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祖民
摘要:在新課改下,初中教育形式已經從原來的統一逐漸轉變為多元化,而在具體數學教學中,有效整合各種教學技術和資源,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求知意識,讓學生接觸面積更廣的數學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主觀學習意愿足夠的尊重,使學生在求知舞臺上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
前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以學生數學的基本水平為起點和終點,并確保輸入的數學問題與學生的理解相一致,防止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認知混淆的問題。同時,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互動,并在互動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呈遞數學問題,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能力。
1.初中數學教學問題
1.1學生難以融會貫通復雜和繁瑣的數學知識
現階段,很多初中數學教材都是經過一定改編的,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內容沒有發生變化,仍然以應付考試為主[1]。具體的教學內容過分重視條理結構,沒有終點編寫思維能力題型,這導致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題,沒有進行積極的創新。同時在做題過程中,沒有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無法融會貫通數學知識。
1.2理論知識教學課時占據比例大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重點培養學生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面對大量的教學內容和較少的教學課時,教師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2]。因此會想盡辦法加快教學進度,從長遠來看,教師的教學中心將轉移到理論知識的解釋上,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方法
2.1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新的教育任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雖然部分學生可以獨立的根據數學流程演變算式,但是在具體的推導過程中嚴重缺乏發散思維,這導致學生會形成固有的數學學習思維。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以學生思維廣度為基礎,提出具有較強探究性的問題,促使學生自覺參與到數學知識思考中,提出個性化的意見、觀點等,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合理應用情境教學法,以問題為核心,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并且在具體探索中形成屬于自己的、有個性的觀點。同時,教師要在數學信息中積極融入生活中簡單的問題,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數學教學效果,使學生學會融會貫通復雜的數學知識。具體而言教師要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教師中的一角,然后使用動態化的方法勾畫出具體的線條,隨后要求學生說出這些線條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在講述數學概念中,由于概念有些類似,這時教師要有代入感的導入相交線和平行線的概念,讓學生觀看剪刀運動變化過程,鼓勵學生將剪刀的兩條看做是兩條直線,從而探究相交角間的關系。隨后教師要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將腦海中的數學知識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從而深入思考各個角之間的關系,當學生對本節課數學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師要將其延伸到應用問題上,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本節課中包含的數學概念,并且利用幾何語言的方式進行明確的表達,這為學生后續的數學探究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2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下,教師應改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不再扮演領導者的角色,而只是教給學生理論知識,而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的作用,并與學生一起探索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教師應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在課堂教學中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愛好是起點。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間創造互動和交流的機會,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具體交流與合作中形成發散性學習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數學概念,首先教師拿出全等三角形的圖片,鼓勵小組學生積極交流和討論全等三角形知識。隨后教師鼓勵學生聯想現實生活中都有哪些全等三角形,并與學生一同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具體應用。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快、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
2.3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創新和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提升學生數學學科能力。為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在改革和應用教學方法時要重點考慮使用的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實用性,在具體實踐教學活動中有效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從而減少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提高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自覺為學生創造一種栩栩如生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深刻感受到熟悉的氣息。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建筑項目中使用的三腳架,并為學生詳細分析三腳架的穩固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會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的緊密性。隨后教師為學生出一道與學生現實生活接近的問題,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效地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結語:初中階段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時期,只有在這一時期學好數學知識,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新課改下,數學教學方法在不斷更新和完善,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合理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榮軍.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讀書文摘(中),2019(3):0083-0083.
[2]李敏.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研:00221-002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