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龍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電視媒體造成巨大沖擊。縣級電視臺是社會基層新聞信息的傳播者,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轉型迫在眉睫。作為電視新聞的生產者,基層電視新聞記者也應緊跟行業的發展步伐,積極做好轉型創新的轉變。基于此,文章主要對新媒體背景下縣級電視新聞記者的轉型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記者;轉型策略;研究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新聞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對縣級電視臺傳播的新聞內容及傳播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的渠道變多,手機、電腦等移動互聯網端的發展帶動新媒體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更需要優化工作方式,鞏固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主體地位,因此,電視新聞記者必須結合廣大受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變化,以及對新媒體時代的變化規律的摸索,對電視新聞記者做出轉型調整,站在服務受眾需求的角度提高縣級電視臺新聞影響力。[1]
一、新媒體背景下基層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現狀
(一)受眾對電視新聞的要求提高
新媒體時代是各種科技設備普及的時代,受眾新聞信息的接收方式打破了傳統新聞信息在傳播空間、時間上的限制,移動設備在接收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體現出了超高的便捷性、效率性,這就出現了受眾群體對電視新聞興趣不斷降低的現象,導致電視新聞受眾群體出現分流。新媒體背景下,受眾群體的愛好與興趣范圍越來越大,電視臺新聞節目收視率隨之降低。近年來,新聞受眾的信息需求呈多元化的特點,且對新聞信息的審美能力也逐漸提升。在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電視新聞記者正在面臨巨大挑戰。
(二)電視新聞記者素質有待加強
當前,受眾群體更傾向于通過移動設備觀看新聞節目,所以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應以縣為單位將受眾群體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提高自身的新聞采訪和編輯能力,向縣內廣大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節目,讓受眾群體快速了解身邊事。但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大部分縣級電視新聞記者仍無法適應新環境下的工作,新媒體意識嚴重缺乏,無法熟練使用各種先進的多媒體儀器和設備采集新聞素材并加工新聞。例如,當前部分新媒體已經開始使用搭載人工智能系統的無人機設備跟蹤新聞發展,但是縣級電視臺卻很少能利用此技術優勢。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縣級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無法向縣內受眾群體提供更加優質多樣的新聞節目。再比如,很多新聞都是家長里短的瑣事,沒有針對性、時代性,進而導致受眾群體降低了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興趣,就會在主動接收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選擇性地接收覆蓋面更廣的、拍攝手法更多樣的新媒體新聞視頻,而逐漸降低對傳統電視新聞的需求。
二、基層電視新聞記者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聞模式單一
受傳統電視媒體的影響,很多縣級電視臺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單一的傳播模式。然而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只有通過新穎的新聞傳播方式,才可以吸引更多受眾。所以,電視臺還應當在創新理念的引導下對節目形式進行重新設計。例如,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開篇報道一般以會議報道為主,新聞內容較為單一,基層群眾對該部分新聞的需求不大,而更需要一些與民生實際相結合的新聞。所以受眾群體無法與新聞內容產生共鳴,缺乏對電視新聞的認同感。電視新聞記者受傳統新聞模式影響,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同質化現象嚴重,容易導致受眾群體產生視覺疲勞。[2]
(二)新聞信息單一
與市級、省級電視臺相比,縣級電視臺在新聞傳播上的優勢并不明顯,受眾群體更傾向于大型電視臺,因此縣級電視臺的存在感較低,影響其實際收視率。縣級電視臺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工作以刻板的采訪、編輯、報道為主,工作內容較為單一,獲取新聞素材的渠道單一、固定,缺乏創新空間。
三、新媒體背景下基層電視新聞記者轉型策略
(一)在全媒體理念引導下推動基層電視新聞記者轉型,打造全能型記者
縣級電視臺需要保證新聞信息的獨特性,在采集、制作、傳播外地新聞信息的同時,廣泛采集縣內新聞資源,讓受眾群體與新聞產生共鳴。例如,大眾比較關注的民生問題、政策問題,電視臺應與縣人民政府展開密切聯系,通過應用新媒體的方式快速將重要決策信息在縣內進行傳播。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縣級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影響甚大,推動了電視新聞記者的全面轉型。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的轉型并非完全拋棄傳統媒體的概念與方式,而是需要有效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結合起來進行新聞傳播工作。[3]所以縣級電視臺應在中央全媒體理念的引導下開展工作,熟練掌握媒體融合的新聞信息傳播規律與技術,進而幫助縣級電視臺快速在新的媒體市場上站穩腳跟。
