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德開
【摘要】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入挖掘文章內涵,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朗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老師要尋求有效方法,通過加強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朗讀技巧。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 朗讀指導 有效策略
【正文】朗讀在語文課堂上占據重要的地位,要想學會知識,理解文章內涵,提高語文成績,朗讀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必要的朗讀技巧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發展學生思維,學生通過多種感官進行朗讀既可以理解知識,又可以積累詞匯,對以后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因此,老師要注重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因此,本文提出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朗讀指導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朗讀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普遍,因此,作為小學老師要將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現出來,朗讀示范以及真切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對小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讓知識更直觀的為學生展現出來,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感知課文,把握朗讀的基調,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各種能力與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對于語文學習的信心。
二、注重朗讀技巧的指導
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才能夠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所以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導,讓學生學會如何停頓,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不要成為朗讀的機器,在課上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朗讀。要有輕有重,抑揚頓挫,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語調語氣都要有隨之發生變化。從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朗讀時容易會犯錯誤,老師要不停的糾正,老師也可以通過打節拍的形式,讓學生融入進去,吸引學生的注意,防止學生分散精力。或者通過分角色表演進行朗讀,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感悟角色的特點。
例如:在講解小學語文一年級《要下雨了》課前老師以誦讀兒歌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貼近學生的生活。用多媒體為大家播放有關要下雨了,小動物們都躲起來了,大家都知道他們想要干什么的內容,讓學生調動多種感官進入新課的學習。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遇到生字詞,查閱相關資料,或者和同學交流,體現識字和閱讀的有效整合,學生讀完之后,老師進行糾正,讓學生學會認讀,并反復強化,不斷訓練,鞏固識字,再次讓學生自讀課文,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之后老師讓學生為大家演示,然后進行適當的點評,指導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不斷地朗讀學生,能夠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然后再讓學生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的體會并不斷提問,通過閱讀回答那種動物的活動,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通過不斷地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適時范讀和領讀
要想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深刻感悟,老師適當的領讀和范讀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領讀和范讀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不僅情感上可以受到熏陶,同事也能夠積累語言,形成語感。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能夠把握基調時,老師就要進行適當示范與點撥,讓學生領略老師的語感、語調,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潛移默化的受到熏陶,達到訓練的目的。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聽錄音,養成多聽的習慣之后,閱讀水平也會隨之相應的提升,通過他人的描述,從而轉化為人物的形象,讓學生在自己朗讀過程中進行嘗試和模仿,也能達到增強語感的目的。
四、注重朗讀評價
評價環節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評價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正確且全面的認識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老師要充分利用評價環節,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同時評價的方式也要多種多樣,可以讓學生自己評價,小組內成員互相評價以及老師最后評價等形式,讓學生和老師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有更多交流的空間和機會,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為以后的語文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再講解《天、地、人》一文時,課間讓學生們看圖說話,分別認識你、我、他,天、地、人這幾個漢字,老師范讀,并適當的放慢語速,學生跟讀,待學生初步認識之后,讓學生自由讀同桌之間互讀,老師指名學生讀或者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還可以采用全班齊讀的形式進一步加強鞏固,并讓學生交流自己識記的方法,大家互相學習,之后老師要教給學生正確書寫。最后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認讀認寫,互相評價,糾正錯誤,同時小組間進行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快速學會正確認讀,規范書寫。老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與表揚,表現不好的及時糾正,繼續努力,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肯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結束語】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各科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老師要依據新課改的標準,通過不斷的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注重朗讀技巧的指導,為學生提供朗讀訓練的機會,通過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朗讀,并喜歡上朗讀,感悟課文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體會人物形象,從而更有效地獲取知識,提高各種能力與素質,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小學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能夠在社會中更好的立足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國鳴.提升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19(12):66.
[2]張子靜.簡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