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印川
閱讀,對一個人而言,相對至關重要。因為可以通過閱讀,可以增長知識,拓展思維力,增強聯想力,強化自己的創新力。究竟應該怎么樣進行閱讀,并且能夠做到讀好一本書。譬如這些知識,不管是正在上學讀書的人,還是已經上學讀書畢業的人,他們都正在接受或曾經接受過教師的指導,顯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其實,確切講,它還應該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這種感悟,是在我讀了莫提默.J.艾德勒所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以后,才有的一種想法。
應該說,莫提默.J.艾德勒在美國出版界和學界,都是一位具有一定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在1940年出版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通過閱讀莫提默.J.艾德勒所寫的這本書,確實能獲得諸多感悟。
一、讀書只有從書中獲得了營養,才算讀好了一本書
這是莫提默.J.艾德勒在這本書中提出的一個閱讀觀點。事實卻也如此,閱讀一本書,意在吸收其中的營養。讀書的營養無外乎是要從所讀的書中,獲得相應的思想、意識或精神,并從中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如果沒能從閱讀的書中,獲得這些營養,那無異于在浪費自己的讀書時間。莫提默.J.艾德勒為了佐證自己的這一觀點,他在書中曾經寫到,書讀得多或讀得快,是不是就算讀得好,書讀得仔細或讀得慢,就算讀得好。他認為不是一種絕對。
為了說明這些問題,他卻引用了弗朗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有些書只需淺嘗輒止,有些書該囫圇吞食,還有少數的書則當細嚼慢咽。”這是在說,在閱讀過程中,不管是速讀,還是慢讀,亦或是仔細讀,每位讀者都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在莫提默.J.艾德勒看來,每位讀者能夠可以進行仔細閱讀的書,最多也不過只有千本。這樣,就需要讀者自己做好相應的選擇。通過讀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使我感悟到,書讀得多,也不見得就是讀得好。如果書讀的越多,卻沒從所讀書中獲得較多收獲,這種情況可能就叫做一種可憐。不論書讀得多少,只要能從書中獲得了相應的營養,就算是一種較好的閱讀。
二、閱讀需要講究層次閱讀方法
莫提默.J.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到的分層次閱讀法,對我的啟發性較大。莫提默.J.艾德勒寫到,閱讀需要分為四個層次,即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就應該像小學生那樣,學會從閱讀基礎開始,懂得閱讀;檢視閱讀說白了,就是速讀,是要培養快速閱讀能力;分析閱讀是需要讀者在閱讀文本中,能從書名中或從書籍的分類中,就知道作者要表達什么樣的中心主旨,并能大致分析出作者相應的寫作思路;主題閱讀是在說能夠帶著相應共性話題感比較強的問題,從自己閱讀的書中,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答案。
一個讀者,要帶有自己相應的主動性,去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目。當然,對待自己所能主動選擇的書目實施閱讀,需要確定自己閱讀的層次,是要進行基礎閱讀或檢視閱讀,還是要進行分析閱讀或主題閱讀,并對閱讀書目做出大致的閱讀計劃。
三、對不同類型的書目要應用不同的閱讀技巧
閱讀需要講究相應的閱讀技巧。這是在說,閱讀并非需要像學習考試書目知識那樣,具有較大的閱讀壓力。但是,即使是一種相對輕松的閱讀心緒,同樣也要根據閱讀書目類型,或根據自己對閱讀內容所需,選擇相應的閱讀技巧。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閱讀效果或效率。
對于一些實用型書目,需要運用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相結合閱讀層次法,并選擇應用精讀技巧。因為像這種類型的書目內容,需要從中吸收較多知識營養,需要從書中詳細了解或掌握相應的實用知識,并在必要時,還要做好相應的閱讀筆記。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相應閱讀目的。針對哲學、科學、數學或社會科學之類的書籍閱讀,也要根據讀者需要了解知識的需要,進行相應的精讀。因為它們需要讀者對涉及到的閱讀內容,進行相應的思考或分析。而對于一些文學、故事、戲劇、詩歌或歷史等類的書籍,則可以設定檢視閱讀層次法,進行相應的速度,對待需要重點理解的內容,再運用精讀技巧。
四、閱讀需要具有相應的閱讀耐力
眾所周知,閱讀書籍相對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提高閱讀興趣,并具有一定閱讀耐力。大多數人在進行第一次文本閱讀時,往往興趣較高,并同樣感到有些吃力。這就需要先反復閱讀文本的目錄,并經過相對耐心思考,力爭理解文本目錄的大致結構所構成的關系,且理解文本內容的大概內容含義,然后,再開始進行慢慢的閱讀。
閱讀任何文本,均忌諱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因為缺乏一種耐力性的閱讀,則難以從閱讀文本中獲得必要所需的營養。書可以運用檢視閱讀之法,但不能適用書讀一半則棄之的態度。可以這樣說,沒有相應閱讀耐力,則難以從書中獲取較多的讀書營養。閱讀一本書、幾本書或更多書,需要先準備好閱讀的耐力,否則,還不如不讀書,或等有了相應的讀書耐力以后,再準備進行文本閱讀。可見,不說需要認真閱讀文本,但必須要有閱讀文本耐力的準備。
(五)閱讀需要進行超出自己閱讀能力的閱讀
同樣是在閱讀,如果將自己的閱讀水平一直局限在自己的閱讀能力范圍之內,進行相應的文本閱讀,則無助于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的目的,是為增長知識,也為開發自己的心智。如果一再閱讀那些自己比較容易理解內容的文本,從表面上是感到閱讀帶來了一種輕松,但在事實上,卻使自己長進不大,也就是說,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也不能吸取到更多的書中營養。
真正懂閱讀或知道閱讀的讀者,他們在選擇閱讀文本內容時,一般都要選擇超出自己閱讀能力或理解能力的文本內容,實施必要的閱讀。如果是在閱讀超過自己閱讀能力或理解能力的文本,那就是在選擇超越自己頭腦的文本在進行閱讀。只有進行這種方式的文本閱讀,才能依靠閱讀吸收到的營養,增長自己的思想,訓練自己的心智,否則,不會從閱讀中,提高自己的思維力,增強自己的聯想力,強化自己的創新力。
總之,在讀了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文本以后,獲得的最大啟發或感悟是書讀得多或讀得快,并非就算讀得好,書讀得仔細或讀得慢,也不算讀得好。有些書,就是需要去進行精讀,即使讀得吃力,讀得晦澀,讀得深奧,也要以相應的耐力堅持讀下去,將其讀完。這樣,回過頭來,就會感到閱讀的暢快,因為確實學到了知識。再有,閱讀不要有較大的閱讀壓力,但要設定必要的閱讀目標,堅持愉快性閱讀,還要對需要重點了解的知識,記錄閱讀筆記。
徐州醫科大學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