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偉
籃球運動深受初中生喜愛,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訓練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很有益的。教師不斷地打造適用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初中體育籃球教學課程,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知識學習魅力的同時,也獲得自我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基于此,為了更好的保證初中學生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對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進行探討,幫助學生形成好的體育習慣。
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之中,籃球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教師在形成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體系之下,能夠讓學生在領略籃球學習意義的同時,感受到籃球知識學習的沖擊力。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輕松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不斷地學習。
1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
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比如,第一層次的學生目標是發展自身的基本活動能力,形成健壯的體魄擁有個性特長。在自覺參與鍛煉的情況下,擁有良好的體育習慣。第二層次學生的目標主要是發展基本活動能力,能夠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自身身心素質,并獲得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第三層次的學生制訂的教學目標是以發展基本活動能力為主,提高身心素質,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針對籃球教學之中,教師就應該為學生提供合理化的支撐,保證學生感受到體育知識學習內容的情況下,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1.1 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師按照不同的類型把學生進行分層之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定出完善的教學目標。然后,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以獲得整體協調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為基礎。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關注學生本身體能和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不能制訂出太高的籃球技能訓練目標。尤其是針對籃球動作要領,只要了解和掌握就可。在多觀察、多練習基本運球傳球投籃技巧之下,讓學生能夠擁有簡單的學習任務。同時,在適當地減少練習量的情況下,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接觸籃球次數。然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針對b層次的學生,在基本的運球傳球練習之下,還需要進行教學目標的提高,讓學生掌握各種籃球技能和相應動作。針對c層次的學生制訂出更高層次的技能目標。比如,要求其能夠把各種籃球技能熟練地運用,并合理地融入實戰之中。在運用一些簡單籃球戰術之后,準確把握籃球比賽的相應規則和裁判法。在提升競爭水平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行間運球內容為主,讓學生擁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在此情況下,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化的分層設置,讓學生面對籃球知識學習的時候,能夠擁有準確地引導和幫助。在每一個層次逐漸得到引導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面對初中體育籃球學習產生十足的信心。
1.2 教學過程中開展分層
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內容,為了保證籃球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則應該對教學內容實行多元化設計。在新穎教學理念引導之下,初中籃球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高水平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練習難度,針對低水平的學生可以分散重難點,讓學生從比較簡單的籃球運動內容著手,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比如,針對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練習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學生具體分層情況,在教學內容上制訂出合理地調整。a層次的學生可以進行詳細地講解,要求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和預備姿勢。講解之中以強調伸臂和蹬的動作為主。針對b層次的學生可以開展一邊講解一邊動作示范。在內容上更加詳細和具體,進行屈腕、蹬地、伸臂等動作的指導。針對c層次的學生,就可以讓學生明確投籃的概念,示范屈腕、蹬地、撥指動作。以此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可以向這類學生解釋籃球的飛行弧度,讓學生的投籃命中率得到提高。
2 巧妙借助花式籃球改變體育教學方式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地位比較重要。這表現在很多情況下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以單純的教授為主,即教學通常是先由教師做出示范性動作,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的練習,直到最終習得該項運動的技能。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不僅陳舊,更加不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花式籃球是籃球運動的其中一個分支,它可以被看成街頭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之所以這樣界定,是因為花式籃球起源于美國紐約市哈林區,洛克公園不能算是專業的籃球場,也使得這種街頭籃球也不需要正式正規的籃球場地,而是在一塊空曠的地界,立上一個籃球架,花式籃球就可以進行。在正規的籃球教學中,更注重教學的高速和高效性,通常籃球教學的目的也指向了競技或者是團體中的對抗。這勢必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籃球掌握基礎,甚至于對學生的體力也有要求。可是在實際的籃球教學中,學生的籃球水平并不相同。尤其是對初中生而言,身體發展的快慢和原有的籃球水平都使學生之間存在著必不可少的差距,這種差距使部分學生對籃球教學產生畏難情緒,從而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教學。花式籃球更像是一種運動時尚,這就使得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風格與創意,對初中生表現自我的需求加以滿足,同時在運動中挑戰自我,突破極限。花式籃球的練習需要學生不斷地創新自己的動作,從而發揮主觀能動,使教學更具趣味性。
3 初中籃球教學中學生戰術素養的培養
初中生的籃球基礎弱,大部分無法熟練掌握籃球技術,還有部分學生對籃球并不了解,體育教師并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籃球戰術素養,不利于學生籃球素養的良好發展。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戰術素養,將籃球教學與戰術教學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的戰術意識,增強比賽應變水平,提高初中籃球教學的效率。
3.1 加強籃球基本功訓練
第一,針對籃球技能訓練來講,具體是需要對籃球運動的相關動作進行規范、重復練習,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好基礎的籃球理論知識點,教師要靈活指導學生掌握動力定性,進一步提高學生掌握籃球技能的能力。與此同時,重復性練習單一技術動作,讓學生能夠獲取良好的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籃球;第二,針對基礎體能訓練來講,教師要制定出具有個性化的訓練計劃,關鍵是要幫助學生提高耐打擊能力、爆發力,為學生提供拉伸韌帶、高抬腿、長短跑等訓練形式,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身體協調水平,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能。例如,教學“胸前傳接球技術”時,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籃球傳切戰術的配合應用,讓學生三人為一組展開傳切配合練習,從而幫助學生培養胸前傳接球技術動作,提高學生的籃球傳切戰術運用水平。
3.2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第一,好的觀察力作為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籃球意識的評判標準,教師要帶著學生在籃球運動中主動參與,主觀觀察與分析籃球比賽情況,之后主動跑位、對抗、獲取隊友之間的配合;第二,學生要擁有較高的籃球運動視野,客觀進行臨場觀察、分析和判斷,充分運用身體、余光來掌握對手位置與戰術情況,便于采用有效的應對戰術;第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比賽應變能力,在籃球比賽當中,會運用到多種戰術,如掩護、突分和擋拆戰術,還會運用到多種籃球技術,如運球突破、搶籃板等,只有學生提高應變能力,掌握自身優勢與對方缺點,才能在籃球比賽當中獲得好的成績。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作為體育的基礎運動項目,籃球的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對初中生而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保證學習的基礎與關鍵,在初中階段,教師更要幫助學生樹立起鍛煉的意識。而籃球運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較好的鍛煉習慣,增強身體素質,讓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教師針對籃球開展教學的時候,要不斷地打造適應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體系。讓學生積極投入到籃球學習領域之中,感受到籃球知識學習力量的過程中,逐漸地提高自身籃球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