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吳玲
摘要:當前,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來講,如何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教師們的關注,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運用,對于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筆者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小學高年級批注式閱讀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探索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25
一、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重點
批注式閱讀以學生的主動研究為個性化實踐活動開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種動態(tài)化的思維過程。在閱讀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和能力來理解文章內容,并嘗試和文章中的角色展開“對話”,實現(xiàn)多個層面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將理解與感悟標注在文章當中。在這個批注過程中,學生呈現(xiàn)了自身的思維軌跡,也表達了自身的思想情感,由此實現(xiàn)了自我發(fā)展,提升了閱讀質量。
批注式閱讀教學可以從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兩個角度來分析。從學生學習角度分析,批注式閱讀是一種更能體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的閱讀方式,是個性化閱讀的體現(xiàn),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標識在文章當中,包括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看法與觀點;而對教師而言,批注式閱讀體現(xiàn)了新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思想,它注重學生獨立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學生的閱讀深度,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突破。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閱讀理解能力,如果教師能夠給學生提供廣泛的閱讀空間,就不僅可以保障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其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知識,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都有現(xiàn)實作用。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開展方法
(一)引導批注,內容導入
批注式閱讀并不完全等同于做筆記,它更傾向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知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批注習慣。在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有關的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在課前自由批注。具體可以將學生劃分為 4 人一組,互相學習和討論各自的批注內容。在初始階段,學生的批注一般比較簡單,以文字或符號為主,即用簡單的文字概括每一段的基本內容,圍繞一些字詞和句段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為了提升批注效果,教師應該進行示范,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學生借助教師的批注示范,既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參照范例進行批注,讓閱讀教學更有針對性。
例如,在學習《白鷺》一文時,教師可以預先設計教學流程和批注式閱讀開展的計劃。在教學初期,目的是要學生完成基礎的字詞和文章內容的學習,在后續(xù)的知識理解中,完成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感悟,對原有的文本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描寫白鷺的呢?
2.文中最能體現(xiàn)出白鷺特征的是哪一部分?
學生可以圍繞這些問題,用符號或文字標注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詞語、句段,從而理解文章內容。在具體的描寫方面,“雪白的蓑毛”“流線型結構”“特色的長喙”“青色的腳”都是學生重點批注的內容。教師在進行整理后,重點引導學生研究“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這一部分,在理解文字意思的前提下,讀出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再次進行研究。當時是抗日戰(zhàn)爭的第二階段,郭沫若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贊頌愛國者的優(yōu)秀品格,借助“白鷺”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政治追求。雖然白鷺并不會唱歌,但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正如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崗位上工作的他們一樣,他們的工作并不特殊,業(yè)績也并不驚天動地,然而他們的存在本應受到人們的尊敬。諸如此類的批注都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作品背后蘊含的思想情感,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語段理解,情境學習
語段批注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段落,讓學生學會批注的方法。例如在《獵人海力布》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獵人海力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學生可以從文章中選擇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描寫,如熱心、甘于奉獻等。在學生批注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巡視,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批注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并為學生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思路指導,讓學生的批注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當學生能嘗試用一段文字去解讀一句話時,也就表示他們已能夠在原有的感想式批注基礎上進行聯(lián)想式批注。“理解課文含義”的深度內涵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感受文章表達內容的特點,再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分析。
此時,教師可進一步提問:“當所有村民都成功地逃離洪災后,他們第一時間會想到什么,又會說些什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文中第 7 至第 10 自然段中有關海力布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的句子,并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批注,仔細地了解海力布的品質與其中蘊含的情感。
綜合來看,批注式閱讀需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能圍繞關鍵的語段展開思辨和交流,進行獨立思考,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回饋給教師的結果也是他們的精彩發(fā)言和創(chuàng)新思維,這些內容都有助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情境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批注式閱讀作為一種符合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個性能力的學習方法,可以借助教學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批注閱讀,課后反思
批注式閱讀需要通過課后反思總結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可布置教學任務:圍繞父親和母親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批注,并模仿文中的語言進行情感描述,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反思。批注式閱讀注重知識和重點的整合,而不是標記所有內容。它可以脫離傳統(tǒng)教學知識本位的束縛,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課后反思和總結也應基于閱讀過程而展開。
綜上所述,批注式閱讀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認識到其優(yōu)勢。作為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念,將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促進者,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作為學生,要學會在教師的指導下突破傳統(tǒng)的常規(guī)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批注習慣,學會在閱讀中交流合作,在思考中有效批注。
參考文獻
[1]馮凱杰,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1-01-20
[2]王淑芳,從閱讀到“悅”讀——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12-25
[3]洪瑛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體驗學習探究[J].現(xiàn)代基礎教育研究,2020-12-25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zhèn)新安第一小學?32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