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小萍 尹葉秀
摘要:在分析高等職業學校開展分層教學重要意義的基礎上,總結分層教學的實踐現狀,提煉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構建分層教學的典型模式。研究認為,分層教學可以分為走班分層和班內分層兩種。走班分層比班內分層對教學條件要求更高,但是教學效果也更好。
關鍵詞:分層走班;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分層教學是高等職業院校采用的教學創新方法之一。隨著高職生源越來越復雜,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狀態等均參差不齊,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的高效教學方法成為高職院校和教師孜孜以求之目標。
一、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解決高職院校的教學問題
高職院校的教學界于中職和本科之間,要求學的內容不少,但是計劃安排的學時卻不多。因此,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教師教學難度大、學生學習效果差的情況。本課題所述分層走班模式在我校取得良好的效果后,可向本校其他專業部分課程推薦開展,也有可能向其他高職院校推廣,具有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
(二)解決高職院校的教材問題
解決班級授課與因材施教之間的矛盾需要。現在高職院校的教材多數都是本科教材的縮減版本,多數教材并不適用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分層走班教學,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了高職教材的適用性問題。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將嘗試編寫《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基礎》等課程的校本教材。
(三)解決高職院校的發展問題
就像機械加工取代了手工勞動一樣,教育的發展也是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元的發展過程。本課題在研究高職院校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試圖設想一種智能化、信息化、現代化、動態化的未來學校模式,探索20年之后甚至更久遠的將來人類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設想。
二、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政府的鼓勵
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公平成為政府關注和著力解決的問題。而實際上,高等院校現實存在著地域差異。國家經濟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辦學水平,普遍高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為了實現教育公平,政府一方面不斷加大偏遠地區的教育投資,一方面鼓勵高職院校東西合作、相互幫扶,使不同學情基礎的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達到相同或相近的教學目標。
(二)學校的支持
在國家示范(國家骨干)、優質高職院校建設之后,國家推出雙高建設計劃,高職院校的發展競爭激烈。在一系列建設計劃的背后,是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學校也不得不迎合市場積極的做出改變。在學校的部分專業和部分學生中嘗試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快速提高學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高職院校,老師們積極的申報教科研課題,把教學實踐轉化為教學成果。
(三)學生的需要
學生的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強,能跟得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自覺性不好,總是拖班級的后腿。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學有所得。只有根據學生心理發展和個性特點,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分層教學的現狀概述
在國內高職院校,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研究由來已久,現階段正在進行的也不在少數。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英語》、《高等數學》等受眾群體比較大的公共基礎課程上,對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分層走班教學研究較少。比如鄭州職業技術學院在2010年前后做的研究,簡要介紹了分層走班教學的分層方法、教學過程、測評手段及教學效果,最后提出了后續研究的一些建議。該研究樣本沒有提出具體的分層和教學實施流程,推廣性有待完善。又如,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承擔的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高職空中乘務專業乘務英語分層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主要針對專業課程進行分層教學,研究的也比較透徹,但采用的不是走班制教學。
以往的研究在分層標準上存在標準單一、分層隨意性較大等問題,分層的原則不夠優化,分層之后教學效果不如預期。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分層走班模式的管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學班和自然班管理混亂、學生易產生不良情緒、分層考核標準不合理等。以往的教學實踐研究,沒有體現教材在分層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形式上分層了,內容上只是簡化了,沒有做到真正分層。
四、分層教學的模式構建
分層教學的主要特色與創新點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優化分層的標準。比如,本課題所研究的分層是在課程教學進行到一定階段(1個月以后)開始分層,并且分層之后的班級成員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每個月變一次,高層級和低層級可以調換。另一個特色與創新點是優化了分層的管理,采用輔導員和任課老師雙重管理的模式,考慮了學生的感受。比如在分層時,學生自己的意愿占一定分值,在教學時,為了不讓學生有心里落差,同一個老師要上多個不同層次的教學班。
分層走班教學最大的創新點在于將教材放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比較重要的位置。教材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基礎,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接企業相關工作崗位職責來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校本教材,使分層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最后,我們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對于高層級的同學采用翻轉課堂教學,對于低層級學生采用數字化教學,緊跟時代步伐和學生的喜好,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
高職院校有很強的針對本地區學生的招生特點、根據職業崗位目標的學習特點和服務地方經濟的就業特點,因此高職教學應該是有針對性的、以就業為導向的、允許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教育質量和師生比的提高、網絡技術和信息化的普及,小班化教學、個性化教學將成為趨勢,動態的分層教學模式將在可以預見的時間段替代傳統的教學模式,成為中國各階段教學的主流。如何優化分層教學模式,使分層更科學、教學更有效、管理更完善、考核更公平是高職院校深入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金海峰,吳懋剛,坎香.“三教”改革視域下高職專業課程分層分類教學的實踐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2):82-85.
[2]湯春玨.淺談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J].科技風,2021,(10):57-58.
[3]張坤.職業院校汽車實訓課程中分層教學的應用[J].時代汽車,2021,(0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