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內市場體系業日益壯大,大量優秀的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帶動我國經濟。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從前的“引進來”慢慢變成了我國企業的“走出去”。有著國家的支持,我國企業海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頻率也逐漸增加,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中國公民海外工作。隨著中國國力的日漸加強,中國人的身影也遍布世界各地的舞臺,面對不同的政治局勢與社會環境,安全問題是企業在進行海外經營投資時不可忽視的要點。近年來,我國企業員工在海外屢次發生安全風險事件,造成了企業和人員的巨大損失,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自身,都需要更加重視安全風險方面的防范與應對策略,如何避免安全風險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本文對于中國企業海外經營面臨的安全風險問題進行預測及分析,運用理論和案例研究方法,將企業在海外經營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問題分為四類,并就企業層面和國家層面,提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安全風險防范措施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安全風險;防范;海外投資
一、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現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經濟持續保持穩步的高速發展,全球各地經濟體系互相關聯,跨國經濟活動也日漸頻繁,我國企業對外投資規模也逐漸擴大。在“一帶一路”政策的促進下,更加推進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在2019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蟬聯求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2019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2萬億美元,次于美國和荷蘭。
在地區分布方面,投資覆蓋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我國投資對于“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穩步增長,全球80%以上國家(地區)都有中國的投資。投資區域的廣泛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一些政局動蕩或環境惡劣的國家和地區,中國目前投資的許多國家,因為宗教、政治等問題,時常發生動亂、恐怖襲擊和綁架事件等,致使中國企業遭受大量損失。
在行業方面,中國企業投資領域多元化,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國民經濟的18個行業大類,主要集中在服務行業,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和零售、金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房地產、交通運輸/倉儲等領域。
二、中國企業海外經營投資安全風險及成因
安全風險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產生的損害的可能性,我們將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政治風險、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事故風險。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綜合實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國企業也逐漸壯大,同時,我國生產成本可逐漸上升,為了擴展更大的市場,中國企業選擇面向海外,拓展國際市場。相對于往發達國家發展,我國部分企業選擇走一條困難又艱險的道路,前往一些面臨著嚴重安全風險的國家進行投資經營,隨時受到各種潛在的風險影響和威脅。
(一)政治風險
東道國的政治環境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經營,這是政治風險。主要是與東道國政府對于國家的管控力度和影響力相關。如果東道國發生戰爭、內亂、恐怖襲擊和政治動亂等方面的問題,很可能會對中國在當地的企業和員工的財產和生命造成威脅。我國企業海外務工人員在境外工作過程中,經常遭受此類威脅。2012年1月28日,在蘇丹,中國中水電蘇丹公路項目工地遭遇當地反政府組織襲擊,29名中國工人遭到劫持。200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9名工人在蘇丹西部地區遭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綁架。事件造成了5人死亡。多次事件表示,中國企業海外經營投資過程中,正在遭受著政治風險所威脅。隨著國家的發展壯大,中國政府一向以和平友好的外交方式與世界各國交流,而反對派正好是發現了其中利益所在,希望借助中國的影響力來要挾當地政府,借此達到目的。而且,近些年我國奔小康的進程穩步發展,國人形象在某些國家人眼中相對比較富裕,求財的暴力分子容易以辨識度高又富裕的中國人為目標,實施犯罪行為。
(二)自然災害風險
另外,自然災害也屬于安全風險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不確定性,會給人類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隨著地球的自然變化,會產生一些自然現象,例如臺風、地震、火山爆發等,這些自然現象可能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有著消極的破壞作用。2011年2月22日,新西蘭基督城克賴斯特徹奇發生了一場6.3級的地震,坎特伯雷廣電中心CTV大樓在地震中倒塌,24名中國公民就在大樓全部遇難。面對自然災害,我們無法準確的預測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也無法預估它發生時的嚴重程度,自然災害頻發,不僅會對社會的發展造成很大的阻礙,同時也會危及到公民人身與財產安全,而這種風險我們又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只能盡量減少未來面對自然災害發生時所照成的損失。
