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要】互動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問題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平等新鮮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互動興趣。還要鼓勵學生對于困難的文章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面對問題,時刻保持思維的獨立性,學會質(zhì)疑和思考。而將互動藝術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互動藝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正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的進步,學生在課程學習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重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明確其主體地位和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所必須要進行和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互動”。“互動”簡單來說可以包括三種,一是師生之間的互動。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三是學生與所學知識之間的互動。通過互動,可以增加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一、互動藝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1.1創(chuàng)設平等新鮮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互動興趣
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是單向式的、填鴨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占據(jù)絕對的支配地位,將自己作為高處的源頭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讓他們完全被動的接收知識的灌輸。在這種固定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下,學生很難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方式,比起去探究知識更深層次的意義,他們更愿意以了解最為淺顯表面的由老師明確告知的“答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這樣完全沉寂枯燥的課堂氛圍并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新鮮的教學課堂上選擇平等的師生交流方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互動興趣。
例如:在進行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預留出充足的自己理解詩詞的時間,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對于詩詞的理解。如在進行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清平樂·村居》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詩中所表現(xiàn)的情景。新鮮的課堂環(huán)境中形成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而這樣的順暢的交流也為學生今后的主動學習和互動奠定了基礎。
1.2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的教導之外,更多的是應該充當一位引導者的角色。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經(jīng)常會存在因為篇幅、人物和措辭而理解困難的課文或閱讀材料。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不應該簡單粗暴的給出文章所提出的答案,而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合作學習。一般情況下,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組成相應的閱讀合作小組,分角色、分段落、有目的也更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探究。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讓學生相對獨立的完成一篇較困難的閱讀材料的合理分析,并根據(jù)合作中所探討理解的文章內(nèi)容來回答相關問題來驗證探討結果。
1.3鼓勵學生保持思維的獨立性,學會質(zhì)疑
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于老師和課本所代表的“權威”有著極高的尊敬。因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非常容易將老師的思想和書本上的文字奉為皋圭,認為其存在絕對正確性。對于其中所存在的一些疑點進行選擇性的忽略,并認為自己與老師不同的答案是錯誤的。但其實,一個問題有時并不是只有一種答案。不僅如此,因為小學生的閱歷和經(jīng)驗都嚴重不足,知識根基也并不深厚,閱讀能力嚴重不足。因此,對于文章之中一些內(nèi)容和句子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但是卻不愿意與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這是當代學生的通病。教師要從一開始就鼓勵學生保持自身思維的獨立性和獨特性,面對理解出現(xiàn)偏差的問題,學會質(zhì)疑和思考。這樣在課堂的交流互動之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互動的影響
2.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究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組織語言的機會和時間,然后通過師生之間你問我答的形式進行互動教學。這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主動去進行思考理解的一個方式和途徑。雖然一開始這樣的交流互動是由教師主動推動,學生被動進行思考,但長此以往,學生的“被動”會逐漸轉(zhuǎn)化為“主動”,教師的主動會逐漸轉(zhuǎn)化為引導,提高。這樣一步一步的擺正師生之間的關系,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多的發(fā)揮學生本身的自主性。這樣的互動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究的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2.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在閱讀交流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既需要學生自身對于文章由著全面的理解又需要對自身所研究的部分有著更加精要的講述,不僅如此,學生在自身進行學習的同時還需要聽取和理解他人的講解和思想,并提出自身的看法。這樣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在互相學習和互相理解的過程中,對于文章內(nèi)容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結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溝通與互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意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探索的能力,還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而如何將互動藝術在學科教學中發(fā)揮出更重大的作用,則是我們今后需要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杜小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藝術[J].科技資訊,2020,18(22):249-251.
[2]高陽陽.互動藝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新探[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17):78.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陣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