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巖


最近幾年,科學技術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進而對于視覺傳達設計也有了更加高標準的要求。但是想要達成更高的要求目標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擁有更加先進的設計理念,才能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視覺傳達相關行業的發展的需求。文章主要研究了有關視覺傳達設計更加先進的理念。
關鍵詞:新媒體視野;視覺傳達設計;表現與創新
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對各行各業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就要求各行各業的產品質量要過關、產品設計要合理、產品外觀要漂亮,讓人們感受到美的傳達,這就要求視覺傳達藝術的設計不斷更新,因為人們對于審美是有疲勞的,一成不變的外觀會使人們對這件物品失去購買欲望,只有不斷的變化才能保持新鮮感,因此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需要不斷的提高創作性和效率性,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視覺傳達藝術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設計師將自己的設計想法通過實物傳遞給觀眾,主要傳達方式有繪畫、平面設計、立體設計、logo設計以及界面的排版布局等,通過這些方式向觀眾展現藝術設計,進而影響人們的購買欲望或消費行為。視覺傳達藝術是圍繞商業產生與發展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創新的主要內容包括視覺語言的創新、表達方式的創新以及設計理念的創新等等[1]。
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概念
有關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發展開端源于幾十年前的一場世界范圍內的設計大會,在這場大會中人們主要進行的是有關大會的海報設計以及對參與大會舉辦的商家廣告宣傳牌的設計等。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基本含義就是相關工作人員以及設計工作者通過視覺傳播表達出想表達的含義,讓人只通過觀看某種展示就可以懂得設計者的思想。除此之外,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作品也是對人們審美能力的一種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比如電影、電視劇、圖片、繪畫作品以及歌劇等都是視覺傳達的表現形式。視覺傳達中的傳達則是進行信息交換以及交流的一種形式,最簡單的理解可以是通過視覺達成信息傳遞的目標,也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傳達或者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傳達等[2]。在這個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時代,在視覺傳達的藝術設計理念中進行創新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在人們學習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初級階段,通過創新設計理念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大多數人在學習的時候往往只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對創新設計理念的掌握。長此以往,最終只會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法真正被發掘。在現階段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無法改善原有設計思路,使設計內容得不到創新,導致在藝術設計時只會處于被動狀態,在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落后的設計理念狀態,從而也對藝術設計的學習產生厭倦心理。所以,需要將這些枯燥無味的藝術設計變得更生動具體,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另外,現如今很多人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仍然使用單一的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思路如果不能被新興設計理念取代掉,就無法從根本上來提高他們的視覺傳達設計效果,也就無法真正推動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設計理念進行創新。
分析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視覺傳達具備的特點
新媒體背景下,在設計藝術產品在進行視覺傳達時,具備了非常明顯的特征,科學運用多媒體工具,可以使傳遞的信息內容及傳遞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和豐富。新媒體藝術與傳統媒體方式相比,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更具連結性、變異性及發散性特征。首先,連結性特征。在進行新媒體藝術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應做好連結、融合、互動工作,新媒體藝術和傳統藝術相比,將以往靜態藝術效果逐漸轉變為動態藝術,更多的在藝術作品中融入了時間概念。新媒體藝術設計和傳統藝術設計相比題材也存在著不同,設計時合理運用科學技術,通過感官功能合理進行拓展和延伸。其次,變異性特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需要創新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優化設計流程、原則以及方法。然而,新媒體藝術在進行視覺傳達時與傳統設計存在相似情況,差異具體展現在視覺傳播及顯示方面,科學的選擇形式與方法,不斷優化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此外,具備了發散性特征。新媒體時代,不斷拓展及延伸視覺傳達設計工作,視覺設計工作集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為一體,科學運用網絡技術和交互技術,增強了藝術設計中的主動性及交換性。新媒體藝術設計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傳播模式,凸顯發散性特征[3]。
