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旭紅
摘要:中小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夠會因為企業各方面存在的影響因素,為企業工作造成不同程度影響或是風險。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不能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就會為對企業運營及以后的生存和發展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和危害。所以各中小企業要想能夠在這個經濟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中站穩腳跟,就一定要注重企業的風險管理,還應努力爭取將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模式,加入到企業風險管理中去。這樣一來才能夠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幫助作用。本文主要針對財務業務一體化對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作用和管理展開探討,并給出了幾點具體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業務;一體化;中小企業;風險管理
企業在發展中,采用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模式,是企業改革中財務管理的一種方式。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可以對提升資金管控能力能夠起到較大的幫助作用。所以,眾多企業都朝著采用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模式進行改革和發展。財務業務一體化還能夠幫助企業增強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和能夠提升企業內部運行流程。最主要的還應是能夠提升對財務、業務進行確實有效的管理,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也能夠起到較大意義和作用。不過任何的改革都會伴隨著一定的問題出現,那么要想在企業采用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并且不對企業現有的發展造成影響,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了。
一、財務業務一體化對于中小企業風險管理的影響與作用
(一)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在企業中落實和開展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企業運營實力,從而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并且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風險管理控制手段,因為企業運用一體化模式能夠加強基本工作的時效力,能夠解決企業信息共享的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在完善信息管理平臺的情境下,能夠使各部門的管理流程,更加透明和規范,也能夠從中體現出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從而能夠促進企業業務處理和管理方式,最終能夠帶動企業管理的創新和改革[1]。
(二)能夠完善企業中的各組織機構
實施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借助這一模式,不斷完善內部的組織機構。在能夠有效監督企業工作過程、經營風險分析、風險研究等工作的同時,還應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從而能夠全面的分析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才能夠及時的采取必要的手段降低風險。
(三)能夠挖掘財務管理功能
在如今這個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中,許多中小型企業都會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來加強對企業的管理力度。雖然這種管理方式能夠體現出一定有效性,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也會萌生出各種問題,那么就會使財務的風險和企業其它風險都更加顯著,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決策能力,和快速解決問題的實效率。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中,部門在做好財務報表后,還需層層上報審核,這種工作流暢將直接影響信息的時效性,財務的工作會出現滯后的現象,也會影響有效信息的運用,導致無法及時的發現風險,就更不用說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了。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的實施,將能夠通過集中查詢、集中錄入信息兩種方式,來有效的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從而能夠消除財務工作上的問題,實現能夠監控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并能夠在發現問題時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對于潛藏的風險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壓制作用。
二、財務一體化在風險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保證企業整體數據資料統一性
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的關鍵就是數據資料,那么要想保障財務一體化模式能夠高質高效的落實和實施,企業應將內部的信息資料聯通。提升業務和財務兩部門的數據融合度,以便能夠逐步創建統一的信息數據庫,為今后開展的財務業務一體化提供保障。在大多數中小企業中一般信息化管理將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企業客戶信息、生產資料、銷售資料、后期保障等,都包括在信息管理的范圍內。那么在進行數據總結和融合時,可以將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的系統性劃分。在構件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平臺時,應綜合分析業務系統,還有財務系統兩者之間的需求進行構建。并且可以按照代碼字典的形式,創建出快速的替換方法,便于對系統間的代碼進行強化和對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數據信息做到統一,避免兩組數據間存在隔閡,提升一體化平臺信息的質量[2]。
(二)合理分配負債比例
因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存在籌資風險方面的問題,要實現科學化的風險控制,企業應創建健全的籌資風險防控機制體系,從而合理的分配負債比例,以便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那么就需要企業自身將融資的方式擴大,改變傳統銀行貸款單一的形式,才能夠為企業資金提供有效保障。達到集資后還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應掌握企業自身的負債承載能力和負債經營范圍,以便對企業負債的合理性有所保障。確保負債利率在企業能力范圍內,使籌資規模和負債比例形成最良好的模式,從而能夠實現增強資本結構制定和規劃,做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籌資風險。
(三)創設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體系
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的管理平臺,需要加強企業監管部門,和監管制度以及規劃的建設力度。企業應完善現有的監管方式,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統一和健全審核管理、財務管理、過程管理、財務業務集中管理等制度,以便能夠構建出富有高水平、高時效的風險管理平臺。從而能夠有效的掌控信息和財務方面的風險程度,以管理平臺作為構建風險控制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的保障。創設有效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機制,應明確所有人員責任的歸屬和權責,每名員工都應明白自身肩負的工作責任和工作任務,以保障工作的效率和風險控制,能夠精準掌握企業資金的流向。企業部門間還應構建完善的質量責任機制,以此來確保企業員工能夠嚴格按照制度的規范行事,也能夠在發生風險時及時準確的追責,以便能夠形成嚴謹的風險管理工作的環境。所以企業要嚴格管理員工以防止出現職能分離的現象,如在工作中一人分飾多角的問題。并對人員工作時的專注力提供一定的保障,制定全面的內審機制,定時或不定時的對企業內部各部門進行審計。從而更能夠降低各種風險的發生,以保障企業內部能夠正常順利運營。
(四)重視企業內部財務報銷管理
各中小型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必少不了財務報銷的環節,像是有些企業在報銷制度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穩定性,不過在實際的工作中還是有可能進行改變的。如外部條件出現一定的改變情況時,財務部門也應該結合管理的變化,和具體的形勢進行合理的分析,以便能夠及時的調整出科學合理的報銷標準。其中應在滿足企業經濟管理實際、財務報銷制度可行性的前提下實施。企業管理中還應對報賬人員進行標準的培訓,如培訓相關的經濟財務知識、票據法規、報銷流程等,財務報銷時應充分掌握相關規定,還要能夠辨別憑證的真偽,從而才能夠保障財務報銷工作能夠高效高質進行[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業務一體化其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一種全面的歸納,對于企業發展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和促進的作用。不過要想能夠在企業中靈活應用這一模式,還應綜合考慮多方面原因,規定出相應的管理范圍和制度,創建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體系,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財務管理工作進展順利。健全的體系健全之后還應總結出一系列相應的財務管理理論,從而能夠有效的開展和促進企業管理的改革。做好企業人力運用和管理,是以上所有制度改革和推進的有力保障。所以應促進工作人員的學習,和增強企業領導業務管理能力,這也是提高財務管理的根本。
參考文獻:
[1]劉麗彩.淺析內部審計在中小企業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納稅,2019,(7):220-220.
[2]史鑫.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中小企業,2019,No.288(11):157-158.
[3]趙嵐.關于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智富時代,201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