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園園 姜山


摘要: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在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使用對照分析法開展本文研究,將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分組,其中對照組患者33例,觀察組33例,分別使用常規護理和康復護理干預,對比不同護理方法下,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壓瘡、迷路反射和痙攣等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DS與SAS評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十分明顯,P值低于0.05,具有統計分析價值。結論: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在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良好,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糾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疾病治療信心。
關鍵詞:康復護理;脊髓損傷;并發癱瘓;應用
脊髓損傷并發截癱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大,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該類疾病并發癥較多,致殘率較高,康復周期長,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其中包括并發癥預防、皮膚護理和心理疏導等內容[1]。目前臨床中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方案為全面康復護理,以促進患者康復作為護理目標,注重對現有護理體系進行完善。本文主要研究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在脊髓損傷并發截癱護理中應用價值,研究資料及方法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資料為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間收治得到脊髓損傷患者,病例總數66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3例。
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29~55歲,平均年齡(38.65±0.88)歲,其中損傷誘發因素:車禍損傷22例,高空墜落11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區間值30~66歲,平均值(38.89±1.15)歲。其中車禍損傷24例,高空墜落9例。兩組一般統計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開展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方案,做好患者皮膚護理,預防壓瘡,并安撫患者家屬情緒,對不良護理方法進行糾正,每日做好病房環境清理,為患者提供衛生舒適環境。同時,開展健康教育,增加疾病重視力度。
觀察組使用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身體、肢體功能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樣化的護理方式,加快患者康復進程。護理措施如下:
皮膚護理:護理人員定時指導患者翻身,每2h對患者進行一次翻身,并做好體位調整工作,防止神經組織受到壓迫。做好胸腰椎部位護理,對截癱良肢體位排放要求進行明確,幫助患者取仰臥為,頭部放在枕頭上,保持腕部伸展旋后,臀部下面放置枕頭,足底是要放一個就相當于軟枕的一個東西,把腳墊起來,防止它下垂的。通過體位護理積極預防迷路反射、對抗痙攣。同時,給予患者良好的疼痛護理干預,降低身體疼痛感。
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肢體功能康復訓練計劃,根據患者耐受度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通過理療和被動運動等方式預防關節組織僵硬。同時,做好身體衛生護理,定期擦拭身體,防止出現細菌感染。對患者進行身體肌肉組織按摩護理,促進血液循環,預防長時間躺臥出現肌肉組織萎縮[2]。
心理護理:定期疏導患者心理,重點觀察患者存在的焦慮、緊張和抑郁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通過鼓勵、支持和引導方案,增加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根據SDS與SAS自評量表分值,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案。
1.3觀察指標
觀察壓瘡、迷路反射、痙攣等不良事件發生率,統計并比較兩組SAS、SDS評分,分值1~100分,總得分越多,則表明心理狀況越差。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2版本軟件開展統計分析,n和(%)表示計數資料,X2驗證,P<0.05的情況下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t檢驗,P<0.05的情況下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發生壓瘡、痙攣和迷路反射等不良反應事件例數多于對照組,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觀察組SDS與SAS評分值均發生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為明顯,患者抑郁和焦慮不良心理得到糾正,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康復護理是醫學護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護理技術的發展,康復護理方案的應用價值逐漸提升,將相關護理方案應用在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中效果十分明顯,能夠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糾正患者不良心理。
脊髓損傷并發癱瘓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喪失,部分患者存在嚴重的心理焦慮和抑郁狀況,同時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如何開展護理,降低患者焦慮感和認同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本次研究中,使用了康復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全面指導,注重在身體、心理和肢體功能訓練上給予患者幫助,并加強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療效果,增加其生活自信心。同時,在護理過程中,應關注患者主觀訴求,為患者提供康復護理支持[3]。
研究過程中,選取我院收治的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組,其中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分組方式隨機,以確保研究結果可靠性。對照組患者自愿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實施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患者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統計并比較患者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分值。結果表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SDS與SAS分值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心理焦慮、抑郁不良問題得到糾正,組間差異明顯(P<0.05)。
綜上所述,在脊髓損傷并發截癱患者中,使用康復護理方案效果較為明顯,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為患者康復治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晴,羅霽月.高壓氧療法聯合延續性護理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和情緒的影響[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1,28(02):203-207.
[2]田亞君、周麗、王學紅,等.集束化護理干預聯合穴位推拿按揉預防外傷性脊髓損傷截癱患者足下垂及足內翻畸形的效果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v.29(34):97-101.
[3]任秋鳳.脊髓損傷截癱患者康復期的護理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8,028(02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