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璇
摘要:時下,在世界技能大賽的豐碩成果指引下,當今職業技能大賽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導向棒。伴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高速提升,我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突出金牌成績,這場職教技術技術大比拼“奧林匹克”必然引起激烈的碰撞,如果把“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融合,互相促教”落到實處?本文將針對如何尋求技能大賽與汽車教學改革有效融合途徑的進行探究,希望能拋磚引玉為汽車職教的發展引發思考和共鳴。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教學改革;融合;汽車專業
1高職院校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汽車教學問題
1.1課程體系不夠嚴謹
近年的汽車營銷競賽主要考察學生的三項技能,整車銷售技能、汽車營銷方案策劃、機試,由于各院校教學內容和形式存在差異,因此考核的結果也大不相同。具體變現為,很多院校的學生對其中某環節掌握良好,但是卻難以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該現象也與院校汽車營銷教學歷史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構成不合理,需要對汽車銷售市場的發展前景進行深入的調查考證,以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
1.2實際技能與企業要求相差較大
以汽車整車銷售比賽的結果來看,很多學生的技能與企業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為,很多學生無法針對客戶提出的問題靈活解答,對競賽所用的車型和各項功能不夠熟悉和了解,導致最終的成績不理想。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院校沒有為學生準備充分的實習條件,學生的實踐經驗少;教師在教學中營銷理論講解,在沒有設置專業營銷情景的前提下,學生很難與實際工作中的場景結合起來去學習,院校和企業之間還需要讓學生在校內的學習過程中,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準備充足的學習和實習機會。
1.3創新能力較差
比賽中最能體現學生創新能力的項目就是汽車營銷策劃方案這一模塊,不僅要求學生根據市場情況進行產品策劃,還要求活動本身需要吸引顧客參與促銷活動的能力。但是從實際結果來看,很多學生的表現很難令人滿意,不僅對銷售背景掌握不夠全面,分析不夠到位,而且在營銷過程中也沒做好創新準備。則主要是由于院校與企業合作不是很緊密,學生無法感同身受地投入到工作環境當中去,造成視野不夠開闊,創新能力不足。
2技能大賽與汽車教學有效融合的途徑
2.1把比賽成果編成校本,將比賽的內容融入課堂
將比賽的內容融入課堂,模擬比賽的形式代替實操課堂,對于傳統教學是極大的革新,這同模式更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實踐證明在這種模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讓實操課堂不再單調乏味,且能達到用最少的工位發揮最發的培訓效果,因為一個同學做的時間時候有更多的人將會關注他,能挑出別人的缺點的同時也會提醒自己在做的時候有么有可能是自己有會犯的共性問題。課堂積極性更高,學生參與度更好。
2.2落實創新性教學,將比賽訓練平常化
將比賽引入課堂,將賽前訓練平常化,通過這種方式,很好將技能比賽和教學改革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將比賽用的訓練標準放到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標準和學生的操作水平,學生的水平提高了,進一步又促進比賽的發展,如此良性循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賽教融合,相互促進”落實到實處。
2.3創造全員比賽機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技能比賽和授課教學是中職教育的兩大重要環節,特別是比賽,俗話講,“高中看高考,中職看比賽”,技能比賽是衡量中職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比賽跟教學各自獨立互不相關,那么比賽的成果,比賽中集結的代表行業最好水平和最好規范標準的東西就傳不到教學上去,比賽的成果也只局限于少數人,創新性地把比賽的成果通過教材放到教學中,恰恰能彌補這種不足,讓更多的學生享受的技能比賽的成果,將賽場的拼搏精神傳遞到課堂教學中,能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和風氣。
3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有效融合的好處
3.1解決資源匱乏問題
通過參加技能比賽可以獲取比較多的教學資源,特別像汽車機電維修賽項,比賽所使用的車型廠家不保留地提供該車型的維修手冊,部分關鍵設備使用說明,通過比賽這個平臺,可以為專業教師提供一整套完整的資源庫,包括行業標準、操作標準、技術資料、對應實操設備和比賽車型。為學生和指導老師快速成長提供強度支持,能很好的解決很多學校有非比賽車型,但缺乏資料,不利于開展教學和檢驗操作標準的情況。另外適度的競爭環境比賽壓力,會迫使年青教師更快速的成長提高,有利于教學的進行。
3.2解決難以兼顧學生技能比賽和教學同步提高的問題
許多普通中職學校都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很難兼顧比賽和教學同步提高,比賽訓練和授課都分開的,比賽針對的是個別拔尖的學生,而教學針對的全體學生,要的是全面提高大面積培養人才,曾幾何時吹鼓“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但是不去做適度的改革,比賽跟教學的互相促進難于落實到實處。把比賽成果編成校本教材,便是很好的途徑,既能把比賽經驗提煉,更是一次升華促進,可以很好地把比賽經驗傳播分享出去。另一方,比賽的標準放到教學中,無疑是逼迫教學以高標準高要求完成,像汽車機電維修為例子,廣西區比賽是參加國家級比賽的標準,國家比賽的標準都是來自由全國范圍內的專家根據實際工作崗位和維修手冊提煉總結出來,可以代表的行業內最高水平和最好標準,用這種標準上課無疑對學生和教學的促進和挑戰。教學質量想不提高也難。
3.3解決只有少數學生參加比賽的問題
競賽強調的是集中所有優勢力量培新最尖端的學生,但是往往到達這個層面的學生還是少數的,也就意著能享受更好的設備和培訓的受益面,只有幾個學生,受益面太窄,普通學生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比賽,這種情況下如果學校片面追求比賽成績,那就不可避免的進入精英教育的急功近利模式,為此,我們更要把比賽成果轉化到教學中,而編寫比賽過程的學本教學便是最好的解決種困境的方式,在課程中加入比賽內容,通過上課可以讓更高的同學參與進來,感受比賽,參與比賽,也能夠更方便在跟多的范圍選拔優秀學生將職業技能競賽融入日常專業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快速養成,也有利于整個汽車專業課程體系中各專業課之間的融會貫通。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知,高職院校通過開展職業競賽,能夠了解當前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尤其針對汽車營銷行業,由于需要大量的實際訓練,如果不及時改革,將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改革中,應該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在整合汽車教學資源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楚峰.淺談技能大賽促進汽車專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成效的探究[J].時代汽車,2021(07):36-37.
[2]付建偉.技能大賽背景下職業院校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時代汽車,2021(07):97-98.
[3]朱余盛.基于汽車技能大賽的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改革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