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筱珊
周大新老師的《天黑得很慢》是一部關注老齡社會的書。這本書是中國首部全面關注老齡社會的長篇小說,以“擬紀實”的方式講述以家庭陪護員鐘笑漾與老人蕭成杉以及老人家庭的故事。最早聽到《天黑得很慢》這本書是在吳玉韶先生的演講中,提到周大新談晚年的五種風景;陪伴的人越來越少,要學會獨自生活和品嘗孤獨;社會關注度越來越少,要學會欣賞后來者的熱鬧和風光,而不是妒忌和抱怨;前行路上騙子很多,對此要提高警惕捂緊錢包,別輕易上當受騙;前行路上險情不斷,要學會與疾病和功能衰退共處,帶病生活;經過人生無所不能的奮斗,最終又回到人生的起點----床,去接受別人的照料,并準備乘鶴遠行。
前幾天約朋友吃飯時,發現餐廳的前臺放了一個書架,上面排放了一排《天黑得很慢》,在向就餐的客人進行圖書推薦,一時念起,買了一本,特別想知道把晚年五種風景看得如此透徹的作者,他的文字會是怎么樣的,于是連夜速讀。盡管,我是一名養老人,對“老”早有所了解,但讀完小說,心情還是比較沉重。
第一點是,人生后半程比前半程要難得多。十年寒窗、讀書就業、結婚生子、創業致富,現代人一直是頂著壓力在前行的,80后一代人、傳說中的35+一族,常常在家庭、事業中苦苦煎熬。但這些與小說中那些老來喪女、空巢獨居、慢病纏身、失聰失明、失智失能的人對比,確實要“輕”的許多。小說中的蕭老伯還有女兒為他請的陪護、預留的儲蓄存款、退休工資以及老房子可以傍身。現實世界中,大多數老人可能比他更無助也無奈。
第二點是,關于未來的必要準備。經濟是一方面,情感、心理則更為重要,人生最后一段路難免都要與疾病、孤獨打交道,在不知道終點的路上,每個人內心都迷茫的。讀完小說,會想到,為人子女,我們需要把父母的老年生活安頓妥當,也要為自己未來做一些健康儲備。用網絡流行的話講,就是把生我的、我生的安頓好。
第三點是,愛要表達出來,讓家人知道,生命才能少一些遺憾。小說中的女兒隨女婿赴美之后,接連遭遇流產、失婚的打擊,患上了抑郁癥,為了不讓高齡的父親擔憂,她選擇獨立承擔。回國后,短暫地探望父親,繼續選擇瞞著父親,獨自租房休養,甚至我會有假設,如果當時女兒選擇在父親身邊休養,后面跳樓的悲劇是不是可以避免。這對父女,彼此相愛,父親為了成全女兒女婿的家庭,假裝夕陽戀成功;女兒為了不讓父親擔心,隱瞞重病、獨自療傷。如果他們當初勇敢地把愛表達出來,你以為的好并不是真的好,彼此坦白,共擔風雨,生活一定會是另一番模樣。
第四點是,養老人的奮斗本本分分、安安穩穩,養老人的情懷彌足珍貴。小說中陪護員鐘笑漾是一位勤勤懇懇的護理專業畢業生,為了愛情前往北京,為了支持男朋友讀研、供應弟姐讀書,選擇了薪資條件不錯的老年家庭陪護員工作。幾年時間下來,她付出了許多,在男朋友研究生即將畢業的時候、未婚先孕,慘遭背判,她想走極端的路,好在有蕭伯伯的引導,鐘笑漾走出了人生那段最灰暗的時光。小說的后半部分,她以超強的負責心、堅強地撫育孩子、照護老人,和所有奮戰在養老戰線上的同行一樣,令人敬重。回過頭來講,養老陪護員是眾多養老人的一個縮影,他們沒有很強大的社會背景、日復一日做著辛苦而踏實的工作,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像明星一樣照亮天空,但他們傾注在老年人身上的辛苦卻是那樣的珍貴。
最后特別想說,每個人都應該重新學習一個科學的生命教育。每個人都應該對生命的后半程、老的進程有所了解;知曉多一些,迷茫會少一些,親人朋友之前的珍惜也會多一些。生承歡相迎,逝溫情相送,生死輪回是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在擁有的時候,盡可能愛;在該放手的時候,灑脫道別;當下的年輕人還不能完全的理解老年生活,未來路上的坎坷,都得與身邊人相扶走過。周大新老師的這本書像一只歷經風霜的手,輕柔地撫摸著人心深處最不敢面對的恐懼。像書封底的那句話,變老并不是悲慘的事,就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文字書寫生命與死亡、愛與疼惜,七個黃昏一段故事,認真地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