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龍
摘要:安全管理是火電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項很重要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火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很有必要,并且任重道遠。必須做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環境的不利因素、消除管理上的缺陷,才能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火電廠;安全生產;安全法
任何工作都離不開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工作的優劣,尤其是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管理工作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全管理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工作,在企業不斷發展的今天,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形勢下,只有始終保持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構建安全生產的有效屏障,才能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有效持續開展,才能為火電廠機組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筆者作為一名安全從業人員,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提升火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一、前言
安全管理是火電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項很重要的管理工作。目前,隨著我國安全生產法的頒布實施,安全事故總體呈下降趨勢,但不可忽視的是發電企業的安全事故還是接二連三的出現,各大發電集團每年的事故案例仍然頻發,這說明目前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如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管理力度不大、各項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此,全面提升火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很有必要,并且任重道遠。
二、火電廠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1.電力生產的工藝特點使電廠必須將電網突發性事故作為工作中的重點加以預防。如果電力生產或用電設備系統發生事故造成中斷供電,不僅影響用戶的生產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還可能造成發、供、用電設備的嚴重損害和人身傷害。若發生系統瓦解,大面積停電、則會給國民經濟和社會帶來災難性后果。
2.搞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也是發電企業自身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保障。搞不好生產安全工作,必然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發生事故必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加大成本開支。隨著“廠網分開,競價上網”格局的形成,發電廠要在電力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必須實現安全生產。通過生產的連續穩定運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最終目標。
三、提升火電廠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1.要提高各級人員的安全意識
要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除進行必要的正常的安全教育外,還必須營造一種警鐘長鳴的氣氛。血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安全工作不經心,事故就有可能會發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把員工的安危放在心上,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堅持把人放在第一位,都要以保障人的安全為宗旨,“安全第一”的理念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
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首先要提高領導干部的安全意識。領導干部安全意識的強弱決定著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明確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依法負有的六項基本職責,這就說明國家已經意識到一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好壞,領導的安全生產意識及其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安全法從法律角度上規定了企業領導的行為職責,以迫使他們自覺提高安全意識,這也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的最重要的保障。
2.完善管理體系和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必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加強系統性的管理,形成閉環,同時,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并組織學習、明確分工和責任,嚴格落實,杜絕形式化。
首先,企業內部要建立起強有力的嚴密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做到安全生產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黨政工團一齊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專職人員具體抓,上下左右都配合的管理體系。要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直至一線班組,真正做到各負其責,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其次,要堅持開好“月、季、年”會,確保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聯席會,年初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年終召開安全生產總結會,做到有內容,有措施,不走過場,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第三,要根據工作實際,適時整理修編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例會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班前安全講話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等,切記制度不可以機械照搬照抄,可以借鑒,但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確保制度適用、實用。
3.加強對全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大量的安全事故教訓告訴我們,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差,作業人員素質低及缺乏自我防護能力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許多安全生產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各級人員的安全教育應該是一堂必修課。
安全教育培訓方法多種多樣,各有特點,在實際運用中要針對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靈活選擇,但應注意的是,安全教育一定要注重實效,切不可搞花架子,流于形式。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要著重于提高他們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能力,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培訓要適時、適地,內容合理、方式多樣,形成制度,做到嚴肅、嚴格、嚴密、嚴謹,講究實效。通過安全教育培訓來提高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水平及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這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減少人為失誤的主要途徑,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進行事故預防的重要手段。
4.強化設備及生產環境的治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個系統工程,應從多方面,多渠道形成抓安全生產的合力,做到抓安全“草木皆兵”、“三違”層層設防,堵漏洞嚴格把關,查隱患一絲不茍,盡一切力量為安全生產消除障礙,保駕護航。
設備是安全工作的“硬件”基礎,再好的安全管理模式如果沒有好的設備做基礎也不行。在設備管理上應做到利用大小修、設備停備、低負荷時及時消缺,保證設備健康;整治生產區域不安全部位和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如護欄、樓梯、通道等);堅持設備治本,提高檢修質量和工藝標準,延長設備無故障運行時間;做好設備的定期維護、保養和定期輪換、定期試驗工作;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和完善技術診斷工作。在檢修過程中要注重質量的落實、驗收。應該深入現場,根據現場實際編制針對性的措施,以此來保證操作的安全。檢修工作應該時刻認真對待,決不允許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發生。檢修工作如果不按標準化的要求去嚴格落實,一定會釀成不良的后果。
5.要重點突出“嚴”與“實”的工作作風
安全生產是發電企業的頭等大事,圍繞安全管理嚴格執法、嚴格考核,一定要突出“嚴”和“實”兩個字。“嚴”是嚴格管理,“實”是實實在在地抓好安全工作的落實。企業領導班子及各級負責人的安全指導思想要明確,要做到安全工作從嚴真管。各級領導及安全監督人員要樹立“嚴格執法是對國家、企業及職工個人最大的關心和愛護”,“從嚴考核是一種責任”的思想。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堅持反習慣性違章和誤操作,本著對事故“三不放過”原則做到能夠小題大做,舉一反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事前控制,確保安全。
管理人員在檢查時要從嚴從細入手,深挖細查,不留死角,避免走馬觀花。以“寧聽職工罵,不聽職工哭”的原則,嚴厲查處違章行為,對于可查可不查的要堅決查處,對查處的安全隱患與事故苗頭要做到跟蹤整改,對有嚴重違章的事件和行為堅持上掛下聯,上至主管領導,下至班組成員,一追到底,絕不遷就。
四、結語
總之,在火電廠的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運用科學的安全生產管理理論,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做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環境的不利因素及消除管理上的缺陷,對發現的問題必須合理解決、汲取教訓。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作業人員的安全健康,才能保證生產設備的穩定狀態,才能使企業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