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陶月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79-01
摘? 要? 軍事訓練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軍事體育訓練,其在打勝仗戰斗力的建設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軍事體育訓練改革發展的綱要》的貫徹落實,以及《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的部隊試訓,我軍的體育訓練已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革。因此為有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對軍事體育管理組訓人才緊缺與軍事體育訓練科學化及正規化的問題要予以解決,特此提出了有效的軍事體育管理組訓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 新形勢下? 軍事體育管理? 組訓人才培養? 思考
在國家要求開展改革強軍的背景下,部隊積極參與到了實戰訓練任務中,官兵作戰的身體素質及心理能力越來越重要。隨著《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的頒布及實施,有效為部隊基層的實戰化指明了方向。但是軍事體育管理組訓人才在培養上仍舊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如何發揮好軍事體能培養的目標,為部隊提供實施組訓的軍事體育訓練人才非常重要。
一、軍事體育組訓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軍事體育組訓人才培養目標存在的不足
任職培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滿足部隊作戰訓練的需求,同時提升崗位任職的職能。那么,怎樣針對作戰訓練的要求開展有效的訓練就成為任職教育課程必須要逐步完善和挖掘的關鍵。當前缺乏明確的學員培養目標,同時缺乏對其準確的定位,致使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所訓練的內容也比較單一和集中。但是由于學員的職務有所不同,并且需求也不同,所以此種情況就導致所培訓的目標無法形成統一的要求,進而對教學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軍事體育組訓人才培訓形式存在的不足
由于軍事體育組訓人才培養的方式較為單一,因此對有關的培訓效果也造成了一定影響。選擇良好的培訓方式能對培訓效果的獲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進行培訓實踐中,則沒有對現代教學工具及理念進行合理運用,仍舊難以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培訓的課題也缺乏新穎性,主題較為陳舊,無法從根本上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此外所應用的教材也比較落后,與培訓的目標缺乏一致性,導致學員對體能訓練提不起興趣。
二、軍事體育訓練組訓人才培養的對策思考
(一)加大培訓力度,分類培訓
在培養軍事體育組訓人才時切不能搞“一刀切”,而是要針對學院的崗位特點,對其進行有計劃且針對性地培養。按照基層部隊對組訓人才的需求,將軍體參謀、軍體教員、基層干部及軍體骨干等按照分類進行訓練,或者根據其需求組織培訓,同時也可根據不同層次組織培養,如培訓教員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體育授課的能力;培訓參謀必須要在提升科學制定體能上下功夫;培訓基層干部和士官班長在參與一線組訓的過程中應積極參與繼續教育活動,不斷提升自身對運動訓練理論、組訓方法的理解與掌握能力。或者根據不同的方向組織培訓,如進行高原體能訓練或者熱區體能訓練等。另外,也可以根據兵種組織訓練,若有需要可使層次區分更加精細,并且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從而對不同的兵種及專業領域進行針對性更強地訓練。只有將培訓的層次區分好,并對各類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培訓的質量,通過科學進行合理的論證,才能有效提升部隊的戰斗力,促進培訓工作的良性循環,繼而全面提升全軍體能訓練的水平。
(二)與具體情況相結合,制定培訓內容
在基層作戰部隊中,只有飛行部隊有體育參謀,而其他兵種都沒有安排專門的軍事體育組訓以及體能訓練員,這些兵種部隊由司令部作訓部門的參謀對軍事體育組訓以及體能訓練計劃進行統一制定。但是,由于作訓部門的參謀通常都是精通業務的人,缺乏對軍事體育組訓的專業認識,這會使他們對軍事體育組訓以及體能訓練計劃進行制定的過程中出現不科學的現象。所以,相關培訓單位在對培訓內容進行制定時必須要與學員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對培訓內容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繼而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以及加強培訓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改革強軍的逐步深入和發展,軍人的身心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戰斗力。想要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不僅要全面提升部隊的軍事體育組訓水平,同時也要提升體能訓練的效果。現階段,在培養組訓人才上仍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管是從培訓的層次來看,還是從培訓的目標及體制來看,都必須要進行認真調研,并通過科學進行合理論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部隊的戰斗力,促進培訓工作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林建棣.新形勢下加強軍事體育管理組訓人才培養的思考[J].軍事體育學報,2017,36(01):1-3.
[2]王大帥,肖文.基于大數據技術的軍事裝備管理保障探討[J].商品與質量,2021(02):36.
[3]孔照興,楊中剛.準軍事化管理在中職學生管理中的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02):166-167.
[4]殷勤,趙杰,趙華琛,等.新時代軍事院校工程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探索[J].大學教育,2021(01):171-173.
空軍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