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網絡交際中,交際雙方采用委婉的語言形式表達某種意義,既能完整地傳遞信息,同時也能達到一定的語用效果,這類特殊的語言叫作網絡委婉語。從修辭學的角度出發,將網絡委婉語歸結為特殊修辭格的使用,分析網絡委婉語委婉效果的表達手段以及所體現的修辭類型。
【關鍵詞】 網絡語言;網絡委婉語;修辭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02-0110-02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促進了網絡語言的繁榮,網民則是網絡語言發展的內生動力,他們在網絡交際中創造出更新頻率極高的新詞新語和豐富多樣的表達形式。其中,委婉語作為一種修辭格,被網民愈加頻繁地用來創制網絡新詞和新穎的表達形式,這些語言形式可以稱為網絡委婉語。“一般來說,‘辭格’是一種手段,但是,委婉語與其說是一種手段,毋寧說是運用各種表現手段達到‘委婉’的一種目的。”本文擬從修辭學的角度出發,將網絡委婉語歸結為特殊修辭格的使用,分析網絡委婉語取得委婉效果所采用的手段,以及達成委婉目的過程中所表現的辭格。
一、網絡委婉語達成委婉效果的手段
學者郭熙(2004)對委婉語下的定義是:“任何一種語言里都有一些我們避免說的東西。漢語當然也是如此。我們不說這些東西,并不是因為無法稱呼,而是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去談它們,或者說,如果去談也是用一些迂回的方法。后者則是所謂的委婉語。”詞匯是語言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使用頻率高,這個“東西”的范圍也就通常被局限于語匯層面。哈特曼(R.R.K.Hartmann)和斯托克(F.C.Stork)認為:“委婉語是用一種含糊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表達方法代替令人不悅的或不夠尊敬的表達方法。”用“表達方法”來定義委婉語,這說明委婉語的運用不僅局限于詞匯系統。因此,網絡委婉語表達“委婉”效果的手段可以存在于多個層面,廣義上囊括語言層面和文字層面。具體來說,語言層面包括語音手段、詞匯手段、語法手段、語義手段、語用手段;文字層面主要包括拆字手段。
(一)語音手段
網絡委婉語運用語音手段以取到“委婉”效果的主要方式是縮音和諧音。縮音是指音節較長的組合形式通過縮略而形成音節較短的組合形式;諧音則是指另外創造新的諧音形式來替代原語言項目。
1.縮音。從使用范圍看,縮音的適用對象廣泛。縮音原型可以是漢語拼音,也可以是英文單詞。但縮音的規則不變,仍然是取每個音節的首字母組成縮略后的語音形式,縮略后的首字母可以用大寫拉丁字母或者小寫拉丁字母來描述。
從使用頻率看,使用縮音方式最多的是詈語。詈語是語言中的帶有負面色彩的詞語,在網絡上發表類似的負面言論時,采用語音縮略的手段創制的委婉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使用語言暴力所帶來的沖突。近年來,語音縮略的使用頻率有轉移的趨勢。除詈語外,表達中性情感甚至是積極色彩的中英文短語使用語音縮略的頻率有所增加。如“zqsg/真情實感”“bhys/不好意思”“nbcs/Nobody cares”。
2.諧音。從意義上看,網絡委婉語利用諧音方式表達委婉效果時,新的諧音形式和原語言項目之間沒有任何語義關聯, 稱之為“無關諧音”。從構成方式上看,諧音可分為漢語拼音諧音、數字諧音以及切音諧音。
第一,漢語拼音諧音。通過改變原詞語的聲母、韻母,或者聲調創制該詞語的諧音形式,通常聲母、韻母、聲調三個部分都會發生改變。如“過獎”委婉表達為“果醬”,就只改變了聲調;而“喜歡”委婉表達為“稀飯”,其聲母、韻母、聲調都發生了改變。第二,數字諧音。用讀音近似的阿拉伯數字來替代某個詞或短語,諧音形式為阿拉伯數字。例如,用“886”表示“拜拜了”,用“520”表示“我愛你”。第三,切音諧音。利用反切注音法,用兩字相切后的讀音來表示這兩個字。“反切”的基本規則是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如“宣”表示“喜歡”,就是用“喜”和“歡”兩字音相切得到“宣”音。
(二)詞匯手段
網絡委婉語達成“委婉”效果的詞匯手段主要是指語詞變換,包括短語變換和短語組合體變換。
1.短語變換。短語變換是通過縮略將短語變成兩個語素的組合。縮略短語主要采用語素抽取的方法進行壓縮,將原短語中某些語素抽取出來,其余部分予以省略。從音節數量上看,適合使用詞匯手段進行縮略的短語多以四音節為主,前后兩個語素分別構成一個詞。這類短語在縮略時大多抽取每個詞的前一個語素來委婉表示原短語。例如,“官方宣布”按詞義可以劃分為“官方”和“宣布”兩個詞,分別提取兩個詞中的“官”和“宣”組成“官方宣布”的委婉表達“官宣”。
2.短語組合體變換。短語組合體變換是將四音節短語的組合縮略成多個語素的組合。在縮略時以單個短語為單位,抽取每個短語的首個語素,用多個語素的組合來委婉表示原來的短語組合體。如“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委婉表達為“喜大普奔”。
(三)語法手段
