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摘要: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運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毫不夸張地說,英語與信息技術已經成了現代人必備的生存技能。即使是在小學英語教學領域中也滲透著信息技術的力量和影響。怎樣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深度的融合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都應該予以深入探究的問題。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是優化英語課堂結構,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教學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與現代科技融為一體,從傳統支付到自助掃碼,從門店運營商到網絡運營的新生代,從電話的發明到微信的普及,科技給生活帶來便利與快捷的同時,教育教學領域也在展示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的魅力。《英語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也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英語學習渠道,改變學生英語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并合理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融合。融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可改變教學環境,使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形象,不拘泥于教材,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度
融合便于造就新型的師生關系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大力推廣和運用造就了新型的師生交流形式,也推動了師生關系的良性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又能夠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教師更加有效地組織英語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校訊通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或給家長及時地反映學生近期的在校表現與學習情況,并加強和家長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加強對自己孩子的督促與指導。這不但有利于教師實時地掌握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而且便于教師開展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地運用其他信息技術途徑給小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這種操作模式既方便了教師對學生的督促和管理,又降低了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難度。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可以有效地發揮小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有效地激發出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種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切實改善了師生關系,促使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促使這種關系朝著更加和諧、更為融洽的方向健康發展。
二、對于小學英語的改進方案
(一)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小學英語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于學習沒有興趣,自然不會學得好,這點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很好地解決。比如:老師可以建立一個班級的英語群,讓學生在里面每天打卡,每天的任務卡片都會布置一個當天的小任務,通過完成打卡的任務可以獲得積分,用積分來兌換小禮品。用這種刺激性的學習就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英語的知識。同時對于上課來說,可以采用智能化課堂的方式,允許學生上課時候使用手機,建議上課的課堂,學生可以在課堂發送彈幕,這樣就對于知識的掌握有了一個及時的反饋。很多小學生因為害羞,即使上課遇到了問題也不敢當面提出來,以這種不實名制的發言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后時間,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可以在上面反映自己的學習問題等,更加方便快捷。網絡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的平臺,比如像慕課這種類型的學習app現在已經比比皆是,上面含有很多優質的學習視頻,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使是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學習。對于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在課后通過看視頻去了解清楚。這種學習方法可以不斷的鞏固自身的知識,人都有遺忘曲線,通過網絡教學,去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做到一個更好地復習。
(二)教師轉變角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傳統教學方式與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老師在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一樣的,老師要學會迅速轉變自身的角色,在新式教學里面,老師起到引導者的作用,通過多媒體,建立一個智能的英語課堂,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環境中,可以玩英語游戲。比如“英語配音游戲”,通過播放一段視頻,讓孩子進行配音,最后比較哪個學生配音最好,老師對此進行深度的點評。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安排一些英語演講,或者是英語辯論,這些既可以刺激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老師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就讓學生根據演講的主題或者是辯論的主題,進行獨立思考。對于英語相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要多多鼓勵他們發言,不可以畏懼用英語說話,采用針對的幫助,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類型的游戲,讓他們更好地用英語溝通。
結束語:
在充分理解學情的基礎上,選擇教育策略,同時所選的教育策略,既要幫助學生完成各種不同的學習任務,也要激發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設計中,同課異構貫穿于教學的始終,不同形式、各種方法的朗誦激發學生對讀書的興趣,促使學生深入地感知作者的“憂慮”,進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化語文主旨。
【參考文獻】:
[1]段愛華.同課共構與同課異構雙軌并行優化設計——小學語文統編新教材視野下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J].語文教學與研究(下半月),2020,(7):82-83.
[2]盧秀萍,鄭榮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分層與同課異構教學[J].散文百家,2020,(14):116.
梅州市平遠縣第一小學 5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