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根良
摘要:建筑業是我國最早進入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后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經過40年的持續發展,行業實力和地位、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得到顯著提升。本文論述了建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隨著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都有了顯著的發展,建筑行業作為社會中一個重要方面,其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面對這個情況,在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問題,下面將會對其進行一些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
建筑行業作為國家的第二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建筑企業在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經濟管理方面,因此,需要研究出一些對策對其進行解決。
一、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組織模式比較單一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始終有一些企業仍停滯不前,不乏有一些建筑企業,仍舊保持著原有的管理模式,對其自身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其中,就有組織模式方面的問題,有的還保持著“直線職能制”的組織模式,其落后程度可想而知。推陳出新,每個新事物的出現,其對應的舊事物就會消亡,這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基本規律[1]。
(二)企業管理者規章制度不夠完善
建筑企業管理者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有相關的標準的,一般的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左右,但是有些管理者借著工作的托詞,應酬頻繁,然而,學習的時間較少,導致專業理論知識缺乏,在實踐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還有一些管理者,工作態度不積極,導致很多工作延誤,其下屬也會受其影響。出現這些陋習與錯誤,有個人原因,當然和企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三)建筑企業只顧規模擴張不夠重視細節優化
任何企業想要快速發展,都會和利潤掛鉤,利潤的獲得途徑有很多。企業的規模大小就會決定著它的產能,產能的大小就會直接決定著利潤。因此,不斷的擴大規模,成了企業獲得更大利潤的途徑之一。但是,擴大規模是一個很復雜的事情,既要有資金的再次投入,最主要的就是和原有的企業相接軌、統一管理,制定新的管理、生產模式等等。然而,有些建筑企業只顧盲目擴張,而忽視了這些具體細節,導致產能過剩、資金周轉困難等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是需要有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再者,有了好的理論基礎后,要能很好的去落實,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擴大規模的前提下穩步的向好的方向去發展。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都明白,可是做起來卻不太容易[2]。
(四)完善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和優良的管理體制
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已經是當今社會一個很熟悉的詞語,它的出現讓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還是有一些建筑企業對其重視不夠,導致與先進的信息技術脫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例如,企業發展方向錯誤,企業內部經濟管理、人員管理、生產效率低下等。有些建筑企業的設備嚴重過時、老化,員工的管理、生產技術缺乏信息化的思想。或者,即使有了先進的信息化設備,也沒有合適的員工去運作,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一個企業想要發展,經濟、管理、生產、貿易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完善,尤其是管理。管理不到位,人員就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沒有準確的目標,自然做不出什么好的成果,創造不出什么優良的業績,整個企業也就會慢慢沒落[3]。
(五)建筑企業資金方面控制不夠完善
任何企業想要摸清其存在的來龍去脈,資本的明細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成本、預算等,有些企業為了增加利潤,會千方百計的降低成本,導致一些建筑質量出現問題。這樣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造成更大的資源浪費,真是得不償失。
另外,還有一些建筑企業的管理層,依靠自己的特權,將企業的公有資產占為己有,拿來用作自己私人的事情,后期能夠獲得利益將漏洞補上還好,就怕最后連原有資金都揮霍一空,那就后悔莫及了。這不僅是違法紀律的事情,而是違反了法律,是非常有嚴重的事情。
還有些施工企業勞務分包合同履行不力,導致施工資金超出預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是理論與實踐方面或者下面小的施工方出現的問題,這樣的事情都應該杜絕出現。也許在網絡和新聞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紀實報道,希望那些建筑企業能夠引以為戒,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二、建筑企業經濟管理的對策研究
(一)建立健康的企業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可以讓企業的員工更有凝聚力,更能調動其積極性,不僅能夠使企業更有活力,還能間接的使企業的效益增長。企業的員工一般人數都不少,新來和離職的人數每天都會有變動,要想讓企業的員工數量足夠穩定,既要保證企業的工作人員不會緊缺,又要保證其不會過剩,這就需要一個非常完善的管理理念。例如,有的企業會專門保留一些正式員工,給他們買保險,根據企業的規模去控制人員數量。另外,在招募一些臨時員工,在企業忙的時候做候補隊員,這個人員的管理理念是值得推廣的[4]。
(二)企業中的獎罰機制要不斷完善
獎勵是成績的體現、進步的動力、激勵的措施。公司奉行有功必賞的原則,激勵員工勤奮敬業。例如,對于制定工作方案計劃確實可取的、對工作流程或者管理制度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個人或者團隊予以獎勵。遭遇緊急情況應變得當,減少或防止公司損失者予以獎勵。控制成本、節約物料,取得良好效益的予以獎勵等。這些獎勵機制都能過很好的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并會更好的為企業去付出,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值得提倡與發揚。
處罰機制是對犯錯誤的員工的教育與指導,公司奉行有錯必糾的原則,鼓勵知錯就改。在工作時間從事私人的或者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如讀書、看報、玩游戲、打電話、大聲喧嘩等。遲到、早退,未經上司允許撤離工作崗位、空崗等。不愛護公物。對于這些錯誤,看情節大小,應該予以警告、記小過、記大過、罰款等處罰。其實,處罰只是管理員工的一種形式,是不得已而為之,如若員工都能夠不碰觸紅線,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三)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素質
建筑企業經濟管理人員應該不斷的提高其綜合素質,其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著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主要包括;經濟管理基礎知識財務會計實踐操作等。當然,還得有人格素質,由于建筑工程對社會的作用和建筑工程管理職業的特殊性,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員需要有特殊的職業道德要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這樣的觀點:“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因此,培養建筑工程管理人員的樂崗敬業、誠信、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責任感是十分必要的。
(四)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協調能力是其施工的調節劑
一個企業中每個員工的職責是不一樣的,有技術工、體力工、客服、會計、人事、業務等,分工不同其報酬也不同。因此,經濟管理人員在員工報酬方面也是需要充分考慮的,而不僅只考慮其他實物賬。如果這個方面有偏差,會使企業員工鬧情緒,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能者多勞,繼而多得,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尤其在我們現在這個信息高度透明的年代,這個概念會更加明顯[5]。
(五)完善經濟管理人員的學習機制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進步,建筑企業經濟管理人員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理念,這就需要企業構建內部學習互助機制,縮小經濟管理人員素質水平差距。比如,每個月舉辦一場知識分享會,讓大家互相學習,盡量縮小經濟管理人員素質方面的差距。
三、總結
在當今大環境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企業想要不斷發展,其經濟管理人員的素質就得不斷提高,才能不斷的發現企業當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當然,企業要想不斷的穩步發展,其他方面也得綜合考慮,全面、協調共同進步才是硬道理。
參考文獻:
[1]陳要三.新形勢下建筑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295(04):110-111.
[2]程軍溢.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智富時代,2018,000(08X):P.80-80.
[3]王欣.新形勢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的對策分析[J].商情,2019,000(002):73.
[4]張偉.新形勢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00(008):105,107.
[5]連永水.新形勢下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經濟管理的對策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18,187(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