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海珍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70-02
摘? 要? 信息化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越來越被重視。在排舞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是完成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五星教學原理為基礎,對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和闡述,以期為排舞教學設計的后續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 五星教學原理? 排舞? 信息化? 教學設計
一、引言
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課程教學與應用服務有機結合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和資源庫,全面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鼓勵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方式用好優質數字資源。深入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形成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網絡化學習新模式等。規劃一出,在不同學科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層出不窮。為了避免教學中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或者忽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設計是很有必要的。排舞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意義重大,要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就應以五星教學原理為基礎對排舞進行以掌握排舞動作技術為中心、展示原有的排舞動作、演示新學的排舞動作、應用新學的排舞動作進行展示或者編排、將排舞動作應用到生活中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潛力,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二、五星教學原理概述
五星教學原理,也稱“首要教學原理”,由美國戴維·梅瑞爾教授于2002年首次提出。該原理被提出以來一直備受教育家的推崇。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是可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但如果過度依賴信息化教學就不能體現教師的基本素養及教學能力,并會忽視實踐教學。五星教學原理正是解決在線教學、E-learning學習以及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從而有效、快速實現教學目標而被大多數教育者所認同,并在教學體系中普遍應用。
五星教學原理具有五大要義:聚焦問題、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融會貫通。圍繞聚焦問題這一核心任務,通過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新知、融會貫通四個階段來形成一個閉式循環。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重視教與學相結合的過程。五星教學原理對于學生個體的關注更多,符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能夠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三、五星教學原理視角下高校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
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以及對授課對象的學情、課程的重難點等,依據現有教學資源,選擇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有序的安排與設計。通過設計教學,可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問題,關注難點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和效果,讓所有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排舞的信息化教學要重視信息化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利用,重視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人性化需求,考核與評價力求科學、客觀,注重教學反思及整改。
以五星教學原理為基礎設計排舞信息化教學過程,即圍繞排舞課程的教學內容這一中心,通過激活已知、引入新知、應用新知、融會貫通四個階段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激發學生對排舞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加深對排舞運動的技術及內涵的理解,培養學生堅忍不拔、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下面就依據梅瑞爾的五星教學原理,從五個方面對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進行詳細闡述。
(一)聚焦目標教學設計
聚焦目標是五大原理的核心。在排舞信息化教學整門課程的設計中,設計的中心是排舞課程的學習目標。在明確階段性的教學目標(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綱領下,圍繞著課程目標以及課次目標,要選擇合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梅瑞爾認為,在明確的目標指引下,學習過程循序漸進才能有效促進學習。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每次課聚焦的目標都會遵循體育技能學習由易到難的原則,這與梅瑞爾聚焦目標促進學習的原則不謀而合。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目標的聚集來促進學生對排舞的學習,解決排舞學習中學生對動作的掌握及應用問題。
(二)激活已知教學設計
當設計好“聚焦目標”以后就需要根據聚焦目標,設計如何能夠“激活已知”。梅瑞爾的五星教學原理認為當向學習者提供相關經驗作為新知識的基礎時才能促進學習;當引導學習者回憶、聯系、說明和應用相關的舊知識來作為新知識學習的“基礎”時,才能促進學習。
