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順增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建設發展非常迅速,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貢獻力量。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標志之一就是城市中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城市的規模是有限的,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大量人口的涌入導致城市內部的地面上空間越來越少,為了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將發展的眼光投入地下,通過對地下空間進行合理的設計、開發,從而緩解人地矛盾。
關鍵詞: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設計與理念
引言
城市建設的不斷進步是我國整體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改善我國人們的生活品質。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促進地下空間與城市整體同步發展,是緩解城市土地資源緊張、推動城市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必要措施,對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1發展地下空間的必然性
1.1城市本質特性的需要,城市的本質是集聚。城市的一切功能和設施都是為加強城市集約化和提高效率而服務的,而城市集約化又受到經濟規律支配。當集約化達到一定高度時,相對靜止的城市功能和基礎設施服務滿足不了需求,勢必要更新和改造。地下空間作為城市建設新型國土資源,已成為第四國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與保障,是解決“大城市病”的重要載體。城市地下空間是國土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戰略性空間資源。
1.2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城市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指在限制城市無限制蔓延的前提下,以科學的城市規劃為基礎,使城市的土地利用結構與城市空間資源的利用結構合理化、有序化。在城市內涵式的發展過程中,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是擴充城市空間容量,調節城市土地利用強度分布,使城市空間資源利用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以及城市防災、救災綜合空間體系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的最主要方法。
2城市地下空間規劃設計與理念
2.1因地制宜選址
地下空間施工需要技術人員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合施工的場所,在施工之前進行全面的地質勘查,對地下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地上環境進行全面分析,盡可能獲取完整的數據材料。部分團隊在施工之前應用以前獲取的材料,其部分內容的時效性降低,無法為施工提供最精確的數據支持。設計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在數據的指導下,可以將施工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2.2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推進地下空間普查和地下空間信息系統建設
一是開展地下空間普查。對已有和在建地下空間進行信息收集,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管理。建立地下空間資源的普查制度、補(修)測制度、匯交制度。建立地下空間檔案管理系統。二是建立地下空間信息系統。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地下空間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將普查成果納入系統,動態維護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信息,為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提供支撐。逐步將地下空間規劃、規劃許可、權屬管理、檔案管理等納入統一管理平臺,建立地下空間管理信息共享機制,促進實現地下空間數字化管理,提升地下空間管理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
2.3地下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一個城市生活的必要成分,城市所有人的日常用水,都來自這里,在現在的背景之下,人們生活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由河水或者湖水凈化得來的。那么如果將地下修建一個足夠大的蓄水池,并建一個污水處理設備,將雨天的降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之后再將現在已有的污水處理廠轉移到地下,將會有更多的優勢。第一,可以有效解決二次環境污染,污水處理廠建立在地下,使用全封閉作業,對污水產生的臭氣可以進行全方位的處理,對環境和周圍城市居民活動產生的影響極少。第二,將污水處理廠建立在地下可以節約土地空間,并且建立在地下可以減少對隔離綠化帶建設的考慮,可以直接將上層建設成景觀公園,實現水資源的直接循環利用。第三,在處理污水臭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將臭氣進行處理,在加入微生物處理方法之后,我們也可以收集沼氣,進行環保處理。
2.4針對地下空間整體環境進行優化
當前,各個城市均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化改造,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給城市空間的分配帶來了巨大壓力,城市土地面積和人口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城市管理僅采用提升建筑物高度和密集建筑物的方法,則會導致居民區迅速減少,同時令生活環境快速惡化。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應著眼于改善整體環境,在綠化城市的同時,也要確保交通的便利性。具體來說,相關部門可以整合城市的地下資源,為群眾的購物以及出行提供方便。
2.5探究更先進的施工工藝
社會處于持續發展中,技術要想不被時代淘汰,企業要想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就需要加強技術研究,開發出與社會發展速度相匹配的技術。建筑企業為推動地下空間工程施工的水平就需要探究新的施工工藝。設計、施工中要加強時空效應的應用,就是對土地今后的變化進行預判,合理利用潛在位移,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施工。降低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減少施工問題的發生。
2.6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若僅依靠一個部門開展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工作,那么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還會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在此前提下,應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及該城市地下空間的實際情況,多個部門共同協商,總結地下空間開發方案,科學合理地利用當前城市空間和空間規劃,政府部門應主動發揮宏觀調控作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多個部門在進行協調行動時,需要準確抓住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關鍵點以及總目標,將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作為主要工作目標,通過多部門協調配合,提升地下空間的實用性。
結語
總之,為了使地下空間能夠更好地利用,需要我們的不懈努力。讓城市更加的安全,讓社會更加的方便,這可以讓我們國家發展的步伐加快,讓整個城市變得更加緊密。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的舒適,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鮑里索夫,布別斯,朱洪仁.城市建設中地下空間的利用[J].外國經濟參考資料,1983(Z1):35-37.
[2]聶碧華.城市廣場地下空間的開發[J].地下空間,1989(4):15-18.
[3]耿永常,高伯揚.地下空間開發同城市建設相結合的途徑研究[J].地下空間,1992(3):216-222+270.
常州工學院 2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