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霞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對教育的要求。立德樹人是如今初中階段數學課程教學的關鍵任務,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習慣,積極創新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推動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對此,本文介紹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開展德育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立德樹人;初中;數學;德育教學
數學這門課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以及復雜性,學習難度相對比較大,但是這門課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數學課程教學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推動學生各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較高素質的人才。德育教育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效率。
一、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開展德育教學的策略
(一)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強化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在立德樹人教學理念落實的背景下,開展初中數學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建立明確的教學理念,準確找到德育教育在數學課程教學中的位置,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念,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初中時期學生生理以及心里沒有完全發展,這個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各種新鮮事物以及沒有嘗試過的事物存在較強的好奇心,老師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學生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建立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構建優質的德育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進行學習,推動初中德育教育整體效率的提升[1]。
以“全等三角形”為例,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強化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簡易難度不同的問題,判斷學生的學習水平。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法,針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要求其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義,針對一些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了解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幾種方法,為其后續解題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為其布置一些難易程度不同的數學題,要求學生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運用到實際解題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最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對應的學習內容。通過對學生開展分層教學,可以使其認為學習難度比較小,激發學生想要解題以及學習的欲望,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以及強化學生自身的獨立學習能力。
(二)融入數學探究思想,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數學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復雜性,學生理解以及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然而,數學這門課程在初中階段十分重要,老師在開展日常教學中需要融入數學探究思想,使學生在探究數學知識時體會數學的有趣之處。在開展數學課程教學時,老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傳授學生解題方法以及思路,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發現各種問題,收集相關資料,開展假設積極進行探究,這樣可以強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其思維能力不斷提高[2]。
譬如,在針對《軸對稱》這節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首先,在開展教學前,可以先為學生展示幾張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圖片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觀察一下,這些圖片是否可以重合?”利用問題幫助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點以及含義。然后,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在小組學習時,每個成員加強交流,各司其職,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找到有效的探究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軸對稱圖形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作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意見不同等原因出現問題。面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和他人進行溝通,引導學生要學會寬容他人,通過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一些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師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合作解決各種難題,強化學生自身的合作意識,使其在未來的學習以及工作中能夠積極和他人合作,同時還可以使學生養成寬容他人的優點。
(三)組織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良好的環境能夠使初中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使其更好的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針對初中階段學生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組織一些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3]。
例如,在針對《統計調查》這節內容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首先,老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環境污染的視頻,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產生的嚴重后果,在學生觀看結束后,老師可以詢問學生產生哪些想法,一些學生認為環境污染為我國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其次,老師可以要求學生統計班級一周內丟棄塑料袋數量,將其詳細記錄下來。在一周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分別展示統計結果,根據統計結果要求學生談一談自身的感受,一些學生認為班級一周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已經很多了,那么全國人民、全世界人們丟棄的塑料袋又該有多少呢,這些塑料袋處理起來難度非常大,隨意丟棄塑料袋不僅會為農作物的生產數量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還會動物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破壞生態環境。最后,老師可以適當融入德育教育,鼓勵學生保護環境,減少使用塑料袋,若是需要使用塑料袋,那么需要將其扔在相應的位置上,不要隨手丟棄,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減少為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學生保護環境意識的養成。
二、總結語
在立德樹人的時代背景下,老師要意識到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意義,積極利用數學課程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在利用數學學科融入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將教學和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強化教學實踐,確保在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為國家培養具備較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志忠.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版),2019,(3):28-28.
[2]李宗法.立德樹人——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好家長,2019,(13):197-197.
[3]黃廣明.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思考[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0):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