的學習機會,教師領導力也是有效消除教師在職業生涯中產生的倦怠感的方法,教師在學校發展方面的參與和提供建議可以增加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可以激發其更高的參與度。還有人認為,教師領導力可以增強教師的反思和分析思維,增加在智力方面的刺激。在發展教師領導力時,教師在原有角色與領導者的角色之間尋找平衡時可能會有壓力,但逐漸成為教師領導者時情況會變好。
第二,對其他教師的影響。在對同事的影響方面,首先,發展教師領導力的教師在執行學校政策時可以將這種政策轉化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在此時也能宣傳和說明學校這些政策的實行和發展,并與作為同事的其他教師一起擁護和執行。其次,有教師領導力的教師擁有較多教學方面的經驗和理念,教學態度端正,能成為其他教師的模范,起到帶頭作用,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同事的發展。
第三,對學生的影響。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教師扮演著教練、專家、促進者和領導學生的角色。在發展教師領導的過程中,教師會分享各自的教育教學經驗并共同學習。在教師領導中有較高效能的教師會對學生表現出更積極的情感,更容易接納學生。從關于教師領導的研究文獻來看,當鼓勵并發展教師領導時,教師參與學校組織中各方面工作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對學校發展的影響。教師領導使教師成為一個集體來發揮作用,更有效地促進學校的發展。學者王潔琿指出,教師作為領導參與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決定能讓學校領導從個人發展為集體、從單一變為多元,讓學校組織中權力的分散成為可能。鑒于此,作為教師領導的教師承擔著教師和領導者的雙角色,是正式領導和普通教師中間的紐帶,在學校組織中的教學與教師的學習共同體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他們一方面促進著學校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在影響和構建學校文化。
教師領導的意義
教師領導對學校整體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校組織中的主體是教師,如果沒有教師的參與和認可,任何形式的教育相關改革只能流于形式;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沒有得到提高,學校的發展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只是空話。
學者約克(York)、杜克(Duke)對為什么發展教師領導作出了總結,他們認為,首先,教師參與學校組織中是有利的,教師領導能力強調了員工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其組織時可以實現的收益。例如,在教育中,學校較復雜,校長無法獨自領導,需要教師的幫助。其次,教師間的合作至關重要。教師專業知識是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基礎,當有經驗的教師開展有效的教學實踐,指導新教師,與同事分享經驗并合作時,會減少教師的孤立感,并創造一個更加專業的工作環境。由此可以知道,教師需要運用教與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指導決策并提高教學水平。再次,關注教師領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招募、留住、激勵和獎勵有成就的教師,認可他們的專業知識和貢獻。教師領導最明顯的作用之一就是教師領導者之間的成長和學習。最后,提倡教師領導才能的原因是,學生會從教師參與決策和其他形式的領導中獲得利益。
學者杜芳芳指出,教師具有很大的領導潛能,而這正是學校發展中一項未開發的重要資源。在學校組織中,校長和學校中的正式領導者對學校發展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教師領導力在學校和學生的發展和改進方面也尤為重要。杜芳芳從三個方面概括了教師領導對學校發展方面的意義:第一,教師領導力能激起教師的變革潛能;第二,教師領導力可以促進其他同事改進自己的教學,從而使學校整體的教學得到較大的提升;第三,教師領導力是一種構建學校內部變革力量的方法,有效的領導者對學校有著他們自己的愿景,也能清楚地了解到教師的集體努力對實現這個愿景的重要性。
作為一種新的理念,教師領導強調了在學校環境中校長的領導應有所轉變,通過授權和參與等方式讓教師參與學校的領導與管理工作,認識到教師領導在學校發展中的潛力。要將教師領導的理念付諸實踐還存在一些困難,需通過營造民主的學校文化氛圍、發展教師的領導素養,使教師認識到教師領導的意義,從而在學校管理中踐行教師領導這一理念。
(作者單位系青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