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霞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以及社會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課改也在緊隨時代潮流不斷發生變化。《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初中英語的課堂上要重視學習英語的整個過程,同時也要及時轉變授課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的提升英語素養。學校也應當結合實際,最大程度的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英語情境,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到英語的魅力。本篇文章通過分析報刊閱讀的授課是如何構建的,提升一些英語學習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英語思維,也能提供多種途徑的英語學習渠道,能夠強化學生的英語輸出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報刊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有效報刊閱讀教學內涵的界定
“有效報刊閱讀教學”這也就意味著英語教師選擇英語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課本,能夠以“趣”引路,以“景”導航,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有價值的參考書籍,讓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英語口語的積累,讓表達也能夠更加準確,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完成英語能力的提升。現階段的英語課本有著多種版本的教材,課本是英語教師進行授課的主要渠道。但是英語課本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首先英語課本閱讀后面的習題設計有著參差不齊的情況,問題也并不是階段式的上升。同時閱讀材料沒有明顯的簡單或者困難程度,沒有進行明確的劃分。同時問題十分類似,沒有多方面讓學生進行思考。所以這也就意味著英語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英語教師可以適當的使用英語報刊打破這樣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式積累自己的英語詞匯積累。
二、有效報刊閱讀教學組織實施
但是在授課過程中如何能夠通過報刊加入到英語課堂,能夠滿足英語學習的不同基礎,通過英語學習能夠拓寬自己的英語基礎。這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本篇文章通過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英語報刊閱讀的構建。
1.創設問題情境,鼓勵觀點質疑,啟發創新求異思維
心理學家認為“思維因問而始”。英語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思考,并且能夠根據思考的問題進行答案的得出,能夠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針對性的因材施教,讓問題能夠呈現階梯式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多方面多角度的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能夠把這種意識在授課過程中能夠進行融入。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根據授課內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將學生帶入課堂情境。第二點,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心中的疑惑問題,勇敢質疑課本,并且能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創新。最后需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夠多元化的對于問題進行思考,拓寬自己的學習思路。
2.合作學習、互動探究,活化靜態的閱讀資源,實現動態信息共享
初中生內化英語報刊大量的靜態語料有難度。英語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能夠把靜態化為動態能夠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多媒體這一授課工具,能夠通過動畫或者視頻的形式讓授課內容直觀的展示出來,能夠讓學生進行更深的對授課內容進行理解。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從而產生新的學習的立場。隨著課改的不斷轉變,合作學習的模式已經被應用以及接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對于自己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及時發現自己的短板,補充自己的不足。也能夠讓學生多元化的進行問題的思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3.口筆頭語言輸出交叉協調運用,強化即時語用能力訓練
學生進行口筆頭語言輸出活動時,教師應充分主導整個口筆頭語言輸出活動進程。在進行口語之前,英語教師可以優先做一下口語示范,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活動的主要內容,并且問題一定要避免先難后簡,通過簡單問題的引入逐步提高問題的難度,開始的階段需要學生能夠熟悉原文語料。首先,英語教師要先做好學習鋪墊,告知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知識,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知識框架,并且能夠保證語言的支持。同時英語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時轉變活動的內容,能夠讓學生都能夠有所突破有所進步。同時在活動過后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開展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提升自己
口語輸出需要學生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新知識通過口頭整體的運用出來,同時重視表達的流暢性,以及能夠精準。在進行英語口語授課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調整授課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進行應用,同時口語也必須要做到流暢以及準確,同時英語教師的授課內容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語言知識儲備最近發展區原則,活動要結合學生的基礎能夠從簡單到困難,結合實際適當的拓展英語知識。同時初中階段的英語短語以及語法還存在著一定的制約,所以英語教師要根據基礎選擇一些相匹配的文體語料,提出一些基本型的問題比如(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等,同時英語教師根據文章進行師生之間的英語對話,理清文章的基本內容,讓學生能夠根據知識框架讓口語變得更加流暢。在課堂中也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吸收新的英語知識,能夠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并且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嘗試寫出一篇英語文章,并且口頭把自己的文章講述出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知識點的強化。
結束語:總之報刊閱讀教學過程設計是教師主動建構閱讀教學“聽說讀寫,自主互動,足量輸入,綜合訓練,展示反饋”核心框架,英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興趣作為教學切入點,為學生構建一個學習的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根據知識網絡入手提升閱讀的效果。英語報刊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積累,并且教師的授課過程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師的引導作用,兩者相互配合完成英語學習。英語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進步,及時表揚學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避免學生出現厭學的心理狀態從而逃避英語英語學習,只有讓孩子們愛上英語學習,學校才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莊清雄.初中英語報刊閱讀有效課堂教學的構建[J].教師,2013,000(029):49-50.
[2]張曉美.導之有方讀之有效——新課標理念構建下的初中英語報刊閱讀[J].現代交際月刊,2011.
[3]王建剛.芻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文報刊閱讀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湟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