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提出新的要求,課堂教育中的提問技巧應結合核心素養背景而進行,在課堂中教師應創新問題、抓準提問的時機、提升問題的趣味性等,運用科學、精準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對于解放學生天性、擴展學生思維和提升課堂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問題設計;提問時機;趣味性;課堂效率
在小學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引導式教學,在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為目標,摒棄傳統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取問題引導方式層層導入,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在提問中,教師應嚴格根據核心素養目標的指引不斷創新,巧妙設計問題,結合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特點進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開展。
一、明確清晰的提問目標
在課堂提問中明確問題的目標是開展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總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設計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以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層層深入課堂重點,確保教學具有針對性。例如,在進行小學乘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大家知道我們班級一共有多少同學嗎?”當學生給出答案時,教師接著問:“那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這時,學生會陷入思考,教師可以趁機聯系到本節課的重點,即教給大家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乘法,根據同學們作為的行數、列數快速得出學生的總數。這樣就會導入課堂的正題,也會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能夠集中精力聽教師講授這種“技巧”。
數學課堂除了學習新知識,還應重視溫故而知新,加強對舊知識的深化理解和鞏固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平衡好問題的比例和數量,銘記課堂提問只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引導方式和課堂環節的串聯措施,應該留給學生自主思考、計算、書寫的時間,不能將課堂提問視為知識記憶和總結的重點工具,而是應把學習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圍繞核心素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等。
二、梯度式問題設計
問題的設計時候,教師通常關注問題的合理性和整體性,以確保班級內的學生都能完成問題的回答,但是往往容易忽視問題的梯度式。就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而設置梯度式的問題,用以滿足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數學課堂的問題設計應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合理設計,根據知識學習的進展及學生的課堂吸收能力層層深入,合理安排問題的梯度。例如,非常簡單易答的問題,應在課堂起步時提出,以增加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信心和興趣。但是在教學進展中經常提出過于簡單的問題則會導致學生產生思維惰性,偶遇稍有難度的問題就會使學生難以應對,不利于層層遞進的開展教學,也不利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新知識,會困擾后期的學習。所以,在問題設計上,教師應鉆研教材,針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問題設計,可以多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和發展性的問題,把握好問題難度的過渡,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逐步深入。
三、抓住共性和個性特點
生本理念是當前教育所倡導的重要思想,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也應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前提進行,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進度和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問題,抓住學生的共性特點,不能偏離學生這個軌道設計過難或不切合當堂教學內容的問題。例如,在求解平面四邊形的面積時,需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問題設計,可以提問求教師的面積,桌子的面積等,但是對于超出教學目標的正方體的體積等知識內容應不作引伸和提問,以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產生厭學情緒。
此外,教師還應在認真鉆研教材、鉆研學生的基礎上 ,針對不同學生的基礎情況以及學習能力設計不同角度和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例如,在關于速度與時間的相關問題教學中,可以向基礎較弱、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提出簡單的概念性問題,而在變式求解或較為復雜的解題中,向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提問,在課堂提問中有所選擇和側重,在保證課時按時完成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四、課堂提問的解答
為確保課堂提問能夠正確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但要巧妙的設計課堂問題,還應針對所提出的問題予以妥善的解答,逐一進行,各個擊破,將每個問題的答案全部落實。對此,在課堂提問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行翻閱教材查找答案,看誰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正確答案,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組織學生的好勝心,立即投入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求解過程中取。此外,教師也可以設計小組討論的問題解答方式,同桌之間、前后桌之間交流想法,各抒己見,探討解題方法,對照各自答案等,在學生之間的正確辯論和思維碰撞中,可增強其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更有益于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另外,在提出問題和收到學生各式各樣的答案以后,教師應對其答案進行巧妙的評價,做到指出學生錯誤的同時,又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把握任何可以鼓舞學生的時機激勵學生。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要求和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搞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提問和評價,要求教師摒棄傳統落后、低效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和突破,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正確的指引學生,作學生學習路上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李坤年.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三個度"[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164,189.
[2]牛宗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20,(2):44. DOI:10.12240/j.2095-9214.2020.02.031.
[3]馬建國.提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2020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年會論文集.2020:87-87.
[4]熊立平.淺析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20,(5):136-137.
山東省新泰市濱湖小學 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