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的視覺傳達設計的措施
分析受眾群體喜好
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與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的受眾群體存在一定的差別。傳統的受眾群體是大眾,新媒體的受眾群體是使用互聯網的青年人。新媒體藝術設計對視覺傳達設計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視覺傳達設計要想在新媒體領域內實現發展,就必須深度剖析新媒體的特點,迎合其特征;否則就會導致視覺傳達作品難以被受眾群體認可。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人員可以在網絡上發布一些視覺傳達作品以供受眾群體鑒賞。發布的作品有不同的風格類型,以了解受眾群體的喜好,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并投票,根據投票數量的多少,視覺傳達設計人員可以初步了解在新媒體背景下受眾群體的偏愛,有利于后續設計工作的開展;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促使設計人員掌握當前新媒體受眾群體的審美觀念,并將其作為設計的關鍵,使作品為受眾群體帶來視覺上的沖擊。設計人員可以使用大數據技術對同類型視覺傳達設計進行分析,使視覺傳達設計更具方向性(圖1)。在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沖擊下,視覺傳達設計應緊緊把握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內涵和特征,時刻與新媒體藝術保持一致,以使視覺傳達設計立于不敗之地[4]。
提升設計視覺感受
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是先將作品印刷在紙上,然后再進行傳播,如報紙、期刊、雜志等;在新媒體藝術的沖擊下,這種視覺感受已經難以對新的受眾產生影響。所以設計人員應將提升視覺傳達設計的感受作為作品設計的首要目標,在設計的過程中,應注重把握作品設計的主題,以主題為基礎進行設計;以免導致作品與設計的初衷相違背,收不到傳播主題的效果。由于基于新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作品改變了傳播的媒介,傳統的紙質傳播變為網絡傳播,所以為了實現提升視覺傳達設計感受的目標,設計人員可以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的形式,吸引受眾群體的注意力,最終達到傳播的效果。例如,采取動態設計的方法,使內容動起來,能夠提高受眾群體對視覺傳達作品的興趣。動態的作品設計與傳統的設計方法相比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構思設計的內容,并對畫面進行精心編排,合理規劃作品的時間線和運動線,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動態運動過程更加流暢。
豐富設計素材
由于視覺傳達設計的內容素材較為單一,所以經常會出現內容相似的情況,這對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在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沖擊下,視覺傳達設計急需引入豐富的設計內容和素材,為視覺傳達作品注入新鮮血液。設計人員應摒棄傳統視覺傳達設計理念,積極引入現代因素,應用互聯網技術查找社會熱點作為設計的內容和素材;根據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題,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加強主題與熱點內容和素材之間的聯系,促使內容得到合理應用,實現作品的創新,使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沖擊下依舊能夠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圖2)。設計人員在具備創新意識的基礎上還應具備探索精神,不斷嘗試將新的內容和素材應用到作品中,摸索出視覺傳達設計的規律,解放思想,提升綜合素質。
遵循人本設計理念
在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設計人員依舊要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加強與受眾群體之間的聯系,提升視覺傳達作品的質量,更好地為受眾群體服務。如今,網絡成為人們溝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許多人都通過網絡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視覺傳達設計開始被應用于網頁的設計,提升網頁帶給人的感官沖擊,增強網頁的使用性能?;谝匀藶楸镜脑O計理念,網頁的設計內容、編輯、排版等都需要以使用者的體驗為原則,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視覺傳達設計的功能,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果。例如,設計人員應將功能鍵放置在網頁的突出位置,并且在設計功能鍵時使用與網頁主基調不同的顏色,能夠促使受眾者準確找到功能鍵,方便使用,設計人員應設計能夠一鍵返回主界面的功能鍵,為受眾者閱讀網頁信息內容提供方便。為了應對新媒體藝術設計的沖擊,使網頁的設計更加完美,網頁設計人員應在網頁中設計反饋界面,用于接收受眾對網頁設計的建議,依據建議對網頁進行改進,以滿足大多數受眾群體的需要。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不斷更新藝術學科專業和設計內容,使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具備了更加廣闊發展空間。新媒體技術創新傳統視覺藝術存在的不足,使藝術朝著超越時間、空間、影像經驗等多個領域不斷發展,充分發揮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價值,從而促進視覺傳達設計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甜甜.視覺詩—中國古代詩歌的視覺化設計研究[D].鄭州:鄭州輕工業學院,2017.
[2]郝佳.在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6(10):101.
[3]王華東.新媒體藝術設計沖擊下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J].現代交際,2019(18):117,116.
[4]曾筱晶.新媒體時代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J].大眾文藝,2019(0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