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波 朱業安 樂長高
摘? 要:研究生創新能力關乎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創新能力培養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反映了國家知識創新能力的強弱。導師是培養研究生的主體,構建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是完善研究生導師制度的關鍵途徑,不僅可以促進高校提升導師隊伍的建設水平,還能為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提供有力保障。文章以研究生培養創新能力為導向,研究當前高校研究生指導老師能力評價的現狀,分析東華理工大學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導師;創新能力;指導能力;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2-0128-03
高校研究生教育不僅肩負著為我國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重任,還是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邁進的基礎性支撐。2013年,教育部聯合兩部委印發《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提出了“2020年基本建成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和“改變量化指標考核研究生導師做法,防止形成導師終身制”的目標,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導師指導能力評價的指導給出了具體的要求。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范》,這份規范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依規開展招生選拔、加強指導過程管理、規范學業指導范圍、嚴格遵守學術道德、維護教師崇高形象、嚴格經費使用管理和堅守廉潔誠信底線等8個方面對研究生導師的行為做出了具體規定,在加強思政教育方面,強調了導師的雙重身份,要求導師要做研究生學業和人生的雙導師。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導師指導能力、科研學術氛圍和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等方面,導師的指導能力是制約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指導效能高低的決定性因素。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提升導師指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完善研究生導師制度的關鍵環節,有助于走出“指導低效困境”,進而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一、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的研究現狀
我國現行的研究生培養模式主要是“導師制”,導師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責任人。導師對研究生的督導、引導和指導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1]。導師是影響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最直接、最關鍵的因素,包括導師的學術能力、思維方式和創新意識等都會對研究生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優秀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重要外部保障。為了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培養質量,保證研究生導師隊伍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建設具有創新意識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建立系統全面的研究生導師考核評價的體系。
國內外也有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的相關研究。王貴貴從導師思政品德、導師的學術水平、導師對研究生的學業和教學指導等方面構建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的體系,并對H大學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陳宜等基于研究生的角度對導師的學術能力、道德品質、指導能力和頻率等方面的滿意度,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劉彩虹從導師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對研究生的就業幫扶指導和培養研究生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對導師的指導能力進行了評價,對教書育人評價體系和勝任能力模型的結合進行了研究[2]。
研究生導師的考核制度為導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美國的一些高校對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能力要求非常嚴格,牛津大學通過制定非常嚴格的問責制度來確保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質量,而且實行了內外保障機構。韓國在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機制方面的研究比較全面。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導師評價制度具有科學、系統和多元化等特點,都已經建立了研究生評價、同行評價以及院系評價的多級評價體系。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指導,建立多維度、多元化主體評價的可量化的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可為建設高水平導師隊伍和形成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提供重要保障[3]。
二、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國內高校研究生導師是培養研究生的第一責任人,很多高校都是從導師的品德行為、學術水平、指導能力和指導頻率等方面來構建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進而對導師進行考核評價。東華理工大學化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僅僅從研究生培養質量、導師本人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對導師評價等三個方面進行。該評價體系存在科學性不強、評價內容不全、評價主體單一等問題,特別是缺乏創新能力培養指導和導師德育素質的考核指標,具體表現如下:
(一)評價體系科學性不足
東華理工大學化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能力主要是從研究生培養質量、導師科研水平和畢業生對導師評價等三個方面進行測評的。雖然對導師指導能力評價有所涉及,但是缺乏對導師的德育素質,管理、協調和溝通能力,教學指導能力以及學業指導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也沒有對導師的指導能力各項具體指標進行深入系統的剖析,導致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
(二)評價指標不全
現行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過于關注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研究生導師的考核也主要體現在科研業績上,從而導致部分導師將科研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唯論文”“唯獎項”“唯項目”“唯頭銜”論的傾向,過于重視課題、實驗和學術論文,而忽視研究生思想意識形態、道德品質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東華理工大學化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評價的主體主要是學校相關主管部門和研究生,導師本身沒有參與,也缺少同行和社會多方面的評價。評價的對象是導師,如果忽略了導師自身,將會嚴重影響導師對評價結果的認可度,也不利于評價目標的實現。所以,通過導師間互評和自評,專業同行和社會等多方位的評價,就容易得到準確、客觀和真實的評價結果。
三、解決對策
(一)優化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對導師的個人情況、指導頻率、指導過程、指導模式、指導的學術學業內容和指導時間等可細化、可量化、可操作的二級指標進行分析和細化,將細化后的二級指標進行分類,構建包含導師思政道德水平、組織管理水平、學術科研水平、教學水平和學業指導水平等5個一級指標的合理可行、系統科學的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
(二)完善評價指標內容
在以往的指導模式中,導師過于重視培養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忽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因此需要建立導師專題培訓常態化制度來強化導師“第一責任人”意識。為了使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的內容更加完善,需加強對研究生思想品德、意識形態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而達到完善評價內容的目的;另外還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改革導師遴選制度,提升導師遴選標準,形成導師動態競爭機制,防止出現導師終身制,建設創新型導師隊伍。
(三)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教育的直接負責人,是研究生的最密切接觸者,研究生對導師的品德素質、教學水平、指導能力和學術水平最具有發言權,因此導師指導能力評價應建立在研究生評價的基礎之上;根據同行專家的專業性評價,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導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業績;另外學校根據導師師德師風、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指導成效的考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現狀,并為導師指導研究生指明方向;導師通過自評進行深刻剖析,有助于發現不足并持續改進。高校應構建研究生評價、同行專家評價、學校評價以及導師自評的“四位一體”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通過對導師指導能力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測評,可以獲得科學系統、公平準確的評價結果,第一時間發現導師在指導研究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和應對措施,提高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能力,進而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四、結論
研究生培養質量高低與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密切相關。為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必須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加強創新型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夯實導師隊伍建設機制。研究生導師作為培養研究生的主要責任人,應在研究生的專業能力和科研學術能力培育過程中注重創新意識的培育,鼓勵研究生進行創新型探索,依靠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為培育創新型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務氛圍。
參考文獻:
[1] 鄭軍,楊玉潔. 建構主義理論視域下的研究生導師“三導”與創新人才培養[J].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02):28-36.
[2] 王貴貴. 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學,2019.
[3] 魯圣軍,何敏. 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9(16):91-94.
[4] 楊玲. 我國研究生導師專業化發展模式研究[D]. 蘭州大學,2020.
[5] 王蕾. 廣西高校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機制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36):90-92.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