課前認真梳理信息有利于排舞教學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學習通在上課的前2~3天上傳上課所要學習的排舞動作組合的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正面示范與背面示范、所學動作中設計到的已學步伐、手型等的動作示范的視頻,以及動作內涵理論知識講解、理論知識測試題和參考資料、學習資源、賽事欣賞等資料及視頻。學生通過線上學習可以利用各種有效、合理的資源,激活已經掌握的動作技術及理論知識,對新的動作技術及理論知識進行預習與自學,并且學生可以對有疑問的地方在線上與老師交流互動等。通過課前學習以及測試的大數據分析等可以客觀、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情,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突出重難點。
(三)引入新知、應用新知及融會貫通三個階段的教學設計
實現“聚焦目標”的第二個階段,是要通過激活新知的設計后掌握第一手的資料,進而引入新知的設計。梅瑞爾的五星教學原理認為教師需要向學習者示證新知即展示論證新知,而不是僅僅告知新知。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授新知的內容與學習目標相一致,要引導學生及時關注相關學習信息、向學生展示各種表征、并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表征做出回應,自我明確比較,比對媒體對教學所起的作用,這些都能促進學習。第三個階段應用新知,即要求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要與學習目標要求相一致、引導學生如何自查和糾錯、通過適當的輔導及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第四個階段融會貫通,即讓學生利用學到的新技術技能,充分展示自己、讓學生能自省自查、探討和交流自己的新知識技能,或讓學生在已學的新技術基礎之上,創造和探索新的個性化的新知識技能,均能促進學習。
引入新知、應用新知、學以致用連續的三個階段是排舞課堂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一堂完整的排舞課教學過程應該包括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四個部分。以五星教學原理為指導,排舞信息化教學在這三個階段設計具體為以下幾個有序的部分。
第一是對開始部分的教學設計。通過學習通,學生自主簽到考勤,教師在課前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等推送到學習軟件上,以便于學生在整個學習環節中隨時翻看、模仿與記憶等。
第二是對準備部分的教學設計。教師帶領或者指導學生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為主的熱身運動。體育游戲能夠激發學生運動的積極性,特別是有比賽性質的體育游戲,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及團隊意識。充分的熱身游戲活動可以提高學生骨骼肌溫度和大腦的興奮度,使學生的身體逐漸適應運動狀態,盡量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同時與課程核心相關的體育游戲也是對新授課動作技術當中簡單動作或者分解動作的一個先知學習過程,符合由易到難的教學規律,便于學生掌握動作技能。
第三是對基本部分的教學設計。首先,請學生對課前學習并掌握的簡單動作做展示,教師對動作進行點評,對錯誤的動作要糾正。其次,教師將課前學生沒有掌握的動作作為本次課教授的重點內容。教授的方法首先是完整示范,讓學生對整個動作有整體的印象,進一步加深對動作的清晰印象。隨之是分解示范,讓學生搞清楚每一拍的動作技術、路線及方向,解決學生認為比較難掌握的動作技術、路線及方向。體委或班級體育骨干可以對難點、重點細節,通過拍攝教師講解動作視頻的方法隨時傳到學習通。再次,教師指導、學生自主練習。自主練習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學生自主練習分組討論時可以用學習通學習、模仿、記憶比較難掌握的動作技術、路線及方向。分組討論時掌握快的學生可以幫助小組中掌握慢的學生,如此起到一個對動作技術及知識的內化與提升。教師全程僅起到指導作用,但對于學生練習過程中的錯誤動作要及時糾正。這樣課堂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最后,是分組編排、展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本次課學到的排舞動作及學過的排舞動作進行6個八拍的自由編排,編排動作練習時可以通過手機各組自選音樂并伴隨音樂進行練習,練習熟練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由教師點評。這個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還可以鞏固學習的動作,提高教學質量。
第四是對結束部分的教學設計。整理活動一般可以設計拉伸練習、總結本次課、利用學習通軟件布置課后作業等。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對所學動作進行進一步內化與提高,如學生每天拍攝練習視頻推送到學習通,教師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反饋,同時每天的視頻打卡也是教學評價內容之一。同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通軟件預習下節課要學習的技術動作及理論內涵等。課后作業的設計也應注重與下節課的聯系。
四、結論與建議
在排舞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應以聚焦目標、激活已知、引入新知、應用新知、融會貫通的五星教學原理為指導,對排舞課程的課前準備、課中以及課后進行明確設計。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對學情進行認真、深入地分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排舞教學中重點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對排舞運動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意志品質及團隊協作能力。隨著信息技術及教學原理的不斷發展,五星教學原理在高校排舞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也將不斷更新,以期為排舞教學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魏戈.五星教學四十年——追求效率、效果與魅力之路[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06):61-69.
[2]Merrill,M.D.& Tennyson,R.D.(1977a).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errors as a func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ples and nonexamples[J].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7(04):351-364.
[3]俞建華.首要教學原理視角下的網絡課程建設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10(04):67-70.
[4]盛群力.五星教學模式對課程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07(24):33-35.
[5]王俊鵬.計算機與多媒體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2(10):45.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