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雪
當前信息技術水平不斷進步,推動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快速發展,具備了共享性、海量性、及時性以及交互性、超本文和多媒體等特征,同時給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提高視覺傳達設計效果,需要科學運用新媒體藝術工具做好自我革新工作,并不斷優化設計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視覺傳達教學;改革探究
新媒體是以互聯網為依托發展起來的,在新媒體背景下,藝術設計的內容和傳播的形式與以往存在一定的差別,對視覺傳達設計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促進了視覺傳達作品的優化設計,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的長遠發展。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創新性思維的含義
設計藝術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設計的本質是對現有事物進行不斷的創新,視覺傳達設計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創新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個創新是一個全方位的創新,當中不僅包括方法、形式以及內容的創新,也包括了突破原有的設計理念,視覺傳達中的創新設計不僅代表著對前人思想的超越,同時也是一種自我的突破過程。人們固有的思維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感性思維,一種是理性思維。這兩種思維共同參與到目標的建設過程就是設計思維。其中感性思維給予設計空間方面的屬性,理性思維給予設計時間方面的思維,因此設計思維同時具備了時間和空間兩種屬性[1]。而視覺傳達的設計不僅僅一種設計方法和技巧,更多是一種思想觀念。當前社會如果想要使作品具有創新性和時代性,就必須從設計理念和圖形語言方面入手,把握住時代的脈絡、時代發展的潮流。當前社會如果想設計出受觀眾歡迎的作品,應當站在觀眾的角度,具備國際化和人性化的特點。視覺傳達藝術和美術繪畫以及其它各類設計可以相互結合,因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設計,從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來看,人們逐漸加大對三維四維空間的探索,因此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新方向就是交叉性和互動性。
分析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相關影響
新媒體時代逐漸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發生了很大轉變,人們視線不再只是傳統的二維空間:電視、報刊、報紙等內容,通過新媒體技術積極拓展為三維四維空間。傳統視覺傳達設計,例如包裝設計、海報設計等相關平面設計在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不能滿足當前人們對新事物追求和需求。新媒體環境下,創新傳統設計理念要求不斷發展新媒體藝術工作,由以往單一逐漸發展為多元化模式。新媒體時代,創作藝術需要改變空間性及時間性。創新新媒體藝術設計內容,使設計者在視覺傳達設計思維方面存在相應改變,對美學觀及藝術價值觀帶來不同挑戰。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不斷擴大應用新媒體技術范圍,人們當前認知新媒體技術發生很大轉變。針對設計來講,新媒體藝術給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帶來很大影響,使視覺傳達藝術逐漸朝著實用主義趨勢發展。大量數字技術及軟件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廣泛的應用,使設計工作人員思維發生一定改變,應用數字技術及軟件技術有效地降低了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的難度。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視覺傳達設計由傳統設計領域逐漸擴展到網頁設計、影像設計、數碼設計和動畫設計等工作環節。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和新媒體藝術設計存在水乳相融關系,可以推動視覺傳達設計創作出更多經驗作品,并且人們能夠很好地理解設計者創作的藝術內涵和想要表達的用意。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我們需要不斷自我革新[2]。(圖1)
多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
依據美感法則,實現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設計師會以美的基本規律作為創作的基本指導原則,從而使傳播的信息更容易為用戶所接受,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在審美上的需求。多媒體設計在目的上與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是相同的,二者具有關于美的定義的統一價值觀,從而能夠將各種關于美的要素相結合,以和諧、統一地體現美感。為了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設計師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物體進行對比,再重新排列、組合,實現整體美和諧的統一。視覺傳達設計常使用的對稱手法也符合大眾對美的普遍認知,其可以讓人產生平衡、穩定的心理感受。在多媒體設計中,為了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判斷的傾向,設計師可以巧妙安排色彩和形狀,使其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黃金比例法則也是一種美的標準,設計師通過調整個體與整體的比例,能夠帶來一種和諧的美感。此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對節奏和韻律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在融媒體時代,設計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的表現手法,根據自身對節奏和韻律的美感認知設置鏡頭,使人在視覺層面上感受到和諧的美感[3]。