在網絡委婉語中,表達“委婉”效果的語法手段指的是縮句,即縮略句子。在判斷詞性的基礎上,省略某些句法成分,將一個完整的句子縮略成語素或詞的組合。縮略的句子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抽取的語素或詞多帶有謂詞性質,主要包括動詞和形容詞。謂詞是句義的主要承載者,縮略成分帶有謂詞性質可以較為完整地保存句義。例如,“累覺不愛”的原型為“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從句子中抽取的語素“覺”帶有謂詞性質、“累、愛”則是謂詞。
(四)語義手段
兩個事物利用語義相似進行類比,用一事物來表示與之語義相似的另一事物。利用儲存在語言使用者腦中的某些事物的既定特征,通過提及某一事物使聽話者聯想到與之具有相同或相近語義特征的人物或事件。例如,網友多用具有幼小、兇狠特征的“小狼狗”來指稱雖然年紀小但卻給人很大安全感的男生類型。這類網絡委婉語運用隱喻手段,通過語義相似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用當前已有的認知去描述新的事物現象,從而加深對新事物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五)語用手段
利用語用手段創制的網絡委婉語,沒有固定形式,也沒有確切的語義,更多的是表達某種語用功能,傳遞說話人的某種情緒。例如,“233”源于貓撲表情第233號,是一張捶地大笑的表情,網友用“233”來代指某事令人發笑,且可在“233”后再任意加上“3”,加的數量越多表示“大笑”的程度越深。再如,“555”的讀音與哭泣的聲音類似,因此網友用“555”來表示“悲傷”的情緒,“5”的個數越多表示“悲傷”的程度越深。
(六)拆字手段
網絡委婉語可以通過漢字拆分來表達委婉效果。漢字拆分指的是將某個漢字的上下結構或左右結構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字,以達到視覺上的隱晦效果,起到委婉表達的作用。例如,“月半”表示“胖”“月莊”表示“臟”“壯衣”表示“裝”“弓雖”表示“強”。
二、網絡委婉語體現委婉目的的辭格
縱觀網絡委婉語的眾多表達手段,這些達成委婉效果的手段都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式。可以說,沒有諸多修辭格的運用就不會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委婉語的存在;沒有諸多修辭格的運用就不會有更多委婉語的繁衍發展。在網絡委婉語中,“委婉”作為一種“目的”,它是由各種修辭格來體現的。
(一)省略
在網絡委婉語中,運用縮音、縮語和縮句達成委婉目的的過程中都體現了省略的修辭格。省略不僅僅是為了委婉,同時也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
在縮略語音時,較長音節通過縮略而形成較短音節。在漢語中,漢語拼音的縮略通常省略各個音節的韻母和聲調,只保留聲母部分;在英語中,單詞的縮略一般只保留首字母,省略其余字母。在縮略短語時,通常將原短語中具有代表性的語素抽取出來,其余部分予以省略。在縮略句子時,通常保留帶有謂詞性質的語素或詞,省略其他的句子成分。
(二)替代
替代指的是使用新的語言項目來代表原有的語言項目。在網絡委婉語中,用于表達委婉效果的諧音、拆字和語用手段都運用了替代的修辭格。
諧音手段利用語音相似,創造一個與原音相似的語音形式, 用它來替代原來的語音形式。拆字則是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將上下結構或左右結構的漢字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字,用這兩個獨立的字來替代該漢字。利用語用手段創造的委婉語,在網絡中通常表現為用某些數字組合來替代說話人的某種情緒。
(三)類比
類比借助類似事物的特征突出刻畫本體事物的特征,通過類比使得本體事物的形象更為生動。借助語義手段表達委婉效果的網絡委婉語正是體現了類比的修辭方式,用人們已經較為熟悉的事物類比新事物,從而加深對新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三、結語
修辭學視角下,網絡委婉語的特殊性在于“委婉”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方式,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和文字層面的表現手段取得“委婉”的修辭效果。同時,在運用多種手段以達到“委婉”效果的過程中也可以體現不同的修辭格,主要包括省略、替代和類比。
參考文獻:
[1]劉延征.委婉語——一種特殊的修辭格[J].岱宗學刊,1997,(02):86-88.
[2]郭熙.中國社會語言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3](英)哈特曼(R.R.K.Hartmann),斯托克(F.C.Stork).語言與語言學詞典[M].黃長著等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4]徐默凡.網絡語言無關諧音的文化研究[J].文藝理論研究,2013,33(06):69-76.
作者簡介:
夏曉蕾,女,四川達州人,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201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