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美玉
摘要:隨著語文能力的深入研究和對統編新教材的使用,初中的語文教學,特別是寫作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從課程閱讀的思考、初中生的學情關注、課堂實施等多個方面,對統編版教材中的寫作教育現狀進行了梳理,從過程寫作教學情景設置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措施,以加強對寫作教育質量的思考和推進。
關鍵詞:統編教材;初中語文;過程寫作教學;設置策略
統編版教材的出現,促進了語言教學的發展,開啟了語文教學的篇章,帶動了一波言語文化學習的新浪潮。在眾多變化中,初中的寫作課程因其本身的勃勃生機而備受關注。無論如何,基于統編教材撰寫初衷和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要求,再結合當前的寫作教育現狀,我們不難發現,浪潮發展背后還需要加強理性思考,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重視起來。本文對當前初中語文中寫作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梳理,結合教學實例和教學感悟,就初中統編教材過程寫作教學情境設置提出了方法與策略以供參考。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一)教師講解過多,學生提不起對寫作的興趣
傳統的語文教師遵循的是以板書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填空的方式指導初中生的寫作。學生們不僅要背誦一大堆教材知識,還要在課程結束后提煉和總結教材寫作信息,最后還要應用到寫作中去。這種教育將導致學生提不起對寫作的興趣。
(二)缺少基礎知識教學,體驗少
二、對當前初中生的學情觀察
統編新教材每學年有12個寫作訓練重點,初中三個年級以基本寫作能力鞏固、專業寫作磨練、綜合寫作能力、提高備考等為中心,內容充實、方位明確,教育什么,記憶什么,一目了然。在調查中,師生也會進行反思,包括“對每次課程的教學方案”、“課堂上學有所得”等。在一次寫作調查中,我聽了七年級下冊《抓住細節》一課的指導。通過觀課,提醒我們:教育不能僅僅為了教育寫作細節元素而進行指導。學生們應該知道什么是細節描述和對應描述技巧,同時他們還必須知道如何在寫作中利用這些技巧和策略來為他們的文章增添色彩。如果教師能夠在發展中了解到這種學情,在課程中創造一個環境,指導學生在現場觀看和寫作,或指導學生對生活經歷進行生動描寫,學生將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這些情景設置策略。
對此,我們應提倡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導向的教育,我們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寫作學習需求。
三、過程寫作教學情景在初中統編教材中的設置策略
(一)應用閱讀情境,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收集詞匯、學習寫作策略、學習句子運用是寫作教育的前提,它體現了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為了持續推進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我們應該從傳統教學的實質出發,改變常規寫作教學的手段、策略和方式,探索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語言閱讀學習中充分發揮自由能力,提高語文辨析能力。
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閱讀教學目標是感受童真、童趣、友誼和愛,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塑生命的人》皆為與此相關的文章段落。故該單元寫作的人文主題就可以確定為童真、童趣、友誼和愛等,寫作能力要素即可根據單元寫作確定為“寫人要抓住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們學習相關詞句并自己獨立進行造句。然后教師再經過辨析和選擇,挑出那些好的句子再讓學生們進行仿寫,潛移默化提升學生們的寫作素養。這樣講寫作素養與寫作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們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再輔以人文內涵,進而加強學生自己對寫作情景的切身感受。通過對好詞好句的尋找、積累和應用,為自己所用,以達到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應用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感受是寫作教育中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缺少真實的感受是學生作文中的一個普遍缺陷。初中生寫作的首要任務是“明確自己的想法,理清自己的寫作思路,協調自己的感情主張”。目前,許多學生陷入了寫作誤區,認為辭藻華麗就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可以得高分,而忽略了對真情實感的帶入。這種誤解導致了許多學生爭相背誦滿分作文的現象。其實,寫作中最為關鍵的事是融合真實的情感和感受。因為真情實感是文章的靈魂,這應該是學生們寫作中所必須具備的寫作因素,教師們應不遺余力地將對應教學情境與寫作教學相協調。
(三)把握課堂實施關鍵
高質量的課堂執行是貫徹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寫作教育課堂的關鍵是寫作練習的改進和教師的指導。在目前的寫作課程中,大部分的教育內容是明確的,教育準備過程是順利的,但當我們考慮到指導效果時,有效性是有的,但還談不上高效。并且,教師講的作文信息差不多,寫作策略五花八門,給學生指明方向不明確;課堂上學生寫作時間少,修改時間多,教師說的也多。這些現象反映出兩個不一致:一是教師的主導地位太過穩固,指明方向的部分不夠一致;二是學生最應該的“寫”和教師的“說”的不一致。
要解決上述矛盾,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中學語文寫作課不需要系統地教寫作知識,必要的是將寫作知識完全滲透在寫作活動中,引導學生在探究、寫與改的活動中發現、領悟并運用寫作方法才是上策。
例如,學習《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這也是學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寫作訓練,也是三年初中寫作生涯的起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們正確認識到寫作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寫作靈感,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課程參與程度。在課上,可以讓學生們談論他們過去的寫作學習和疑惑情況,然后教育他們要如何分組閱讀和寫出有真實情感的好文章,并且在寫作中留下共識,即為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珍愛生命,熱愛寫作。最后,進行部分寫作和整體寫作的教學準備,提升學生的悟性,讓學生自覺進行高水準寫作。
(四)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推進,許多教育課程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可以說,網絡化、數據化的教育策略,是中國教育工作的進步方向。多媒體意味著可以有效調節教室的教學氛圍。現在初中生從小就接觸到現代技術設備,信息化、數據化的教育內容自然而然地被設置到教育環節中,完全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有針對性地融入到教學環節中,使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寫作要求。
結語
總而言之,過程寫作情景教學是非常可行的指導策略,它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寫作的渴望,而且還可以有效地改進初中生的寫作,實現寫作教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體驗中融入真實情感,積累寫作知識,拓寬寫作思維,提高寫作能力,最終達到提升語文綜合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斯斯. [J].語文教學通訊·B刊,2020(4):78-79.
[2]莊進平. [J].讀與寫,2020,17(6):118.
[3]王芳. [J].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2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