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喜陽 李澤輝
摘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引領和支撐社會創新發展,是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與要求。本文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雙創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諸多不足,提出了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與專業教育高度融合,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構建開放協同平臺,最終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當前現狀;應對策略?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097
隨著技術的變革與進步,創新與創業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正產生深遠的影響,知識促進經濟的發展,以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為基礎。高校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未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智力支持。高校在培養目標上要注重創新發展思路,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創新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形勢下高校應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使命和創新創業教育在大學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概述
(一)很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著理念不清的現象
1947年,哈佛大學開設了“新創企業管理”,這被認為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端,也被稱為是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行業的模板。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我國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著理念不清的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兩種情況。第1種是過于重視創新的教育,這種主要是傾向于書本方向的理念性質的教育,在教育當中過多的追求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創新教育的通用方法的教育。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教育所帶來的實用價值以及應用性。而另一種是過多的追求創業這一教育,這一教育方式主要是鼓勵學生們進行自主創業,過多的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所帶來的使用性及價值性,而卻忽略了相應的概念以及具體可行的方法。這兩種方法都會導致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失敗。
(二)學生創業意愿不強,參加創業實踐的熱情不高、創業率低
高校創業教育課程是以課堂講授的形式開設,學生僅僅將創新創業教育看作培養計劃中的一門必修課完成。學生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及方式認同感不強,參與高校開設的講座和通識選修課也是為了滿足完成教學計劃要求的學分。學生普遍認為:課程缺少與實踐的結合;沒有創業環境,創業與自己有一定距離,畢業后創業不是第一選擇;創業面臨的困難集中在資金短缺、經驗不夠和缺少資源三個方面,即使有專業優勢,但也不具備創新能力等各類問題,這樣的創業創新教育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開設的課程無法達到良好效果。
(三)創新創業意識淡薄
面對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受就業觀念影響,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存在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創新創業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根本原因在于:
一是創新創業意識不強。大部分學生就業的價值取向沒有根本轉變,很多人仍然把就業的目光盯在國企、事業單位。他們的職業定位在于穩定舒適、不愿承擔創業的艱辛和風險。
二是缺乏創業內驅力。部分大學生在就業方面缺乏能動性和主動性,對個人的職業生涯沒有規劃,過分地依賴自己的家庭和學校的就業資源,長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創業的心理準備和驅動力。
三是創新創業能力不足。少數學生有創新創業意愿,能夠善于創新、積極鉆研,動手能力也較強,通過“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參與到學校的創業孵化園中,但都基本上是快遞物流、打字復印、教育培訓等低賽道項目,結合所學專業進行創新創業的較少,具有專利技術和特色研發的更是稀缺。
二、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問題的對策探討
(一) 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是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大學生,通過一定的“雙創”知識傳授,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使大學生成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教育[1]。教育對象不僅僅局限于少數有創業想法的學生,而是全體學生。高校要徹底改變已有教育模式,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念,堅持育人為本,科學定位,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從表面化、功利性向滲透性、普及化轉變,真正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保障。
(二)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
當前學界普遍認為高校開展的“雙創”教育存在的核心問題是忽略了人才培養,并沒有真正把“雙創”教育納入高校育人體系中[2]。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培養不是通過參加創新創業競賽或者是上幾堂課、聽幾次講座就可以實現。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在學生在校學習全過程,而不是變成畢業前的“臨門一腳”。要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更加緊密結合,將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培養納入專業教育目標體系,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評價標準之一;要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升級改造,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最新的理論、技術以及實踐等內容,實現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創新創業中鞏固專業知識,在專業教育中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三) 要組建優秀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教師是學生們在創新創業教育途徑當中的引路人,教師們在教育當中的作用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的。各大高校應該主動的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同時還要注重對于現有雙創教育人才的培訓工作。此外,教師們也可以與企業聯合起來,優秀的企業家也可以進入到教室當中,為學生們傳達自己的經驗。同時教師們也可以走入企業,將自己在企業中的感悟以及經歷凝結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形成獨特的教學方式。
三、結語
總之,要提高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社會需求是導向、學校教育是支撐、個人能力是核心,需要多方合力,多元發展,共同促進大學生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瑞林,李林,劉春宇.市場營銷本科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以學科競賽為平臺[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37(2):25-28.
[2]林丹萍,董海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組織機構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徑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7,8(5):24-27.[3]楊秋玲,唐小潔,黃高雨.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20(18).
[4]王珊珊.創新創業教育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以“工匠精神”的培育為視角[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
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