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艷 張欣躍 曹景龍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03-02
摘? 要? 武術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意志品格,所以在高職院校開展武術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論述了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開展的重要意義,然后指出了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開展過程中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的開展策略,旨在促進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的開展。
關鍵詞? 武術教學? 高職院校? 開展? 研究
武術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強身健體、培養堅強意志品質等作用,歷來為我國社會各階層民眾所喜愛,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高職院校開展武術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品德的提升,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與社會需求相適應,進而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重任。
一、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開展的重要意義
(一)武術教學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
作為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運動充分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武術教學不僅能夠培養青少年學生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還可以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青少年學生良好禮儀習慣的養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說,武術教學是培育高職院校學生良好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二)武術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
相較于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院校更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故此對人才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武術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多種形式的武術教學也為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了更多選擇,這有利于他們將身體素質和文化教育融為一體,實現全面素養的提升。所以說,武術教學是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
(三)武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
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改革開放和西方思想價值觀的涌入,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情操培養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很多三觀的偏離情況需要得到及時糾正。另外,高職院校學生道德情操的良好培養有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并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武術教學非常重視學生武德的培養,講求“仁義禮德”是武術教學較為顯著的特征。所以說,高職院校中開展武術教學是培養學生道德情操不容忽視的重要途徑。
二、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開展過程中的問題
(一)對武術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
盡管國家教育相關部門已明確武術教學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高職院校實際武術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由于對武術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出現輕視武術教學的現象。具體來說,一是學校領導層對武術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由此導致了相關學科教學資金投入較少,相關設施配備不足等情況;二是學校教師對武術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由此導致了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貫徹執行相關武術教學大綱的規定,對武術內容掌握不完全,無法使武術教學發揮出對學生身心健康應有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二)武術教學課程內容選擇不合理
首先,國內多數高職院校目前還未開設相關的武術課程,有的高職院校雖然開設了武術課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按照教學大綱安排課程教學。其次,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較為注重武術動作技巧方面的教學,對于武術理論方面的內容重視度不夠,即便是講解武術理論,也僅是重點講解武術運動的發展歷史,對于武德方面涉及較少,這對于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尤為不利。最后,教師對于動作簡單的拳法較為青睞,比如五步拳等,但對于動作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則很少選擇,對于需要使用器械的武術內容則更少選擇,這就使得學生接受的武術教學內容較為狹窄,他們的武術視野很難得到開拓,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武術教學場地設施條件不完善
多數高職院校存在武術教學場地設施條件不完善的現象,盡管相較于其他體育項目而言,武術教學對場地設施條件的要求不高,但是場地和器材不能夠充分滿足武術教學的需求仍然還是會制約武術運動在高職院校中的開展,尤其是在高職院校招生數量連年上漲的情況之下,場地與學生之間的供需關系更為緊張。
(四)武術教師隊伍不能滿足教學需要
體育教師在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引導者角色。總體來看,目前高職院校承擔武術教學任務的體育師資還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首先,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呈現出男多女少的局面;其次,承擔武術教學任務的體育教師畢業于體育學校武術專業的較少,絕大多數是由其他專業轉來的,教師自身的武術專業素養不高;再次,武術教師在年齡層次上以中青年,尤其是青年教師為主,職稱主要是中級以下職稱為主,年輕教師雖然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但由于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容易出現課堂管理方面的問題;最后,擔任武術教學的教師培訓機會較少,他們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學,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武術在高職院校的普及。
(五)武術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評價過于片面
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活動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強有力的促進作用。例如,對學生武術技能的評分,“由任課教師打分”和“由考評小組打分”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是不同的。如果由任課教師打分,分數低了就會使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分數高了則不能完全反映出實際情況,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如果由考評小組打分,學生在心底相對來說就較為重視,但是如果在考評方式上墨守成規,就會使得學生感到乏味,最終也不利于武術教學效果的實現。所以,對于學生學習成績不能單純地由體育教師或是考評小組進行,考評形式也不能單純以武術技能的考核為準,應當適當融入過程性評價。
三、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的開展策略
(一)加強對武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高職院校的學校領導層應當加強對武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本校武術教學的資金投入,包括師資培訓投入、設施場地建設投入等。其次,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師也需要加強對武術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大綱目標的達成,注重對自身教學素養能力的提升,注重先進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的學習和運用等,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武術學習的興趣,并最終實現武術教學的素質教育目標。
(二)調整現有的武術教學課程內容及方法
武術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是學生學習興趣能否得到激發的關鍵所在。為此,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師需要依據教育部提出的武術教學指導思想,對武術教學課程內容及方法進行調整和改革。首先,在武術教學課程內容方面,武術教師需要適當拓寬現有的教學內容,不僅要注重武術動作技能方面,還要較多地融入武術精神、武術歷史文化等內容,并在課程中穿插一些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武術項目,以便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同時使他們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在武術教學方法手段方面,武術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運用多媒體手段作為輔助,也可以利用教學網站實現在線輔助教學,努力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思想。此外,在過程中還要堅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三)不斷完善武術教學場地設施條件
武術教學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教學場地設施條件。盡管一些高職院校存在辦學經費不足等客觀原因,但也仍需要努力通過各種途徑來解決武術教學場地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融資的方式吸引校外的企業進行場地設施,還可以鼓勵武術教師和學生動手制作簡易的武術教學器材。另外,學校方面還可以增加對武術教學的資金投入預算,同時加強對現有武術教學器材的維護和保養等,以便最大程度上使武術教學的場地設施條件得到改善。
(四)進一步加強武術教師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在于有一支出色的武術教師隊伍,因此,加強武術教師隊伍建設就成為非常緊迫的任務。首先,高職院校應當鼓勵武術教師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交流研討會和在線繼續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科研能力。其次,高職院校應當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對武術教師學歷提升和教學科研能力提升的激勵程度。最后,高職院校之間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實現武術教師信息資源平臺共享,以便解決武術教師師資短缺的問題。
(五)將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融為一體
就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考評活動來說,公平合理的全面性考核模式將最大程度地推動武術教學工作的開展。這是因為考核模式對學生學習態度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武術教學效果的最終實現主要還是得依靠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武術教學考評環節,武術教師可以嘗試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也就是將學生在日常課堂上的表現與期末定性考核的成績結合到一起,將授課教師評價和考評小組的打分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督促學生更積極地進行武術學習,還有利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四、結語
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在提升學生愛國精神、身心素養和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還有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高職院校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更好地促進武術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開展,并為弘揚中華民族武術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郝秀江.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2):58-60.
[2]潘雨特.高職院校武術課程的發展瓶頸及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06):136-138.
[3]劉振良.素養教育背景下高校武術多元化發展路徑探析[J].武術研究,2020(07):12-13+18.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通訊作者:曹景龍(1971-),男,山東省汶上縣人,理學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