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偉
輪狀病毒感染是5歲以下兒童重度脫水性腹瀉的首要致病原,在兒童腹瀉住院及門診中占有很高的比率。患兒因為腹瀉量大,再加之嘔吐,很容易出現脫水,對機體的損傷比較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13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當中,大約有22萬的兒童死于輪狀病毒感染。故年輕爸媽們千萬不要大意,應該掌握輪狀病毒胃腸炎的防治知識。
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的,因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叫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性腸炎是一種傳染病,可以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成人一旦接觸到輪狀病毒,又在不衛生的情況下給寶寶喂東西吃,病毒就會進入寶寶體內。另外,寶寶接觸患病的孩子,或空氣中有病毒,也會被傳染。該病潛伏期短,通常為2~3天。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熱,體溫波動在38~39.5℃之間,伴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嘔吐呈非噴射狀,嘔吐前有惡心感,吐出物一般為食入的奶與食物。隨后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10余次/日,黃綠色,稀水便,量多,無腥臭味。嚴重腹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通常在3~7天后消失,也可持續2~3周。大多數病例可完全康復,少數病例會發生低血容量性休克,進而危及生命。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輪狀病毒治療措施,臨床根據患兒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主要應用下列方法來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
補液療法:根據脫水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補液方法。比如,對于沒有脫水癥狀的腹瀉兒童,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飲用水來預防脫水,直到嘔吐和腹瀉停止;對于輕度或中度脫水的患兒,推薦使用口服補液鹽(ORS),補液鹽劑量(ml)=體重(kg)×(50~75),4小時內服完;對于重度脫水患兒,推薦靜脈補液;對于無靜脈條件、無法口服攝入或精神正常但狀態較弱的中度脫水患兒,推薦鼻飼管補液。
飲食療法:在補液治療后4~6小時盡快恢復飲食可以緩解感染所致胃腸道上皮通透性的改變,縮短病程和改善患兒營養狀況。母乳喂養嬰兒應該繼續按需喂養;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應在補充足夠水分以滿足能量和營養的前提下,選擇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繼續喂養;對于年齡稍長的兒童,飲食不受限制,飲食種類應包括谷物、肉類、酸奶、水果和蔬菜,以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但不推薦高濃度的單糖飲食,如碳酸飲料、果凍、罐裝果汁、甜點和其他含糖飲料以及高脂肪食物。
口服補鋅治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鋅補充劑可以降低腹瀉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減少腹瀉的復發。推薦給6月齡到5歲的兒童給予鋅補充劑,推薦劑量:≥6月齡者20毫克/天,維持10~14天。
其他輔助、對癥和支持療法:益生菌可以縮短病程,對病毒導致的水樣腹瀉具有顯著效果;蒙脫石散可縮短腹瀉病程,減少排便量,提高治愈率;抗分泌藥物如消旋卡多曲可有效縮短腹瀉病程,減少排便量和排便次數;必要時使用退熱藥,如患兒有腸道內外并發癥,酌情對癥支持治療。
輪狀病毒胃腸炎可以通過糞—口途徑及飛沫傳播,因此,預防措施就是注意手衛生,改善供水設施和改善環境衛生等。但輪狀病毒可以在手上存活數小時,在玩具表面存活數天,故改善衛生條件并不能有效控制它的傳播。目前,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才是預防輪狀病毒腸炎的最有效手段。在嬰幼兒6個月到2歲的發病高峰階段之前,給孩子接種輪狀病毒疫苗,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