(二)維護與受眾的關系,滿足受眾群體多元化需求
積極維護與受眾群體之間的關系,是保證電視臺新聞節目收視率的基礎。例如,縣級電視臺可以利用本臺的微信公眾號中的留言功能,讓觀眾投稿、說出意見和建議,結合留言信息有效判斷受眾群體的心理動態特征,并將受眾群體的需求傳遞給上級,便于制訂有效的新聞傳播方案,選擇合適的新聞內容。在利用微信公眾號搜集、整合、分析、制作有針對性傳播新聞內容的過程中,對電視新聞記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電視臺應定期開展對新聞記者的培訓,增加新聞記者的福利待遇,讓電視新聞記者在朝全能型方向轉型的過程中更有干勁與活力。
(三)把握好新媒體的發展方向,擴大受眾群體范圍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是縣內新聞信息的主要傳播者,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術。需要把握好新媒體平臺的發展動向,打造一條促進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平臺交流溝通的渠道。電視臺可以在各大新媒體平臺上創建官方號,不僅以電視的方式傳播新聞,還通過新媒體平臺的方式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積極嘗試與新媒體的融合,打造全媒體傳播平臺,通過有效采集、編輯縣內外新聞資源的方式,構建多平臺分發的新聞傳播形式,快速有效地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群體。在這個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要有熟練操作各新媒體平臺后臺的能力,通過后臺密切與受眾展開溝通。[4]
當前,國內縣級電視臺在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已經普遍認識到新媒體的重要性并開始實踐。但是在具體的傳播過程中,縣級電視臺受傳統觀念影響,主要面向縣內受眾群體展開工作,這也是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收視率低的主要原因。例如,縣級電視臺搭建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創作的內容吸引力有限,在新聞內容的選擇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縣級電視臺應當拓寬自己的視野,將目光放得更為長遠,要以提高新聞收視率為目標、以新媒體技術為手段,將電視臺的傳播內容定位為面向全國市場。電視新聞記者在利用新媒體技術傳播新聞信息的過程中,要分析不同類型受眾群體對新聞信息的需求,將蘊含區域特色的新聞信息傳播給廣大受眾群體。[5]
(四)構建良好工作理念,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綜合素養
在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轉型的過程中,良好的工作理念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良好的新聞工作理念,要以正確的態度投入到每一次新聞工作中。網絡技術發展迅猛,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在編輯新聞內容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新聞質量,具備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創新新聞傳播方式,在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前提下保證電視新聞的高效傳播。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的工作質量和效率與新聞記者自身的素養有很大關系,所以在縣級電視臺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要有能力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到新聞工作當中。同時,縣級電視臺新聞記者還應當貼近生活,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做好新聞報道工作,不斷優化、創新和改進新聞報道方法,提升電視臺的公信力。
四、結語
電視臺在新聞媒體行業內有較大的影響力,因此,應當擔負更大職責和使命。但是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電視臺若仍固守傳統媒體形式,將失去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因此,電視臺要注重新聞報道方式和新聞傳播方式的創新。新聞記者作為新聞電視臺轉型的核心,電視臺要培養全能型記者,要求記者樹立積極維護電視臺權威的工作目標,通過新舊媒體融合的方式,將電視臺新聞信息的價值充分挖掘并體現出來,鞏固電視臺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地位。
參考文獻
[1]晉凡舒.媒體深度融合趨勢下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業態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21(2):48-50.
[2]武東.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工作的改革與創新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3):139-140.
[3]高子淇.探討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記者的策劃意識[J].中國傳媒科技,2020(9):39-41.
[4]原野.論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記者的角色轉型[J].聲屏世界,2020(17):95-96.
[5]范曉文.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術[J].記者搖籃,2020(7):135-136.
(責任編輯:黃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