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52.1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09-02
摘? 要? 《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是武當三豐派經典太極拳套路。本文將養生知識、中醫經絡與《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動作相結合,總結出了三個太極運動處方,即“養心護肺方”、“補益脾胃方”、“疏肝利膽方”,為習練者祛病健身、養生保健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 《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 運動處方
一、前言
《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是由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掌門人鐘云龍道長創編。它是由攻防意識較強的28組動作組成,動作輕盈、柔和、松沉、自然,如行云流水綿綿不斷。這套動作不僅發人潛能、開人智慧、充人精神,更有壯人體魄、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獨特功效,是太極拳愛好者內外兼修的法寶。
作者張嶺系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傳人,經過傳承、學習和歸納,將養生知識、中醫經絡與《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動作相結合,總結出了“養心護肺方”、“補益脾胃方”、“疏肝利膽方”這三個太極運動處方。
二、《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中的太極運動處方
(一)養心護肺方
經專家研究,心肺功能越好的人越長壽。心肺功能是指心臟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氣,并將氧氣傳送到人體內臟、肌肉的能力。心肺功能好,患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的幾率會大大降低。現代人經常久坐,缺乏運動,稍做運動(爬樓梯、快走)就會氣喘吁吁,這就是心肺功能弱的表現。
《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中具有代表性的“馬步雙提手”、“左踏掌”可以有效增強心肺功能。這兩個動作腿部都是呈馬步下蹲姿勢,一起一蹲,肌肉一松一緊,可以增加靜脈血液回流、助力動脈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增加肺活量。具體動作如下。
1.馬步雙提手動作要領
雙腿下蹲成馬步,兩手上抬與胸同高,兩手呈勾手手形。沉肩、垂肘,兩眼平視前方,兩臂與胸前形成弧形,兩腕關節平衡上頂,成雙提手之勢(圖1)。
2.左踏掌動作要領
左掌掌心朝外,大拇指外旋;右掌至右額頭上方,掌心朝內,呈格架之勢;雙腿成四六馬步(左四右六),眼睛看左手方向(圖2)。
(二)補益脾胃方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每天吃進去的食物都是由脾胃幫助我們消化和吸收的。現代人飲食不規律,經常不按時吃飯或暴飲暴食,逐漸變得脾胃虛弱,繼而形成臉色發黃、口唇暗淡、手腳冰涼、發脫齒搖等氣血不足的現象。
《黃帝內經》上說,“脾胃有邪,其氣留于兩髀”,兩髀即大腿腹股溝的位置,也是脾胃經絡所過之處。通過《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中的“跨虎勢”擺動左腿,“雙擺蓮”擺動右腿,一左一右連續做,就可以刺激兩髀,起到調和脾胃、進而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具體動作如下所示。
1.跨虎勢動作要領
接“右打虎勢”(圖3,右弓步,右手握拳,放于額頭前,拳心向外;左手握拳,橫于右膝內側,拳心向下),兩拳不動,左腳上半步,向后坐胯,移重心于左腿,右腳尖勾起,以腳跟為軸心,向右擺開90°落地,再移重心于右腿;左腳收回,左腳掌內扣,以掛面腿之勢從左下向上向右踢出,經面前畫弧180°落地(圖4)。落地后,放于右腳內側,呈丁步(圖5)。
2.雙擺蓮動作要領
上動不停,左腳向左前45°跨出一步,重心移到左腿;同時,雙拳變掌,左手向下向左向前畫弧,落于胸前,掌心朝下,指尖朝右;右手向上向右向下向上畫弧,并用手背擊打左手掌心(圖6);右腳提起,右腳尖繃直,再隨身體左轉之勢向左向上向右畫弧踢出,經面前向外擺開。同時,左右手與右腳腳背以逆時針方向依次擊拍,形成雙擺蓮(圖7)。
(三)疏肝利膽方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中醫也稱“肝為血海”,有著儲藏、造血的功能。現代人壓力大,經常加班、熬夜,睡眠不足,抽煙酗酒應酬多,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傷。肝血不足,肝氣不舒、郁結,容易發脾氣,處理事情急躁,辦事草率、沖動。相反,肝陽氣不足,做事情就會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黃帝內經》中說肝膽相表里。膽者,中精之府,即膽汁。膽汁對脾胃、小腸的消化吸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膽汁藏泄功能發生障礙,就會有惡心、厭油膩食物、腹脹、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身體消瘦或脅下脹滿疼痛等癥狀出現。
經常習練《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中的“右踢腿”和“左蹬腳”就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利膽的功用。
具體動作要求如下。
1.右踢腿動作要領
左右手均為擒拿手的姿勢,左手橫在胸前,右手落在體前;同時,右腿提膝,向正東方踢出去,要求右腳外延向下繃,力點在腳外側(圖8、圖9)。
2.左蹬腳動作要領
右手變成勾手,左手立掌于右肘內側;重心移于右腿,左腿提膝,向正東方蹬出,腿繃直,腳尖向上、向內繃,力點在腳跟,眼睛望著蹬腳的方向(圖10)。
膽經的走向為大腿外側,因此,右踢腿腳外延下繃,使膽經得以充分刺激和拉伸。大腿內側為肝經,左蹬腳力點在腳跟,加強了肝經的血液循環。
三、結語
養生,貴在持之以恒!經常習練《武當太極拳二十八勢》中的“養心護肺方”、“補益脾胃方”、“疏肝利膽方”必將對心肺、脾胃、肝膽有很好的氣血疏通和保健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青,王宗兵,龔云.中、老年人太極拳健身運動處方[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05):53-55.
[2]王麗娜,宛鵬起,胡精超.淺談太極拳運動處方[J].戲劇之家,2017(24):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