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坤
積極傳承縮山拳既是豐富大眾健身項目的基礎前提,也是保護、傳承和推廣地域文化的關鍵途徑。在文化自信環境下,通過以非遺縮山拳傳承為基礎視角,以全民參與為基礎動力,提升社會大眾對縮山拳傳承的緊迫性認識,加快縮山拳運動的推廣、普及進程。本文以浙江省非遺臺州縮山拳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傳承困境進行系統化論述,針對性提出傳承路徑。
臺州縮山拳憑借悠久歷史、濃厚的地域文化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五批非遺目錄,全面開啟縮山拳傳承、發展的新紀元。面對全民健身的時代氛圍,浙江非遺臺州縮山拳要充分把握傳承機遇,構建符合時代規律、激發大眾參與的全新傳承體系,有效破解“傳承之困”,提升縮山拳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1 浙江非遺臺州縮山拳的傳承困境
當前縮山拳面臨社會影響力不足、傳承力量缺失和傳承形態單一等現實問題,加上跆拳道、武術等項目沖擊,縮山拳發展舉步維艱。
1.1 缺少傳承空間:未能形成時代化、智慧化的傳承體系
當前僅太極、龍舟等少數非遺項目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以縮山拳為代表的區域性非遺項目缺乏良好的傳播與推廣空間,尤其是缺少智慧化、現代化的傳播體系,影響了縮山拳的社會認知度。一方面,縮山拳影響力多局限于浙江臺州一帶,僅向浙江省內延伸,缺少良好的社會基礎,很難引發全社會廣泛重視。另一方面,縮山拳傳承與推廣仍以傳統形態為主,縮山拳缺少必要的展示平臺、傳播途徑,影響了縮山拳運動價值內涵的充分挖掘。
1.2 缺少傳承主體:未能形成一體化、協同化的傳承體系
臺州縮山拳傳承需要依賴政府、專業習武群體及相關協會、大眾力量三者協同傳承。但目前臺州縮山拳傳承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在臺州縮山拳傳承過程中,傳承主體之間未能形成深度協同、一體傳承機制,引發縮山拳傳承力量分散、傳承實效不佳等現實矛盾。二是臺州縮山拳傳承缺少大眾參與,仍以縮山拳習練群體傳承為主,大眾力量處于相對明顯的缺失或錯位狀態,造成了無序、低效傳承等現實問題。
1.3 缺少傳承力量:未能形成系統化、機制化的傳承人體系
目前臺州縮山拳傳承以“師徒傳承”為主,不僅影響了縮山拳的傳承規模,也影響了縮山拳傳承人的有效培養。其一,縮山拳傳承未能形成體系化、課程化的教育體系,與現代育人體系缺乏深度融合。由于縮山拳運動缺少良好的課程化開發和學術化研究,影響了縮山拳運動的生存空間。其二,縮山拳傳承未能形成機制化、規范化的傳承人體系。縮山拳傳承主要依托“傳承人”開展,但目前縮山拳缺少良好的傳承人體系,引發傳承危機。
2 浙江非遺臺州縮山拳的傳承路徑
在文化自信的全新時代環境下,通過深度挖掘影響臺州縮山拳傳承的具體因素,引入多元力量參與傳承,積極完善縮山拳傳承人體系,全面推進“縮山拳進校園”,營造臺州縮山拳的“活態傳承”格局。
2.1 構建全新格局:制定規范制度,突出技術優勢
面對新的時代環境,通過構建縮山拳創新發展、系統傳承的全新格局,全面拓寬縮山拳的傳承空間與生命活力。一方面,要重視建設記錄、承載縮山拳傳承發展的檔案,制定規范、完善的縮山拳運動及拳師管理制度、方案,推動縮山拳規范化傳播。另一方面,為推進非遺縮山拳標準化、一體化和科學化傳承,要對本地區縮山拳相關的史料文獻進行全面挖掘、綜合整理,通過引入數據庫技術,建立完善的縮山拳數據庫,并為具有代表性、知名度的縮山拳傳承人建立完善的數據檔案信息,有效存儲縮山拳運動信息。
2.2 深化傳承體系:完善覆蓋體系,充實傳承力量
為有效緩解縮山拳的傳承危機與壓力,需要將現代教育與縮山拳傳承有機融合,通過持續擴大受眾群體,持續提升縮山拳的影響力。第一,通過與上海體育學院共建縮山拳訓練基地,與回浦實驗小學聯合開設縮山拳班,成立專門的“縮山拳社”,構建覆蓋大中小學的縮山拳教學體系,全面夯實縮山拳的發展、傳承根基。第二,通過構建多方協同機制,打造以縮山拳運動為主體,包含其他地方拳種和現代武術的賽事體系,推動縮山拳與多元體育運動深度融合。第三,完善傳承人培訓體系,開設縮山拳傳承人師資培訓班,加快縮山拳的社會化、大眾化發展進程。
2.3 推動大眾參與:引入生活元素,完善傳承體系
在堅定“文化自信”背景下,要充分利用現代體育文化和智慧科技,為縮山拳傳承發展搭建良好傳承平臺。一是要將非遺縮山拳傳承與大眾健康運動全面融合,使練習、傳承縮山拳運動成為大眾追逐的文化體驗方式與重要的健康實踐。二是要重視挖掘生活元素,促進縮山拳傳承與全民健康有機融合。非遺臺州縮山拳源自大眾生活,植根于大眾實踐,具有良好的群眾參與基礎。通過全面引入縮山拳傳承發展的現代力量,使縮山拳運動從小眾走向群眾,從非遺走向生活,推動其成長為大眾廣泛參與、全面推動的運動項目。
3 結語
在當前完善縮山拳非遺傳承體系進程中,要重視彰顯縮山拳的多元價值,積極拓寬縮山拳傳承、發展的空間,通過引入大眾生活,構建多方協同、一體參與的縮山拳傳承體系,全面提振縮山拳的時代影響力和發展生命力。
課題:臺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名稱:臺州縮山拳傳承發展研究,課題編號19GHWH03。
(作者單位:臺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