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軍
語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落后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教育的需求,更與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不符合,因此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的進步。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每名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認知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分層次的教學,同時還要有不同層次的考核及評價,保證每名學生都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學習成果。
科學合理地對學生分層。在中學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要詳細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等,形成綜合的評價。隨后,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主要分成以下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第二層是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第三層是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其中,第三層的學生數量要盡可能少,學生主要集中在第二層。當然,學生分層的結果不能一成不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及個人表現及時調整。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全體學生都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點,教師要采取統一授課的方式,保證所有學生都掌握。對于一些對能力有一定要求的知識點,教師要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文基礎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語文知識分成不同的層次。在教學過程中,對于第一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傳授一些難度較高的知識,實現學習水平的拔高,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對于第二層的學生,教師要準備難度適中的教學材料,主要要求學生打好基礎,不斷地進步;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教師主要通過簡單的語文知識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夯實基礎。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也要多和學生互動,通過問題的提出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喜悅。
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時,教師可以實行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其能完整背誦這篇文章,整體上能翻譯文章即可;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全面了解這篇文言文,還要知道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弄清作者思想的意義;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要求學生熟練朗讀和背誦,還要掌握文言文句的感情及表現手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習這篇文言文時,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課后實施分層教學管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除了課堂上需要實行分層教學法,課下的作業和考核也需要因人而異。教師需把握教學要求,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布置相應的課后任務。學生對課堂知識學習的側重點有所差異,教師在課下布置作業時,應該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留給學生解答,不能盲目統一地布置學生的作業。分層教學法的關鍵在于教學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這樣才能促進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課外開展分層指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多指導個別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指導學生思考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幫助其解決。教師也要不斷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斷完善教學,針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為語文教學注入更多的力量。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幫助每個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學校也要經常準備一些語文方面的課外活動,帶動所有學生共同參加,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語文教育的整體水平。
例如,在教學完《岳陽樓記》這篇文言文后,教師需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應注意以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基礎,采取不同的考查方法。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主要考查背誦情況;對學習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需要考查其對文章的理解內容。教師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能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獲得學習的進步,增強學生信心。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能讓每個學生都獲得進步的機會,提升語文教學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手段,實現分層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系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楊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