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要:“多模態”“對話”教學是構建課改下高效課堂的指導思想之一,為了探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模式,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學法的優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通過聲音、圖像、語言、動作等多種手段打開語言對話的大門,確保英語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多模態”;“對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1-417
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對話能力……”小學英語中,如何讓課堂對話互動不再枯燥泛味是我們一直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什么是多模態教學呢?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興起于20世紀 90年代的西方國家,指的是運用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通過聲音、圖像、語言、動作等多種手段和符號資源進行交際的現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涉及多種模態的協同運作,諸如文字、語言 、PPT、動畫 、色彩 、肢體語言 、空間布局等均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更好地調動小學生的感知系統,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解決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學習興趣不高、對話表達能力不強和自主學習能力低等問題。
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不僅提出了“核心素養”,還提出了多模態教學,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簡稱《課標》),對于詞匯教學的要求中提到:詞匯教學不是單純的詞語記憶,也不是獨立的詞語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下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教育部,2018)。《課標》中明確提出了聽、說、讀、寫、看( viewing)五種語言能力,并指出語言教學中的語篇通常以多模態形式呈現,既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也包括音頻的和視頻的,并以不同的問題形式呈現(教育部,2018)。上述五種語言能力要求在多模態的語篇中所開展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中培養而成。
(二)多模態的教學方式的運用
基于這樣的高端引領、頂層設計的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把研究、嘗試、探索將這一理念運用到我們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去。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利用多模態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理解、應用、拓展、遷移所學的詞匯,部分學生可以實現創新運用詞匯,將所學詞匯運用、遷移到不同情境的口語表達中去,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養成與發展。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多模態教學,可以利用希沃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學習,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多感官的協調認知增進了學生的理解、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我們以精通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介紹節日為例,課前熱身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愉快的視頻歌曲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復習1月到6月的詞匯表達,使學生快速地進入英語學習狀態。教師采用希沃蒙圖功能、豐富的圖片、單詞卡片,通過視覺啟發、通過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進行單元詞匯的整合;在猜節日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利用希沃課件制作“刮刮樂”,教學活動將觸覺模態、視覺模態與游戲情境巧妙融合,學生們通過觸覺在擦除涂層的過程中猜測信息,在視覺認知后,會大聲朗讀、理解信息,并猜出所描述的節日,同時將有關節日的單詞整合。學生在多模態教學中,能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思維越活躍英語表達效果越好。
多模態教學方式的改革,就是通過改變傳統教學和學習的思維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通過多種思維與感官,理解、內化和遷移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這五感,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看這五種語言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感官等跟周圍環境中的人或物之間進行交流與互動,包括面部表情、手勢、身勢和動作、PPT、網絡平臺、投影、影音、動畫等。結合具體的話題、語境,展開對話學習的實踐活動,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三)“多模態的對話教學”
多模態對話教學要確立在學生對英語的知識掌握有一定的基礎上,是構建課改下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都知道,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英語對話教學可以強化學生英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從英語學習中,引導學生“想說、能說、會說”英語,特別是結合學生生活化語言情境,從所學詞匯和句式中表達想法。實現英語的“感知、理解、朗讀、探究、內化、自主運用”。那么假設其中的“聽、說、讀、寫、玩、演、視聽”可以和我們研究的多模態教學中的視覺模態、聽覺模態、觸覺模態和情境模態實現有機結合,就可以實現發揮多模態教學的作用,在對話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素養的目的。
對話課運用多模態教學,以活動為載體,將所學過碎片化的知識有機整合,通過任務驅動,使學生在真實、有趣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師生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小組活動、個人交流等多維互動。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整體認知,幫助學生在學過的知識間建立聯系,發現規律,同時這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給予學生充足的語言支持和運用的時間,不但對話交流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得到了鍛煉,最終實現語篇的對話和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模態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的對話出發,設計生活化的對話課堂活動、對話內容表演等,聯系并拓展與話題相關的語境,逐步形成語篇對話。通過“教”與“學”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語言能力。實現“教”為“學”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傳有.從教學實踐中構建多模態信息認知教學模式[J].教學研究.2010(04)
[2]欒淑琴.如何做好英語教材的單元內容整合[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0(05)
[3]徐亞群.對主體單元教學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7(26)
黑河市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