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可
摘要:在物流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對于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對中職院校物理管理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院校作為向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的專業性院校,沿用的理論教學為主、實訓教學為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當今社會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學生不僅掌握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完成每項工作任務的實操能力。為培養適應崗位需求,教師應注重實訓課程優化,強化實訓教學成效,以綜合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本文針對中職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教學路徑展開探究,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中職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加速物流管理人才產出。
關鍵詞:中職;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教學
近年來,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勢頭兇猛,市場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激增,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主要以物流管理相關知識理論課程教學為主,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技能實訓關注度較低,大多學生較為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卻缺乏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導致學生在參加工作后常會遇到一些實踐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阻礙了其職業的發展步伐。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難以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需要中職院校將物流管理實訓課教學改革重視起來,進一步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有效培養。
一、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清晰
對于中職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在畢業后從事的一般是物流行業的一線工作人員,作為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中職院校,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展開教學時也應該注重學生能力與社會實踐崗位之間的有效對接,使學生能夠滿足市場物流人才的需求,為社會培養工匠型的優秀人才,這也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來說,其仍以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為主,對學生的技能實踐、職業精神等必備素養的培育重視程度不足,培養目標不清晰,對學生的崗位能力需求定位不準確,難以實現學生的高質量培育。
(二)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脫節
從目前中職學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的整體現狀來看,其課程體系存在理論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對學生的能力培養造成了一定影響。一般中職物流專業教學共有三個學段,大多時候,實訓、實習都集中在第二、三學段,而理論課程主要在第一、二學段,理論課堂和實訓課堂脫節較為嚴重,通常是理論課程學完后才開啟實訓教學。這樣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因為缺乏實踐鞏固,導致知識可能掌握不扎實;而學生在進行實訓、實習時,所學的理論知識也已經遺忘了大部分,實訓效果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這并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整體提升。對此,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校應積極加快理實一體化模式改革,進一步優化物流專業課程體系,推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三)教師缺乏專業實踐經驗
目前,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很多都僅具備基本教學能力,大部分教師都是畢業后便直接參與了教育工作,雖說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多數嚴重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很多教師對于物流管理專業、行業的認知也只是從書本上和日常生活中得來,其實踐經驗與學生并無根本差別,難以在實訓教學中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專業經驗指導。這使得學生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在面對一些實踐問題時難以快速利用經驗進行判斷和解決,只能通過一次次的試錯來總結經驗,這也對學生的職業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四)實訓教學信息化程度不高
中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主要還是以物流相關理論知識以及一些基本技能實務教學為主,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會運用微課和 PPT 來開展教學,但是很少有學校開設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實訓教學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管理中的操作流程十分復雜,單純看平面圖或文字很難闡述其操作過程,教師可以積極嘗試虛擬仿真實訓平臺,模擬物流管理流程,讓學生開展動態化模擬操作,讓虛擬仿真技術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效果。
二、中職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教學路徑
(一)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實訓教學效率
在中職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一體化教學并不是把理論部分教學和實踐部分教學進行簡單的疊加,而是要實現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等方面的一體化設計,打造一體化的專業教學新模式,從而實現保證教學有效性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雙向教育目標。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秉承創新化、現代化的教育觀念,圍繞一體化教學來做好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具體來說,教師可將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具有較強一體化特征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當中,指引學生以任務或者項目為指引來進行思考與實踐,從而構建一體化的課堂。
比如,在“入庫操作”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任務驅動法引入到實際講堂當中。首先,在課前結合網絡視聽資源設計“知識點 + 問題 + 視聽資源 + 總結”形式的章節微課,然后將其展示于課堂之上以供學生觀摩。接著,教師可本著異組同質的思想,將學生劃分為適當人數的小組,各組內部的人員能力比例應當均衡,以此來促進共同提升的實效格局。待學生觀摩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項目實踐,指引各組成員通力合作,針對“貨品的入庫、架位的分配、各類貨物保管、貨物入庫交接”等工作進行有序操作,在總結課程知識點的同時,完成相應的實踐練習任務。在這期間,教師還要做好教學巡視工作,這樣一來能夠維護課堂秩序,二來還能給學生提供及時性的點撥和指引促使該模式得以良好運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深化學生的知識點認知,而且還能夠以集體之力促進學生實踐、協作、思維以及處理問題等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實訓學習效果的提升是極其有利的。
