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會寧
您小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飯后扔下碗筷,抱起籃球剛要往球場沖,結果家長嚴厲制止,還會嚇唬你說“飯后運動會得闌尾炎”?
反正我小時候是經常被這么嚇唬。可是后來我學了醫,才知道闌尾炎的發病與是否運動其實沒什么關系。
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腸與回腸之間,是細長而彎曲的盲腔,管腔的面積較小,一般長約5~7平方厘米,直徑為4~7毫米,一端是封閉的盲端,另一端與結腸相通。這種解剖特點,就構成了闌尾極易發炎的基礎——梗阻。一旦闌尾發生梗阻,可使管腔內分泌物積存、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管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可飯后食物通過腸道的蠕動,到達闌尾在腸道的開口處需要好幾個小時,因此食物掉進闌尾腔,造成梗阻而發炎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說飯后運動會得闌尾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然而,日常生活中確實有不少人飯后運動會出現腹痛,但這不是闌尾炎,這是因為飽食后立即運動,胃受到震蕩刺激,引起平滑肌痙攣,進而導致腹痛。另外,飽脹的胃還會牽拉周圍組織,甚至造成局部組織缺血,那疼痛就更加劇烈了。所以,運動雖不可少,但飯后還是先休息一小時左右再運動為好。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會引發闌尾梗阻呢?臨床統計發現,主要以糞石、管腔狹窄及黏膜下淋巴濾泡增生居多;另外,胃腸道疾病的影響和細菌入侵也是引起闌尾炎的原因。
過往,急性闌尾炎多見于孩子、中青年;現在,中老人患急性闌尾炎的病例有了增多的趨勢,且這種闌尾炎的死亡率很高,必須引起重視。老人患上急性闌尾炎主要與生理器官的退化有關。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闌尾管腔會變窄,起開關作用的闌盲瓣也會萎縮,導致未消化食物進入闌尾管腔引起堵塞。這種堵塞很容易導致細菌侵入闌尾,再加上老人的免疫系統功能減退等因素,于是就引發了急性闌尾炎。但是,由于老年人機體反應性差,癥狀與體征往往不典型,很容易被誤診。比如,老年人感到腹痛的較少,而大多數只是覺得腹部不適、腹脹、便秘;全身反應比較少,如發燒不明顯,發病后即使發熱也以低熱為多,甚至不發熱。因此,老人一旦感到肚子不舒服,特別是肚臍周圍隱隱作痛,不想吃飯,還惡心,幾天后疼痛加重,出現發燒等癥狀,一定要警惕闌尾炎的發生,最好立刻到醫院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闌尾只有黏膜層具有完全修復能力,所以只有一些很輕的闌尾炎在服用抗炎、抗菌藥物后能夠痊愈。而較重的闌尾炎癥會波及闌尾的肌層和漿膜層,即使感染暫時被控制,也會遺留瘢痕,大多數會復發。所以說,闌尾切除是治療闌尾炎最好的方式。特別是老年人,一旦發生闌尾炎,進展會很快,尤其是合并有動脈硬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特別容易發生闌尾壞死和穿孔,嚴重感染還會加重原有心、肝、腎等疾病,所以,在感染嚴重之前及時手術同樣是理智的選擇。有人擔心切除闌尾會影響身體健康,其實,12歲以后,闌尾基本上就失去了生理功能,切除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更何況切除的是患了病的闌尾。
日常生活中,要想預防闌尾炎,關鍵是拒絕暴飲暴食;飲食要粗細糧搭配合理,多吃富含纖維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注意不要受涼;發現便秘以及腸道寄生蟲,一定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