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要:作為語文老師我想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歡語文、愛上語文。我愛語文所以總覺得語文課不同于旁的課,她是最有溫度、最有情感、最有趣味、最實用、最能與孩子交流的一門課,我們投入課堂的不僅僅是時間與精力,更多的是情感,只有和孩子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我們才能共同創造趣味而又輕松的課堂。如何讓孩子愛上語文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想唯有讓學生喜歡,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去學習,更好地熱愛語文!
關鍵詞:語文;生機;激趣技巧;學習興趣
一、與愛同行,共創和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上課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相互關系決定的。”我們應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愛學生的老師,應該擁有和藹的態度,親切有神的目光,對學生真誠的信任和鼓勵,擁有包容的情感,這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當作一個天使,俯下身子看待學生,只有靠近學生才能讓孩子喜歡上你,課間與孩子聊聊天,下下棋,看看他們畫的畫、愛看的書,你會發現他們不再在外面瘋狂打鬧而是更愿意擠出時間靠近你;體育課時會和他們來一場師生乒乓球賽,你聽到的所有喝彩聲、加油聲都是送給他們最愛的老師的。
要多發現學生學習中的積極因素和閃光點,給予鼓勵,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能心平氣和、因勢利導,從而實現存同去異、教學相長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意識到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需要教師的耐心和愛心,還需要教師富有強烈的責任心,借此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只有將學生放在首位,以平等的姿態與他們溝通交流,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進而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動之以情,以情激情
隨著課改的深入,我們已明確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為學生創設濃厚的教學情境,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能撥動學生的心弦、引發學生的共鳴。
例如對于古詩的教學,長久以來,大多數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僅僅停留在會背會寫,而忽視了引導學生進入詩境。我在教學《游園不值》這首詩時,深受啟發:要帶領學生進入詩境,首先得自己進入意境,教師應充當一個表演者的角色。“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想象著講臺是鋪滿青苔的小徑,我也邊吟邊輕輕地踏著,讓學生感受詩人不忍心踩踏滿是青苔的小徑,我輕叩著教室的門,無人回應,滿心的遺憾之情流露在臉上,我正轉身往回走的時候,“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支紅杏出墻來。”轉身之際,喜悅之情從我的吟詩表演中表達出來。學生們在我的帶領之下很快進入了詩境。學生在朗讀中已把詩人游園時前后的心情的變化表達的淋漓盡致,我已無需再去指導他們該如何去朗讀,如何注意抑揚頓挫,因為他們已把自己當成了詩人。“文章不是無情物”,關鍵是師生要“披文以入情”,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發展語感。
三、轉化否定,激勵為主
針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喜歡在集體中表現自我,喜歡在競賽中取得勝利,以此來獲得家長、教師的贊揚與鼓勵。基于此,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規律,充分挖掘學生的特長與優勢,并為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并在合適的契機給予他們獎勵和贊揚,使得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就感。特別是針對學習能力不足、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教師應在尊重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和鼓勵。比如:“小麗雖然沒有講出標準答案,但是他的思路是正確的,還是值得肯定的。”教師需要關注到班級上的每位學生,使得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掌聲、笑聲的港灣。
教師在課堂上應多用激勵式的語言,來激發學生,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課文的重點段落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當堂背誦,我會說:“下面大家花五分鐘時間,看誰背的又快又好。”話音剛落,學生們已經背得熱火朝天了,堂下有的是同桌互背、有的是捂耳背誦、有的是閉著眼睛搖頭晃腦……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背,不一會,一雙雙小手高高地舉起。
四、開展活動,以趣促學
教師構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能讓學生處于熱情、歡快的氛圍中,以趣促思,鍛煉實踐能力。教師構建趣味性十足的語文課堂,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我利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讓他們逐漸愛上語文。你看,他們炫耀般地拿起自己熱愛的課外書向其他同學推薦著,滔滔不絕地講述,那些精彩的故事情節吸引著臺下渴望的目光,在陣陣掌聲中他們一個一個走向座位。一本又一本美好的書帶領他們走向更遼闊的世界。
再看,那手拿金箍棒的小家伙正有模有樣地打妖怪;可愛的豬八戒挺著肚子在盡情地吃西瓜;豪爽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兇猛的老虎……一個又一個生動而有趣的課本劇在我們眼前展現。課堂上他們就像一個個小精靈永遠都是那樣充滿著活力,此時我便知道他們愛上了語文。
總而言之,濃厚的興趣能夠為學生提供強大的學習驅動力,也是學生投入到語文課堂上的牽引力。教師應嘗試實現激趣教學,從而曾強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活躍度和積極性,在課堂上處于主動的位置上,進而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和認知和理解。為此,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新穎有效的措施將激趣藝術巧妙地引進語文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出融洽、熱情的學習氛圍,進而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知識學習當中,進而彰顯語文課堂的生命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