動靜元素相結合
在融媒體環境下,多媒體藝術不斷發展。在軟件和硬件的多方支持下,多媒體技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相互結合,呈現出更有層次感的視覺體驗,讓更多的想法和創意得以實現,拓寬了信息獲取的途徑。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效果越來越為用戶所認可,設計的過程也與以往大不相同,結合了動態和靜態的雙重元素,并且在設計思維和風格上也發生了大的變革,已逐漸成為當下社會信息傳達的主要形式之一。如將動畫和文字、圖片等相結合,可以更有效地傳達信息,使之更加符合大眾的需求。
多媒體技術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改變
首先,多媒體設計相較于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形式,在傳播和操作等層面上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在設計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流程上具有原則上的相通性。如,新媒體的屏幕更適合瀏覽,而不適合閱讀。新媒體的各項信息并沒有設立具體的位置,它是通過相互鏈接的方式設置的,并根據瀏覽者的選擇,以非線性的方式呈現。在將科技作為多媒體信息傳播基礎的情況下,視覺傳達設計只有與科技緊密結合,才能幫助設計者實現更多創意,為大眾呈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其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視覺傳達設計在設計風格和思維方式上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并且使設計過程也發生了改變。例如在活動版面的布局設計與各方位的交互上,設計師需要綜合考慮靜態的視覺效果和動態視覺效果,并且經過一些特殊設計,避免在視覺元素與用戶互動時出現信息傳達被干擾和畫面不美觀的情況。最后,多媒體設計在編輯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設計師可以根據用戶不斷變化的喜好隨時調整,并且可以同時設計不同類型的版面和視覺效果,更有效地傳達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圖2)。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創新的根源
由于社會和時代在不斷進步,因此新的設計理念也在新的時代不斷涌現出來,只有堅持設計的不斷創新,才能有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的作品問世。設計理念決定著設計作品最終的樣子,我們經常說的設計創新,實際上就是對文字、圖形、光以及色彩運用方式的不斷更新,使它們更加趨向大眾的審美觀念,能夠反映出當前社會的審美主流。只有設計理念符合大眾的口味,才能創造出流傳更廣的作品。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多元化,因藝術本身就具有創新和個性這兩個特點,傳統的設計方式受到多元化的沖擊,只有用個性化的設計理念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如果才能發展的更好。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還要具有民族化的特點。我國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為諸多設計師提供了無盡的靈感源泉,設計師在作品中不但要反應社會生活的民族性,還要體現出民族精神。只有對自己民族的文化深入了解和詳細的研究,并將它實際應用到設計過程當中,才能設計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作品。
結語
視覺傳達的產物主要是以印刷物為主的,這種產品通過直觀的表達形式來向群眾展現產品含義。不同種類的產品也包含著不同的內涵,人們可以根據這些內容來獲得大量的知識,進而改善人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視覺傳達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從視覺符號再到二維形式到三維形式,這種轉變無疑是巨大的。從單一的傳輸信息的方式發展為交互方式,在未來的發展中,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發展也具有很大潛能。例如,視覺傳達應用在廣告上,可以幫助產品進行營銷,它在商品銷售的過程中承擔了媒介的作用,通過將商品美化等形式來吸引顧客的眼球,從而達到一種營銷手段。因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創新的設計理念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科學應用新媒體藝術設計,充分發揮交互性以及情境性特征,使人們仿佛身臨其境。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具備了高科技、有趣、互動及連接等功能,充分挖掘視覺傳達設計,積極培養創造性思維模式,不斷擴展、深化視覺傳達設計效果和內含。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積極給觀賞者們傳遞藝術信息內容,假如采用傳統紙質報刊的方式進行藝術信息傳遞,觀眾們不能全面接收到藝術的信息內容。科學地引入新媒體藝術設計,有效地改善了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內容。特別是設計藝術層面,有效地提升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傳播能力以及感染力。
參考文獻:
[1]陳思思.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J].美術教育研究,2016(19):102.
[2]施楠.談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6(10):106.
[3]高媛媛.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分析[J].明日風尚,20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