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斌 陳義聰
中圖分類號:G87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75-02
摘 ?要 ?匹克球運動是一項新興的持拍類隔網項目,它適合不同水平和年齡的人參與。本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收集資料,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對匹克球運動的特點進行總結和歸納,以從身體和心理兩方面闡述了它的健身價值,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匹克球運動,并親自體會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 ?匹克球運動 ?持拍運動 ?健身價值
匹克球運動(Pickleball)融合了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項目中的特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它起源于美國,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根據美國匹克球協會(USAPA)2020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2018年,參與者年平均增長率為9.7%,2020年增長到420萬人,比2019年增長了21.3%。這項運動不但風靡美國,而且在世界范圍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本文對該項目的特點和健身價值進行論述,為推動它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一、匹克球運動的特點
(一)入門難度低
匹克球運動對初學者非常友好,通常第一次接觸就可以進行來回球的相持,甚至開始比賽。相較于入門難度大的網球,它具有如下特點:球拍更短、重量更輕,操控性更好;塑料制成的球重量輕、彈跳低,多孔的設計增加了風阻,使球飛行速度變慢;球場大小和羽毛球一樣,球網比網球網略低,室內與室外均可進行,看起來像是縮小的網球場,更容易用腳步移動去覆蓋;發球必須采用下手發球,降低了發球和接發球的難度。
(二)規則設計巧妙
由于器材、場地以及比賽規則的差異,匹克球運動擁有與眾不同的技戰術特點和比賽致勝策略。規則的特殊設計巧妙地平衡了發球方與接發方之間的優劣勢。在匹克球比賽中,規則規定擁有發球權才能得分,且規則又將發球方得分的難度提高。首先發球員只能采用下手發球,這樣限制了發球的進攻性;其次雙反彈原則規定了發球方必須等對方的接發球在己方場地反彈之后才可以上網進行凌空擊球,而接發方則可以在接發球之后隨球上網,率先占據網前的優勢位置。但是網前選手又被一條非截擊線所限制(規則規定選手只能在一條距球網2.13米的線外進行攔截)。因此比賽雙方的戰術很明確:接發方利用網前優勢給對方施加壓力,努力爭取發球權,而發球方面對率先來到網前的對手,想方設法限制對方的進攻,為自己創造來到網前的機會,由防守轉相持,在相持中尋找機會得分。在高水平的匹克球雙打比賽中,經常出現的場景是雙方在網前非截擊區附近耐心地采用丁克球技術(Dink,這是匹克球運動的專有技術名稱,意思是雙方在非截擊線附近回用較柔和動作回出有一定弧度的球,目的是將球控制在非截擊區附近,限制對方網前的進攻性擊球)進行多拍相持,等待對手露出破綻,伺機進攻。
(三)娛樂與競爭兼容
匹克球運動具備持拍隔網對抗項目的共同特點:比賽過程中要求運動員技術全面,擊球動作快,反應迅速,攻防轉換快,隨機應變,體能充沛,心理穩定。規則規定失誤即失分或失權,比賽雙方都要努力比對方多一拍將球打到對面場地。初學者可以從休閑娛樂的角度入手,感受這項運動的樂趣,并隨著身體機能的適應性提高和技戰術的提升逐漸發展到更激烈的對抗水平。國際匹克球教練協會(IPTPA)制定了技術水平評估體系,將選手按水平從2.0到4.5進行分級。成熟的分級體系讓不同水平的選手都能在勢均力敵的比賽中獲得競爭感和滿足感,并且有機會從低級別向更高級別邁進。
二、匹克球運動的健身價值
作為一項新興而有趣的運動項目,匹克球運動擁有持拍類運動共通的健身價值,可以使經常參與其中的人獲得身體和心理方面的眾多好處,它的健身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身體的健身價值
1.改善身體機能。2016年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一項研究報告,調查了六種不同類型的運動與過早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系。與不鍛煉者相比,那些參加持拍運動項目(網球、羽毛球或壁球等)的人全因死亡率降低了47%,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了56%,比從事其他運動項目的參與者降低幅度更顯著。匹克球運動擁有持拍項目的特點,有助于提升和保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態。運動中以有氧代謝為主,有助于燃燒多余的卡路里,降低肥胖的風險,同時降低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等等。另外,匹克球運動可以使全身都得到鍛煉,每次回球都伴隨著下半身(腿和腳)的移動和上半身(腰、肩膀和手臂)的揮拍動作,這些部位的肌肉也不斷增強,關節的穩定性也得到了改善。
2.提升靈敏與協調能力。匹克球是開放性技能項目,除了發球外,每一次擊球都要在極短時間內對對手的回球做出快速反應,一分未結束之前比賽雙方始終處于動態之中。大腦通過分析場上形勢(對方回球的質量、對方的位置、己方所處的位置等),再指揮身體各部位協調行動,腳步預先到達擊球位置,身體準備好才能穩定地回擊球。經常參與匹克球運動不但能夠改善手眼協調能力、身體的靈敏性,還能提升平衡能力。
3.降低運動損傷風險。匹克球場地和器材的特點以及規則的限定(如下手發球、非截擊線和雙反彈原則)使得選手不能依賴速度和力量,而要靠耐心和控制去贏得比賽的勝利。比賽雙方前后移動多,橫向移動少,對膝關節的傷害小。比賽中雙方經常在非截擊區外近距離用丁克球進行相持,移動范圍小,動作幅度小,擊球時身體所承受的沖擊力小,降低了參與者發生運動損傷的風險。
(二)對心理的健身價值
1.減壓和放松作用。參與匹克球運動可以作為一種從緊張的工作和學習壓力中解脫的有效方式。運動中大腦釋放的內啡肽會改善人的情緒,從而起到減壓、放松、調節和改善情緒的作用,使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控制。
2.提高心智能力。比賽雙方除了進行身體和技術的較量之外,還要在心理層面斗智斗勇。經常參與匹克球運動可以使人思維敏捷,知己知彼,才能在比賽中有的放矢地組織攻防。
3.促進社會交往。匹克球是一項社交活動。對這項運動的共同熱愛可以讓人們相互結識,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大流行,參與匹克球運動不但能讓人們在保證社交安全距離的條件下進行運動,而且能滿足人們長期以來對社會交往的渴望。
三、結語
匹克球是一項集趣味性、普適性、競爭性于一身的新興運動項目,適合在不同年齡層和不同運動水平的人群中開展。經常參與匹克球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機能、促進力量、協調性和靈敏性發展,同時起到減壓放松、提高心智能力、促進社會交往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陶志翔.持拍隔網對抗項群理論與應用成果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2):252-254.
[2]美國匹克球協會.2019 Pickleball Fact Sheet [EB/OL].http://www.usapa.org,2019.
[3]Pekka Oja等.Associations of specific types of sports and exercise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 mortality: a cohort study of80306 British adults[J/OL].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