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會
1 引言
一個人身體、機能發育的重要時期就是幼兒階段了。因此,對于幼兒教育人員來說,提升幼兒的運動能力、加強幼兒體質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責任。但是通過當前幼兒園對幼兒開展體能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當前的幼兒體能教學比較枯燥,缺少樂趣;教師開展體能教學時,沒有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教學內容等等。為了能夠讓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幼兒園有必要采用“樂”與“能”平衡的活動原則,讓幼兒體能教學能夠改變當前只是單純教學體能活動的模式。在“樂”與“能”平衡的活動原則中,“樂”主要是讓幼兒能夠感受到快樂,而“能”就是指的體能,所謂“樂”與“能”平衡就是指讓幼兒能夠在參與體能運動的過程中,既提升自己的能力,又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快樂。
2 構建幼兒園情境體能活動基本操作體系的方式
2.1 結合情境理論,為幼兒構建體能活動情境形式
這里所說的情境指的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為幼兒創建的一個能夠讓他們身臨其的視聽環境。在創建情境時,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活動的具體內容來改變相應的情境。由此可見,教師在創建體能教學的情境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現形式。通過分析情境理論后,我們可以將以下五種情景模式運用于體能教學中:故事情境式、角色情境式、自然情境式、動作情境模式以及社會情境式。
2.2 結合生本原理,確定幼兒體能教學的流程
在生本的理念下,體能教學不在對教師的運動狀態進行關注,而是只關注幼兒的運動狀態。因此,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的進行運動,以及為了讓教師在觀察幼兒運動狀態是更加便捷,教師在進行體能教學時可以按照以下七個步驟進行:調動幼兒運動興趣——開展熱身活動——安排幼兒自主游戲——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進行游戲活動——進行放松活動——對幼兒的運動狀態進行跟蹤測評。
2.3 結合“樂”“能”平衡理念,構建幼兒體能教學的情境
雖然體能教學的教學情境形式多種多樣,但教師在引入情境教學的流程時,依舊還是以“導入情境——開展情境——結束情境”的方式進行。因此,幼兒園教師可以將這三個開展情境教學的方式與開展體能教學的七個步驟進行結合,從而讓幼兒園體能教學能夠達到“樂”與“能”的平衡。
3 幼兒園一日情境體能活動內容體系的構建
幼兒園教師當前在開展體能教學時,通常只是讓幼兒教學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單一的集體活動,因此在當前在構建一日情境體能活動時,教師可以在一天當中,多選取幾個適合開展體能活動的時間點,豐富幼兒的一日幼兒園時光。構建一日情境體能活動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內容比較基礎的體能活動
幼兒園體能教學中的基礎內容一般指的是幼兒能夠容易掌握的內容,這些基礎內容能夠讓幼兒形成最基本的運動素養。通常體操和集體體能活動都是體能活動中的基礎內容,在一日情境體能活動中可以進行如下構建:
(1)安排上午10點讓幼兒進行集體體能教學活動。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傳授一些運動的技巧。通過這種將幼兒集中起來運行示范運動技能的方式,能夠讓幼兒提高自身運動的準確性。
(2)安排下午四點讓幼兒進行體操活動。對于幼兒來說,他們通常下午的運動量比上午來說較弱些,因此安排下午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體操運動,能夠讓幼兒一天中的運動量得到平衡。
3.2 具有探索性質的體能活動
具有探索性質的體能活動,能夠讓幼兒獲得主體意識,活動還能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幼兒在獲得了運動興趣之后,還能將自身的運動潛能激發出來。在一日情境體能活動中可以構建如下的探索性體能活動:每日上午8點為幼兒安排一小時的戶外鍛煉活動,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態環境,為幼兒開辟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運動區域。這些運動區域中的運動項目能夠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從而體會到體能活動的快樂。對于出現室外天氣不好的情況時,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室內活動,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具有教育目的的情節性游戲,這樣同樣能達到提升幼兒身體素質的目的。
3.3 具有延伸性質的體能活動
體能活動中的延伸性活動,一般都是由基礎活動和探索活動演變而來的。幼兒園在設置延伸性體能活動時,可以不要求幼兒硬性參加。在一日情境體能活動中可以構建如下的延伸性體能活動:
(1)早上9點組織幼兒進行運動類型的挑戰賽,挑戰賽能夠提升幼兒的運動興趣,在挑戰成功后,幼兒也能獲得滿足感。
(2)下午3點組織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對運動技巧進行分享,并且教師還可以為這些具有相同運動興趣的學生創建幼兒園校社團。
4 結束語
對于幼兒園教育者來說,開展幼兒體能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每位教師都需要認真完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開展體能教學的方法進行不斷得探索,要將“樂”與“能”平衡的活動原則融入到體能教學中,通過培養幼兒的體育鍛練意識,從而讓幼兒形成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金澤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