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嘉偉
手工區域活動是幼兒教育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幼兒成長的幫助巨大。如何做好幼兒手工區域活動,是幼兒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凇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要求,要做好手工區域活動,幼兒教師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思想基礎,并在實踐中踐行這些理論思想。其中,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非常適合用于指導幼兒手工區域活動。
“教學做合一”思想與幼兒手工區域活動的關系
幼兒手工區域活動是一個實踐性的活動,突出的是做的過程,但實際上也是一個教學過程,其中不僅要做,還要教和學。在幼兒園教育中“做”就是要做游戲,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將精力投入“教”和“學”中。其中,“教”突出的是教師的指導,即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印象,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做手工,而“學”則是幼兒通過對“做”的過程的潛意識總結,形成能力,最終實現《綱要》中要求的五個方面的目標。手工區域活動與“教學做合一”思想有著天然的相關性,因此將“教學做合一”思想融入手工區域活動中具有顯著的價值。
幼兒手工區域活動的實施情況
手工區域活動非常強調因材施教,突出的是根據幼兒年齡心理特點組織活動。比如,3~4歲的幼兒還保留著3歲前幼兒的特點,即依靠動作和視覺進行思考,讓這個階段的幼兒數數,他們要指著一些具體的東西去數才能數清,他們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一般是邊做邊想或先做了再想。比如,一位小班教師在幼兒開始玩積木玩具前,要求他們自己動手拼出一輛小汽車。小班幼兒總是邊做邊想或先做后想,不會給自己的行動做計劃。從這個角度來看,該教師做法是正確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不會做計劃,教師恰當地給出一個要求,相當于給出了一個計劃,先讓幼兒動起來,然后幼兒再去想該怎么完成。這實際上就是一次“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恰當應用。
將“教學做合一”思想融入幼兒手工區域活動的實例
案例:中班手工活動“水果制作”。該手工課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幼兒大膽地使用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制作各種水果,引領幼兒使用團、搓、揉、捏等技巧呈現各種水果的特征。
教學準備工作主要包含資源投放,所用資源有實物蘋果、香蕉、橡皮泥、火柴棒、小樹葉、泥工板等基本的材料,若后續觀察幼兒活動時需要其他材料,則投放一些新的材料,因此還要在活動前應思考好幼兒可能出現的行為,并為其準備活動材料。
為了實踐“教學做合一”思想,設計如下活動環節。教師先讓幼兒吃水果,然后引導幼兒說一說這些水果好不好吃,味道如何,讓幼兒大膽地說一說,提高其語言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師問一問幼兒還想不想吃水果,接著出示剩余的一些水果,然后和幼兒商量,水果只剩下這些了,不夠分,因此需要用橡皮泥制作一些水果,揭示手工課的主題。
教師順勢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水果,或讓幼兒想一想之前吃的水果的特點,然后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此時,教師需要適當總結,并結合示范,以蘋果為例,教師可以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話語總結蘋果的特點,并用泥工板、橡皮泥等材料現場制作一個蘋果。示范過后,教師就可以讓幼兒想一想如果自己制作,應該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幼兒想一想、說一說,然后就開始動手制作,教師則讓幼兒自由發揮。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需要給予適當指導,如有的幼兒想制作剝開皮的香蕉,但做不出香蕉皮剝開的形狀,這時教師可以提示幼兒回憶香蕉皮剝開時的形狀,引導幼兒思考要用什么工具制作圓弧形的香蕉皮,如易拉罐就可以輔助幼兒做出圓弧形的香蕉皮。
在結束幼兒手工活動后,教師需展示幼兒的作品并拍照,和幼兒一起分析這些作品,引導幼兒討論這些手工水果做得怎么樣。接著,讓幼兒投票選一些認為好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放在園內的展示欄作為一種獎勵。
將“教學做合一”思想融入手工區域活動的注意事項
投放材料要根據手工活動的具體內容制訂計劃,但手工活動不是一成不變的,投放材料必須適宜,而最適宜的材料實際上是幼兒自己選擇的材料。因此,投放材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按上述案例的方法,通過觀察幼兒行為,在適宜的指導中引導幼兒自己選擇需要的材料。
規則是保證手工區域活動有效開展的一個關鍵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每一個區域活動設定相應的規則,讓幼兒明白哪個區域該做哪些活動。幼兒在區域內活動時也需要遵守一些規則,如用什么材料就拿什么材料,用完了要放回原處等。
幼兒手工區域活動與“教學做合一”思想具有天然的相關性。教師應在手工區域活動中融入“教學做合一”思想,根據《指南》的要求,更細致地幫助和提升幼兒。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昆山高新區陽澄湖科技園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