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川 朱宗華 向丹



摘 要: 物理思維和物理模型是能否學好高中物理的關鍵因素.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課程目標中要求學生通過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達到“具有建構模型的意識和能力”,并在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劃分之科學思維部分對物理模型給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如能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建模能力,定會收到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課程標準;物理模型;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3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008-0333(2021)16-0091-03
總之教師在平常教學活動中對一些常規題目不能熟視無睹,如能慧眼獨具挖掘整理出題目中隱藏的規律性結論,力爭把窗戶紙捅破,引導并幫助學生建立模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建模能力,也能破解高考疑難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