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要:體育屬于一門交叉性非常強的應用型學科,既擁有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人文內涵的作用,又蘊含了較多的自然科學元素,在體育課堂活動中蘊含著大量的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知識等自然科學元素,本文主要是對高中體育教學中物理知識的運用策略進行探究,以此來構建新型的體育教育模式,展現出體育學科的德育功能、人文功能。
關鍵詞:高中;體育;物理知識;運用;策略?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154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運用物理知識,教師要講究方法、技巧,從中來提升高中生的體育成績、發展高中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同時,在高中體育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借助于物理知識來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素質、體育精神,引導學生全面、詳細剖析每一個體育動作中運用到的物理原理、物理概念、物理知識,讓體育動作有依據、有目的,讓學生更為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運動能力,掌握更多的體育運動技巧、方法,構建高效化、理想化的體育課堂。
一、借助于物理資源實現體育課程改革
在高中體育教育活動中,教師不要把教學知識局限于教材知識內,而是要對教材知識拓展與延伸,實現體育教育與物理知識的整合、滲透,教師要借助于物理資源實現體育課程改革,提高體育課堂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教育活動中,把探究物理知識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結合體育動作中的某一個現象、某一個動作進行分析,探究體育運動中涉及到的能量物理知識、力學物理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深刻掌握體育運動的變化過程,把體育運動過程轉化成一個完整的物理模型,并且借助于能量物理知識、力學物理知識、運動學物理知識來展開推導與分析,解決體育運動中的原理、定理。教師要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到體育動作的探究、分析之中,結合每一個高中生的體育運動能力、體育素養來選擇相應的教法與教材,展現出體育教材的合理性、科學性,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更為感性的認知,積累更多的體育運動經驗,把體育運動現象轉化成物理知識模型,融入運動分析、受力分析等基本物理知識,來增強體育活動的啟發性、探究性,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運動素養。
二、在體育短跑教學中滲透物理知識
短跑是一項重要的田徑運動,同時,也是體育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教師要學會在體育短跑教學中滲透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運動水平、迸發力。教師要在短跑教學活動中,著重講解起跑技術知識,讓學生感知到起跑的目的是獲得向前沖的力量,擺脫之前的靜止狀態,引導學生借助于物理中的力學條件來起跑,掌握合理、科學的蹬地力角、水平分力,讓學生在短跑起跑的時候,借助于力學條件來提升人體速度,迅速提升學生的身體中的重心水平速度。在講解蹲踞式起跑體育知識的時候,教師要在發出預備口令之后,明確體育動作中的支撐點,后膝角、前膝角都需要擁有一個物理發力標準,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化的起跑效果,保持起跑動作的穩定性。同時,教師要在途中跑教育活動中滲透物理知識,在前蹬階段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借助于力學知識來找到著地點,減少地面對于學生身體的水平制動力,減小學生機械能、動量的損失,讓學生身體始終保持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之中。教師還要在彎道跑技術教學活動中滲透物理知識,學生處于彎道上跑步的時候,一定要受到向心力的作用,才能夠做出相應的圓周運動,增加學生的跑步速度,引導學生克服離心力,保持穩定、安全的跑步狀態。
三、在專題體育活動中滲透物理知識
在當前的高中體育教育活動中,涉及到的體育運動類型、運動內容較為多樣化,在體育課堂中涉及到的體育類型有籃球、足球、跑步等,但是這些體育教學內容根本無法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體育學習需求,由此,教師需要設定專題體育活動,為學生講解一些新穎的體育項目、體育內容、體育知識,增強學生參與體育課堂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一些新穎的體育運動項目可以借助于物理知識來解釋,把困難、抽象的體育動作更為直觀化、形象化展示出來,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跳臺跳雪體育運動專題活動,讓學生對跳雪運動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探究跳雪運動中涉及到的水平線、初速、角度、傾角等物理知識,讓學生了解如何掌握理想的起跳角度,最大程度減少來自于空氣的阻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多多設定一些課外體育項目活動,在課外體育項目活動中滲透物理知識,把社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融入到體育活動中,以此來幫助學生節約體能、提高技法、設計動作,正確選擇體育場地、體育裝備、體育器材,利用物理方法與物理器具來測量體育項目,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
在高中體育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講解體育理論知識、傳授體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探究體育教學的新思路、新視角,在體育課堂活動中滲透物理知識,構建專門的體育校本課程,創新體育教育組織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內容,保證體育教育活動的多元化、實踐性,提供更多的物理知識論證,讓學生感知到探究體育知識、開展體育運動的必要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史偉. 合理運用物理知識,提高體育運動認知——評《體育運動中的物理學》[J]. 摩擦學學報,2020,40(03):413.
[2]蔡建國. 體育教學的學情分析——以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為例[J]. 青少年體育,2019(04):67+71.
江蘇省懷仁中學?21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