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裴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科教學不能局限于對知識的分析,還需結合各種新型資源開展綜合性質的教學。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能完全脫離學科的緣起開展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應將數學文化與學科知識聯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的用途、數學的價值等,找到學習數學的學習動力,這對他們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因先輩們不斷的努力而逐漸完善。其中,數學思路及數學教學資源對后世有極大的價值。本文將針對數學文化在小學教育過程中的滲透進行簡要闡述。
數學文化對學習數學的作用
在學生學習任何一個學科前,都應該先了解這個學科的文化。學科文化就好比是學習學科的一塊敲門磚,通過這塊敲門磚,學生就能了解自己所要學習的這門學科究竟是什么、會講哪些知識,從而深入地學習學科。數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相輔相成,能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學生如果對數學感興趣,想在以后的學習中深入研究數學,就需要先深入了解數學文化。
對小學生而言,數學是一門較陌生的學科,不同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的語言文字。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原本就對詞義有一定的了解,有時只要教師稍微點撥,學生就能立刻明白,并記住語言文字蘊含的意思。但是,數學不僅需要學生學習解題思路、解題步驟,也需要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將數學文化滲透數學教學的方式
小學生正在快速生長發育,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這與數學知識抽象的特征又有著少許矛盾。教師通過在數學授課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用一種形象而直觀的方式,讓小學生接受數學、探索數學的美,從而通過對學生數學理性思想的培養,讓學生將這種理性思維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首先,講述數學家的故事。教師可以利用每天課程的導學階段,向學生講述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數學家的故事,包括數學家怎么與數學結下緣分、數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如何、數學家在研究數學理論知識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用何種方式鉆研數學……教師通過向學生講述數學家的故事,能讓學生了解數學深厚的文化,了解在歷史中所誕生的優秀數學家們,以及他們身上堅韌不拔的精神。學習這些精神,可以為學生立下榜樣,讓他們以后在學習數學時,向這些數學家看齊。
其次,將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數學題時,教師可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從生活實際入手解決數學難題,可以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實物或實景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例如,小學數學教材中要求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并能夠做一些簡單的換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鐘表,讓學生以鐘表為工具,通過撥動指針,了解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關系,以及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方式。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教師能讓學生打開數學思維,在解決數學的問題過程中以多角度、多維度思考問題,找到解決生活中難題的方法,還可以利用已知知識遷移的方式,學習其他知識。
眾所周知,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數學文化源于人們的生活與活動所總結出來的自然規律,生活造就了文化,而數學文化又造就了數學知識。將數學文化融入數學知識,可以充分展現數學這門學科的魅力。此外,以課本知識為載體,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數學這門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對小學生來講,他們正處在一個對學科認知的初期,培養良好的數學觀念對他們以后學習數學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淄博市經濟開發區南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