(二)加快建設物流管理實訓室,增加資金投入
當前,中職院校對于物流管理實訓室的建設還不夠重視,很多學校的物流管理設備更新不及時,常會發生機器老化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此外,學校實訓用的物流管理設施更新不及時,很多學校的實訓設備都嚴重落伍于新時代物流管理的發展,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現代化的學習需求。學校應該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進一步增加物流管理實訓室的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
學校在建設物流管理實訓室的過程中,要保證硬件設施,重視相關設備以及科技生產的及時更新,保證其設備性能能夠承擔學生的技能練習需求,功能符合行業的技術進步,為物流管理的實訓教學提供硬件保障。面對當前日新月異的物流管理技術發展,學校也要隨時關注相關技術和設備的更新,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最新的行業技術,避免學生所學技能與時代脫軌。實訓室的建設是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教學順利開展的硬件保障,只有具備專業的、優質的實訓環境,才能保證學生技術能力的高質量發展。
(三)打造“雙師型”教學團隊,提供有效實訓指導
優秀的師資隊伍也是保證教學順利展開的根本要求。但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比較缺乏專業的教師資源,很多教師都是從其他專業轉到該專業教學中,比較缺乏物流管理專業知識。此外,中職院校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培訓與提升并不重視,這導致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師資水平整體較差,大多數教師自身缺乏物流方面的實踐經驗,嚴重阻礙了學生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鑒于此,中職院校應該加強對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培訓與考核,借校企合作的背景優勢,加速構建“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學校在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建設中,可以通過“外引內養”的方式,加快培養一支優秀的雙師團隊,實現更好的教學,進而促進師徒雙成長模式的順利實施。首先,學校可以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課教師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培訓。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可以讓學校已有教師深入到一些深度合作的物流企業進行實踐學習,讓教師們參與到真實的項目當中,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經驗,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的同時,實現職業素養的整體提升。這樣教師們回到課堂教學中后,有了實踐經驗的基礎,其教學水平能夠得到極大提升,尤其是在實訓課程教學中,教師們的實踐經驗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指導。
此外,學校還可以引進物流行業中優秀的“工匠”作為學生實習和實訓教學中的帶教老師,使其參與到物流管理專業的各項專業課程和實習實訓項目教學當中,為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更為專業的經驗指導,這對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鑒于這類帶教老師大多缺乏教學經驗,可以讓其參與校內課堂教學中展開旁聽學習,強化其教學能力的培訓,以便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指導。
(四)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強化實訓教學成效
隨著科學技術與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學手段也越來越豐富多樣,給現代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可能。中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該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靈活地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展開教學,在持續性加強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層層分解職業技能,強化學生對物流管理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展開專業技能指導和現代化技術引領,進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在現在信息技術高度普及的情況下,作為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充分展示自身的新技術應用能力,為學生做好表率,靈活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結合其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環節的展開。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實時操作功能,對學生進行實際的物流操控展示,讓學生明白地看到物流的操控流程,促進學生理解抽象知識;還可以利用AR、VR技術,結合情境教學法,在實訓室中創設一個虛擬真實的教學情境,以情境活躍課堂氛圍,以增強學生的實訓體驗,提升教學成效。除了新型技術手段以外,教師還可以運用一些線上教學手段,提升教學的效率效果,比如微課、慕課等,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線上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進行物流知識的輸入,促進有效教學。通過現代化手段的應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可能,學生的實訓學習成效和信息素養也能夠得到顯著提高,有效推進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總而言之,物流行業的長久健康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培養。由此來看,強化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是促進物流行業穩定進步、經濟和諧增長的必然要求。對此,中職學校應該在傳統物流管理專業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強化實訓課程教學,加快構建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為物流管理實訓室建設投入資金,推進校企合作,在“雙師”帶領下展開有效的實訓指導,并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實訓教學成效,為行業發展、社會進步提供高質量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全 . 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職物流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 [A]. 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4.
[2] 葛啟文.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1+X”證書制度試點的意義、問題及對策[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7(04): 53-56.
[3] 杜鳳順 . 中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研究 [D]. 河北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