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君儒
摘要:我國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發展文件中明確指出:“智能制造是發展核心,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要在自動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智能化發展?!蹦>咧圃熳鳛楣I領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積極響應智能化發展政策至關重要,而面對該行業的不斷變換,模具制造人才需求量也逐漸增加,因而人才培養教學中模具課程的教育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本篇文章從智能制造的角度出發,探索該視角下院校人才培養中模具課程教學的有效改革,已促進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智能制造;模具課程;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04
引言:自《中國制造2025》文件頒布以來,我國在“國際工業4.0”大背景下的模具生產與制造逐漸走向自動化和智能化。基于此,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中模具課程教學改革可以說是勢在必行,并且當前更多企業中開始應用CAD、CAM、CAE、3D、IM3等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相對來說開始注重高速加工與快速成型,以及虛擬仿真和智能制造,所以說模具課程改革要注意往這些方面進行貼合。
一、智能制造視角下模具行業的發展需求分析
《中國制造2025》戰略文件指出“智能制造”發展核心理念,明確我國生產制造要逐步實現制造業的升級和進步,要在自動化生產的基礎上向著智能化發展前行。模具企業作為社會發展中競爭較為激烈的行業,在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如何高效應用智能技術更為重要,而智能制造作為系統性工程,模具設計、加工、裝配、生產與管理等各環節中的智能化發展體現對企業來說也是一項挑戰。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中模具課程專業教學進行改革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不僅是為了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模具制造行業實現創新發展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新鮮活力與動力,可以說是從最根本的人才打造環節推動實現《中國制造2025》發展目標。
二、基于智能制造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設計
(一)應用類崗位教學融合
站在智能制造角度分析,模具制造的智能化發展與傳統模具生產相對比來說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這首先就要求院校模具課程教學從傳統教學中做出改變,融合智能化發展與制造理念,并首先改革模具課程教學設置,融合應用類崗位教學內容十分重要。要保障學生既具備專業的模具生產制造能力,又要擁有良好的崗位適應性,對CAD、CAM、CAE、3D、IM3等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熟練應用,同時也包括模具裝配與智能分析調試、自動檢測設備技術教學等內容。
(二)相關課程設置完善
完善相關課程設置主要是指站在智能制造的角度重新規劃模具教學,把智能化技術應用課程納入人才培養規劃中。例如CAE軟件應用分析,3D打印技術、自動夾緊裝置原理與應用、OLC電氣控制/電氣維護、工業機器人應用等等。模具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是促進其教學改革良好實現的重要一步,同時也是關鍵基礎。此外,模具課程中電工電子技術、機制工藝、機械設計基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CAD、CAM、液壓與氣動技術、沖壓模具工藝與設計等基礎內容不能忽視,要與先進智能技術進行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保障教學改革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基于智能制造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策略
(一)鏈條組式教學
鏈條組式教學主要是針對模具的生產與制造過程,智能制造視角下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勢必會增加相關教學內容,那么學生的學習壓力和難度也就會隨之增加,為了降低學生的學困難,就可以采用將模具智能制造專業課程的建立,按照實際的生產制造過程進行鏈條組劃分,依據模具的生產把課程教學鏈條組式重新規劃、環環相扣,組成一環封閉式教學環組,也就是形成教學對照生產步驟的模式,學生每學一環都能對應相關實際生產環節,這樣還能跟隨學習步伐進行實踐,已學習促生產,從而讓模具課程教學改革更完善。
(二)班組協同化教學
每個班都是由幾十位同學組成的,不同學生之間的興趣愛好、能力范圍等勢必不同,思維模式、信息化意識、實踐能力等也是各有差異,教師可以按照學生之間的個性化發展差異開展班組協同化教學。把技術能力差異不同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種形式下更能激發學生的潛力,從而促進提高模具課程教學效率。與此同時,班組協同化教學更容易滲透智能制造相關理論內容,學生們通過協同化教學互相之間促進消化吸收智能化模具制造知識與技能,從而推動教學改革有效實現。
(三)多元化發展教學考核
教學考核是檢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途徑,基于智能制造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需要多元化發展教學考核形式。理論知識的考核不僅可以通過書面形式進行,也可以利用實踐檢驗,讓學生到教學實踐基地通過動手操作等表現對理論的掌握,而實踐能力的考核則可以利用教學任務進行,布置不同的任務課題,先讓學生選擇性完成,然后根據完成情況再指定任務,以此提高教學考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從而促進模具課程教學改革有效實現。
結語:總而言之,智能制造視角下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務必要充分結合社會發展需求,以及融合先進的智能化科學技術,在創新發展模具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通過鏈條組式教學、班組協同化教學、多元化發展教學評價考核等進行教學的改革?;诖耍梢蕴岣呶覈咝H瞬排囵B中模具制造專業的人才質量和效率,促進充分滿足社會需求和崗位要求。
參考文獻
[1]于丹,蔡建新.基于智能制造的模具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職業,2019,09:47-48.
[2]金鑫.智能制造背景下技師學院模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模具制造,2020,2004:89-92.
[3]肖志余,劉金鐵,田云龍,劉小寧.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院校模具專業教學改革適應性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02:14-15.
[4]高文嬙.基于智能制造的高職模具專業課程改革探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9,(12).232,243.
[5]李坤,伍廣,李雪斌.《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養新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6,(5).256-257.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重慶江津?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