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對人體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甲狀腺出現問題,就會給身體的健康帶來極大影響。現在,對于部分甲狀腺疾病,臨床上通常采用甲狀腺腺體切除術進行治療,而手術之后并非就萬無一失了,還是應該注重對身體的護理,才會避免病情復發,促進身體康復。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甲狀腺疾病患者在術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甲狀腺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要將頭部處于一個往后仰的姿勢,使頸部的長度處于最大值,以獲得最大的手術視野。這種姿勢下椎間孔旁邊的韌帶會產生偏移,頸神經根會被韌帶壓迫,患者會因此出現呼吸不暢、嘔吐、頭暈等情況。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患者最好在術前即按護士的指導進行體位訓練,術后可去枕平臥,將頭偏向一側,等血壓水平趨于穩定后,再取半臥位,以緩解手術中造成的頭頸部不適,保持呼吸道的暢通。若出現咳嗽不止、痰液過多的情況,家屬要協助患者排除痰液,防止術后感染。
出院后要維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術后2~3個月要避免頸部劇烈活動和頻繁晃動頸部。
手術過程中,醫生需要放置橡膠管進行引流,避免術后因切口出現出血、滲血等現象增加氣管的壓力,進而導致患者出現呼吸障礙。在拔管前,要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流量,如有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通常,會在術后24~48小時將引流管拔除,這時引流管口可能還沒愈合,會有少量的滲液,這是正常現象;倘若濕透敷料,則需要再換藥;一般1~2天后就會愈合。有時切口下會有積液,這時不用擔心,只需讓醫生用細針穿刺引流一下應該能解決問題。
手術切口愈合初期如一條細細的紅線,周圍的組織會有些水腫,吞咽時會有頸部牽拉感,這些均是傷口愈合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一般1周后,切口沒有滲出的話,就可以用清水沖洗。頸部牽拉感要等到組織疤痕軟化后才會緩解,需要3~6月,特殊體質者需要1年以上。
如果患者在術后沒有嘔吐的現象,可以進流質食物,但是切記食物的溫度不要過高,以免導致頸部血管擴張,使創面出現嚴重的滲血現象。在術后第2天,飲食可以逐漸從流質食物轉變成半流質食物,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咽,避免大口吞咽。為了促進傷口愈合,食物種類要多樣化,首選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瘦豬肉、菌類等。為了避免術后出現低鈣血癥,在飲食上要選擇高鈣低磷的飲食,如各類奶制品、麥片、豆制品、葡萄干等。
單、雙側切除甲狀腺者,不需要低碘飲食;伴有橋本氏甲狀腺炎并單側切除甲狀腺者,需要低碘飲食,但不是無碘飲食,只要做到在每日均衡飲食的基礎上控制碘元素攝入量即可;術后進行碘-131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前一個月及整個治療過程中,除停用甲狀腺激素藥物,還要嚴格進行低碘飲食,用無碘鹽替換日常食用的加碘鹽、海鹽,盡量避免吃海產品及其制品、加工食品或腌制食品、含鹽的堅果、添加紅橙色食用色素的食品。
甲減、橋本氏甲狀腺炎以及甲狀腺疾病而切除甲狀腺的患者,需要口服優甲樂。用藥過程中要注意:①早餐前1小時或晚餐后3小時(臨睡前)空腹服用,以白開水送服;②服藥后盡量不喝豆漿、牛奶,否則會影響藥物吸收,這類食物至少在服藥4小時后才能食用;③ 每周稱重,體重波動較大者應與醫師或營養師聯系,做全面的營養評估。④堅持隨訪,重視醫院營養咨詢,至少3個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