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云蓮
摘要:隨著我們國家新課程的不斷改變,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教育方式也隨著國家對于教育的改變而進行改革,其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這樣可以讓小學生們的整體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對于數學這門課程而言,很多數學的重難點都會出現在解決問題這部分知識內容上。本文就來分析一下以自主探究模式為出發點,如何幫助小學生們解決在數學中所遇到的難題。
關鍵詞:自主探究;小學數學;解決問題
目前很多地區出現了一種以自主探究為模式的教學模式,并深受老師和學生們的關注。小學老師采用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喜愛,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數學教學效率。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小學生為主體,老師可以不斷地關注小學生們對于整個課堂的掌握情況并對此進行改變。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1自主探究模式的含義
自主探究模式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希望小學生們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時候,可以通過自己的思想和探究的能力去解決數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上使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還可以不斷地提高小學生們對于數學的喜愛。
2小學解決數學問題所面臨的狀況
2.1太過于注重最后結果
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開設就是希望利用數學所具有的邏輯性思維和探究能力來幫助小學生們在實際生活中所遇到問題能夠自己解決的一種能力。現在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老師根本不會將這一種教學理念體現在小學生的身上,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老師都認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問題的解決能力是可以用數學成績來進行判斷的,所以很多數學老師在數學課程的講解時都會只注重于講解的結果,忽略小學生對于本節數學課程的理解能力。最關鍵的一點是,小學生們對日常數學知識進行練習時,小學數學老師也只會關注于小學生練習的最后結果,只會關注小學生能不能夠把這道數學題給做對,從來不會考慮到小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所擁有的解決思路和自己的想法。這樣長時間下去,不僅會降低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熱愛,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整個班級的數學教學質量下降。而且有時候小學數學老師為了應付自己的教育成果,就會讓自己的學生將自己的思維用在一道題上進行反復的練習,小學生總是利用老師的想法去解決問題,這樣長時間也也會讓小學生們失去對于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2.2小學數學老師與學生們缺乏溝通
由于小學生們的年齡限制,很多小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的解決能力并不像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那么強,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課下可以多和小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了解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地真實掌握程度,以及所面臨數學問題時的解決方式是怎樣的。現在很多地區的小學數學老師為了能夠讓整個班級的數學成績提高,幾乎都會給小學生們灌輸一種自己的解題思路,讓自己班級里的小學生照著自己的解決思路去解決數學問題,這一大數學現狀也是需要現在很多數學老師考慮的。
3自主探究模式的應用
3.1采用情境式教學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輸時并不像是高中生或者初中生那樣簡單,小學數學老師在給小學生們進行數學知識傳輸時,如果整個數學課堂氛圍枯燥乏味,那么不僅會降低小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還會降低整個班級的數學教學質量。
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在給小學生們講解有關于位置和方向這節數學內容時,如果小學數學老師只用口頭給學生們進行講解,就會讓小學生在理解時容易混淆。采用情境式的教學方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教學方式選擇。首先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先將課本中出現的有關于位置和方向的數學知識講解完畢,然后再利用班級里面的學生所坐的位置挑選兩個小學生進行講述,其他的小學生們當作觀眾,當這兩個小學生們講述完畢之后給這兩個小學生進行打分,小學數學老師要告訴小學生們每個學生的分數是十分,如果講錯了一個小學生的位置和方向就需要扣掉0.5分。營造這樣的教學氛圍不僅可以加深小學生們對于本節數學知識學習的印象,還可以提高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
3.2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
數學老師可以將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當小學數學老師提出有關于數學知識的問題時,可以將小組的成員分別派發學習任務,每個人都需要解決自己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小學數學老師在任務分發之后可以告訴小學生們在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可以進行交流。小學生們的自主交流,不僅可以促進小學生們之間的感情,還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最關鍵的一點是,當這節課上完之后,小學書數學老師肯定會感受到比以往傳統教學方式的效果要好很多。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在給小學生們講解有關于面積這一節數學知識時,就可以給每一個小組出一道不同的數學面積的計算題,然后可以要求每一個小組內的成員用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求解,當每一個小組的數學面積都計算出來時,小學數學老師就可以將每一個小組的成績進行一個打分。最終評比出哪一個小組的成績為最高,然后要求其他小組要以這個小組為榜樣進行學習。
3.3創造一種自主的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老師如果想要將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合理地運用到數學這門課程上,那么小學數學老師就需要在給小學生們進行數學知識講解時創造一個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氛圍。比如小學數學老師在給小學生們講解有關于求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在正式上課之前小學數學老師就可以向小學生們進行提問:平形四邊形是由四條邊組成,長方形也是由四條邊組成,那么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他們之間的聯系可以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讓小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思考最終得出答案,當小學生們解決完畢之后,小學數學老師再告訴小學生們怎樣才可以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熱愛,還可以讓小學生們對于求平行四邊形的印象更加深刻。
4結束語
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不僅對于數學老師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教學選擇,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學習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整個班級的數學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還可以激發小學生們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喜愛。最重要的一點是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小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曉.淺談自主探究模式數學解決問題的應用[J].湖南大學,2019(3):590.
[2]黃岐.自主探探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J].小學數學,2017(4):73.
[3]吳煌.小學數學采用自主探究模式進行教學[J].黑龍江大學,201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