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和濱
摘要:在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學生多種綜合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點。初中音樂課堂是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等綜合音樂素養的主陣地,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深刻且廣泛的影響,可以說教師上好音樂課,對學生的多方面情操進行良好的熏陶,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具有長遠而顯著的積極作用。教師應當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對初中音樂課堂展開活力、生機的構建,從而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美、感受美。本文對教師構建更富有生機、活力的高品質初中音樂課堂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期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機;活力;初中音樂;品質;課堂
一、創設音樂教學情境,構建活力音樂課堂
情境式教學方法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已經得到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肯定與運用,教師可以在進行一些音樂內容的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帶動課堂的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欣賞音樂、演唱音樂中陶冶身心,達到精神與感官的放松。創設音樂教學情境的手段多種多樣,播放視頻、唱歌跳舞、講故事等手段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展開深入、廣泛的運用。
例如,在進行西洋管弦音樂作品《彼得與狼》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在對西洋管弦樂器進行介紹,讓學生對每一種樂器的用法與特點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先從講述“彼得與狼”的故事入手,為學生簡單講解這一故事,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故事中每一名角色的性格特點與所發生的故事情節。接著,教師可以展開音樂欣賞教學環節。在這部音樂作品中,不同的故事人物是由不同的管弦樂器所展現的,例如,清脆的鳥鳴用長笛來展現,小鴨子蹣跚的步伐與“嘎嘎”的叫聲由雙簧管來演奏,而動作機警的小貓則由單簧管來進行演繹,老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動作由大管來呈現,而狼陰森恐怖的號角則是由三支圓號重奏發出...教師可以在學生整體欣賞一遍樂曲后,對音樂作品中細節的部分進行反復的播放,并對學生展開提問:“這部分音樂代表的是哪個人物?這是什么管弦樂器?有什么特點?對音樂的表現有什么作用?”學生此時便會踴躍地回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從而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
二、創設交流互動環節,打造活力音樂課堂
教師在課堂中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創設良好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緊密的音樂探究活動,也能夠讓音樂課堂更具生機與活力。
以歌曲《七子之歌》為例,這首歌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與時代內涵,它的歌詞是聞一多在留學美國期間思念祖國,飽受西方社會許多種族歧視屈辱的情況下含著深沉的愛國情懷寫下的詩句,而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的總編導李凱在偶然翻閱聞一多詩集后,決定將其作為紀錄片主題曲,并由作曲人李海鷹譜曲,最終完成了這一首膾炙人口、滿懷愛國情懷的歌曲。教師可以為這首歌創設教學互動環節,讓學生搜集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資料,并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將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深刻發揮。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與《七子之歌》相關的歌舞劇、紀錄片,讓學生深入體會音樂背后的時代特色。接著教師可以展開學生演唱環節,讓學生自己演繹出這首歌強烈的思想感情,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音樂才能展開深入發揮,讓師生、生生之間充分交流、和諧互動,最終提升音樂課堂的活力。
三、開展課堂實踐環節,展現活力音樂課堂
學生學習音樂不應當只停留在表面的“聽”和“唱”,而是應當在多種課堂實踐環節中,對自己的多方面音樂才能進行切實的發揮,從而由“欣賞美”、“感悟美”達到“創造美”,升華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堂實踐環節,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與理解,用自己所擅長的方式對音樂進行一定的演繹,從而獲得更高級的音樂學習體驗。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北京喜訊到邊寨》這一課時,讓學生在體會歌曲中每一種管弦樂器演奏的內容與特點后,依據自己的理解,選擇音樂中的一段展開自由律動,展示不同音樂段落經由不同管弦樂器演奏后不同的表達效果。例如,樂曲開始時的引子,圓號演奏出牛角號的聲音,展現出喜訊傳到山寨的場景,學生此時可以作出一些具有號召性的動作,如兩只手手掌相對放在嘴邊做出吶喊的姿勢,對音樂情節進行演繹;第二段中,木管與弦樂齊奏,低音樂器與打擊樂器演奏,展現了熱情奔放、高亢矯健的旋律,學生可以經由自己的理解,展開一定的動作設計,演繹出活潑熱烈的舞蹈,展現音樂旋律的特色;接著,由短笛、長笛、小提琴等樂器輪流演奏,展現了活潑、輕快的旋律,學生此時也可以做一些簡單、活潑的自由律動;第三樂段,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出流暢的旋律,而小號在句尾進行點綴,木魚與鈴鼓聲也在其中響徹,這段音樂學生可以展現激烈的熱舞,體現出高漲的情緒,充分展現音樂旋律表達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全體學生都會被課堂所感染,紛紛加入舞蹈動作設計的環節,并大膽創新、暢所欲言,有效提升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展現了充分的生機與活力。
四、適當聯合流行音樂,拓展活力音樂課堂
流行音樂具有易被傳唱、節奏鮮明的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適當地引入,從而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有助于展現學生的青春活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時代浪潮中富有時代特色的通俗、流行音樂,能夠對音樂中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部分進行接納和傳唱,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師在進行流行音樂引入時,要對流行音樂的風格與主題進行遴選,例如,風格不宜過于張揚或晦澀,主題務必積極健康,盡量能夠傳達出樂觀拼搏等良好的思想。例如劉歡的《從頭再來》可以幫助學生體會父母的心酸,而搖滾風格的《相信自己》則可以對學生起到激勵效果,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始終相信自己。這些歌曲在課堂中的引入,不僅能夠進一步增強音樂課堂的活力,也能夠對學生的思想情操起到不錯的陶冶作用,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十分有利。
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能夠以旋律與節奏滌蕩學生的身心、陶冶學生的情操、換發學生的青春活力,教師應當注重充滿生機活力的高效音樂課堂的構建,經由多種科學有效的手段,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音樂課堂中迸發出自身的活力與能量,展現自身的音樂才華,并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成為新時期多種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華翼.情景,讓初中音樂課堂散發美的活力[J].黃河之聲,2020(12):135.
[2]供仁扎西.多種活動為初中音樂課堂注入活力[J].年輕人,2019(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