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摘要:作為一名身兼多門學科教學的一線老師,在承擔著各種繁雜的任務時我經常在思考:如何化繁為簡,達到簡約而不簡單?怎樣才能讓其他學科,讓各種活動來為我們語文教學服務呢?《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學科提倡跨領域學習,提倡與其他課程整合,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課程整合,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深化發展的趨勢和必由之路。
關鍵詞:優化資源;小學;語文素養
一、單元整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立足教材,對教材本身的資源進行有效的重組,使課程目標的意識更為強烈。我們可以打破一課一課、一成不變的教學順序轉而對整個單元的課文甚至是整冊書的重新布局、調整。
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風格是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是文學與藝術的整合。導讀課開始我和學生很快梳理出本單元涉及音樂、美術、書法、京劇四個方面,然后我們一起圍繞語文要素“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先從內容上入手,從四年級學過的《月光曲》切入,學生迅速讀懂內容,找到重點。同樣遷移到文言文《伯牙鼓琴》這篇文章學生也即刻找到了鐘子期聽伯牙鼓琴聯想到巍峨的高山和浩浩蕩蕩的流水。之后聊到《京劇趣談》,學生有了疑問,京劇是屬于音樂嗎?留下懸念。然后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京劇這篇文章寫了以馬鞭為主的道具,以亮相為主的表演形式兩方面內容。《書戴嵩畫牛》一文,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為唐代畫家戴嵩的畫《斗牛圖》寫的題跋,至于什么是題跋,也讓學生留下懸念。學生通過課前通讀能把這個故事簡要講出來。最后聊到書法,學生對王羲之為什么被稱為“書圣”及他的《蘭亭序》為什么成為“天下第一行書”產生了極大興趣。從內容入手,讓學生對單元學習內容先有了初步印象,有后續學習探究的欲望。后面教學時我先上《月光曲》和《伯牙鼓琴》,兩課都是傳說,都與音樂有關,因《月光曲》四年級已經學過因此課堂上留有較多時間可以進行拓展,我讓學生聽《二泉映月》寫下看到的畫面,學生基本能聽出曲子的基調,并記錄下看到的畫面。《伯牙鼓琴》讀懂古文內容后結合課后資料明白高山流水的意思,懂得知音難覓。《書戴嵩畫牛》一文首先理清題跋,讀懂文言文明白道理。這樣的整合從積累到運用,從易到難,符合學生的一般認知水平,而且多樣的授課方式,學生學習主動性強,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有效鏈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單純從教科書以及少量的閱讀材料中獲取閱讀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應帶領學生對古今中外的作品、名著等進行閱讀,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孩子們規劃自己的讀書行動。根據寒假孩子們的閱讀行動,結合主題單元課文,我和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閱讀分享中。主題單元課文《憶讀書》一文中作者談到到自己閱讀四大名著的經歷和感受,其中《三國演義》提得最多,非常恰巧,那個學期前的寒假,我們班級剛好統一布置共讀書目也是《三國演義》,閱讀分享時,孩子們首先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人物。為了讓孩子和作者冰心奶奶能在閱讀時產生共鳴。主體課文《神奇的書》,全文中心句“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哪些是人類靈魂中的美麗,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閱讀進行分享:閱讀量少的孩子能說出讀《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懂得快不一定好,從《蝙蝠香》一書讀懂溫暖的母愛,父愛如山。《朝花夕拾》勾起孩子們童年的回憶。主體課文《走遍天下書為侶》孩子們從文中學到了作者的讀書方法,然后和自己的讀書方法進行碰撞,對比自己近階段讀書的方法并梳理。這樣把主題單元課文與語文實踐制定閱讀計劃有效的整合,同時我把第二單元與第一單元調換順序進行教學,讓孩子們在開學初就能進行閱讀分享,并能繼續制定本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確保課外閱讀的質與量。
三、多元組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課程資源的整合除了有本學科的內部整合,還有以開展主題活動進行的多學科整合。怎樣在活動中整合多門學科,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最終為咱本學科服務,達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標呢?
五年級我們班級承接了學校12月18日的慈善活動,為響應“晉江慈善日”活動,我帶學生做足功課。號召學生拿出自己閑置不用的東西(舊書籍、舊玩具、舊文具等),收集起來,標上意向價,對這些物品進行價格登記,然后采用跳蚤市場的形式將這些東西賣給需要它們的人。活動結束后同學們將買賣商品愛心所得捐贈給愛心格子鋪需要幫助的孩子。活動前期各小組先做物品清冊,愛心義賣箱、海報(倡議書、二維碼)義賣現場,同學搭建的愛心“商鋪”吸引了老師、學生、家長的爭相“淘寶”。書籍、玩具、手工藝品、特色美食……義賣品琳瑯滿目,同學們現場“吆喝”。還有同學現場表演起了葫蘆絲、小提琴、魔術等才藝吸引顧客。活動中,我校老師、學生、家長熱情參與本次義賣,他們紛紛慷慨解囊,獻出自己的愛心。活動后結合主題單元《禮物》的學習,教師指導讓學生把活動過程寫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從挑選禮物(側重心理活動描寫)、義賣活動準備、義賣活動過程幾方面進行寫作。不就是一篇最好的習作嗎?孩子們因為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內容寫得特別豐富,情感也真實流露。這一活動整合了數學、綜合實踐、美術等學科。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整合是多方面的,可以從教材方面,也可以從學科方面,可以聯系生活實際,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工具。整合課程資源不能為了整合而整合,需要以學生為本,以發展學生,提高課堂質量為目的,而不能豐富了資源,累贅了課堂。
參考文獻:
[1]劉術鳳. 優化配置課程資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6):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