(三)公共衛生問題
流行病在落后地區時常出現,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也是傳播甚廣的一種流行傳染病,對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公共衛生問題的發生,不僅僅是大自然生產出來的病毒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人類發展研究所引起的。隨著全球一體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緊密,傳染病問題不僅僅只局限于某一地區,而是會跟隨者人的腳步,通過交通工具迅速蔓延世界。相對來說,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好的國家,在預防、處理傳染病問題上具有更加先進的方法,而落后的國家,醫療無法滿足處理公共衛生問題的條件。中國企業選擇海外投資經營,不可避免的會接觸一些公共衛生問題并不好的地區,當地醫療水平相對比較落后,對中國海外務工人員的安全造成了威脅。
(四)事故風險
事故風險是發生在人們生產、生活活動中的意外事件。很多海外務工人員或者企業在東道國進行活動時,不可避免的會前往高風險或者環境惡劣的地區,由于東道國地區安全意識薄弱,對于生產活動沒有完善的規定,如果企業不重視安全問題,從事工作時出于不安全等的工作環境時,那么意外事故的發生幾率就會上升。一旦事故發生,沒有完善的處理方案和良好的應對措施,對于人身和財產的損害都會加劇。
三、中國企業海外經營投資安全風險的應對策略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企業境外投資活動越來越多,活躍于世界各地,但目前中國企業境外經營活動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因為宗教、民族、領土爭端等問題,動亂騷亂經常發生,恐怖襲擊、綁架等事件,嚴重影響中國企業及務工人員的安全。應對企業海外經營投資的安全風險問題,要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去出發。
(一)政府部門加強海外風險預警與防范機制
在政府方面,首先應當完善全面的領事保護預警機制,建立專門的海外安全風險預警平臺,對于各國的安全風險狀況定期評估和評級,對于企業或者個人前往風險地區的事件進行記錄跟進,并向這些企業或個人宣傳安全風險提示與防范內容,提供相應的緊急救援聯絡途徑。另外,還可以完善緊急事件救援處理機制,設立專業的部隊或團體專門處理海外安全事件,對于這些部隊或團體進行專業的培訓,同時配備相應的高科技通訊、武器、報警等設施,在海外安全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可以溝通就近的部隊或團體前往救援。同時配備專業的醫療人員,從裝備、技術和人員方面提升應對海外安全事件的救援能力。還有就是可以建立完善的海外安全保護制度體系,同時加強對于涉外企業與人員安全的安全教育培訓。最后,政府還可以通過增加國際活動來應對安全風險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緊密相連,安全風險問題不僅僅是一國企業所需要承擔的,也不是單一國家可以獨自解決的。中國政府可以與其他國家簽訂保障安全風險與應對安全風險協議,確定兩國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在某一國企業或人員遭遇安全風險事件時,提供相應的援助。
(二)企業加強海外風險管理與防范機制
在企業方面,在選擇進行海外經營投資活動時,首先要做好足夠的安全風險評估,合理的安排投資決策,除了考慮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問題,同時也密切關注各種有關于東道國風險情況的信息,主動了解東道國政局狀況與宗教文化習俗,充分利用東道國政府、合作伙伴等途徑獲取目的地的相關情況,通過這些信息指定以及實行相應的安全風險防范制度,對于安全成本投入進行預算,確保投入足夠的資源保障安全問題。其次是需要加強企業內部安保措施以及對員工的安全培訓。企業對于經營過程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風險問題要有足夠的重視。在風險地區進行經營投資時,應該配備足夠的安保人員或者安保設施,同時定期對員工進行集中培訓,確保員工有足夠的安全風險問題應對能力,加強員工安全意識。除此之外,當地企業可自行成立海外企業與公民協會,互相幫助,并且承擔起一定的責任。海外企業與公民協會主要是這些企業與人員之間建立一張良好的溝通關系網,在提供預警情報,幫助解決緊急事件等方面能夠有很大的幫助。海外員工與企業可以在協會會議或者其他時間向協會匯報在當地說遇到的困難或者需要的援助,但同時也需肩負起援救與當地情況匯報的責任。
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的發展已經逐漸跟上世界強國的腳步,國家推出了“一帶一路”政策,海外中國企業與中國公民數量急劇增長,安全風險問題也逐漸受到人們重視。中國人逐漸正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同時海外安全風險問題也將會更加突出,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活動中也遭受這來源于政治風險的恐怖襲擊、戰爭、動亂等危機,也面臨著自然風險、公共衛生風險和事故風險等問題,應對安全風險問題,不僅能維護我國企業自身利益與長遠發展,更加能夠通過與東道國雙方合作,互利共贏,創造和平和諧的經營環境。
本文通過目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現狀,識別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投資活動中所面臨的安全風險種類,并就此通過企業和國家層面提出應對方法。在企業層面,應當重視海外安全風險評估,并對安全風險防范與應對投入相應成本。對于員工應當進行培訓,同時建立良好的民間海外企業協會。而在政府層面,需要完善領事保護預警機制,從開始就對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警示,盡可能避免安全風險事件發生,同時需要完善緊急事件救援處理機制,規范海外安全保護管理制度,加強涉外企業與人員安全風險防范與應對培訓。同時,政府建立良好的外交環境也能夠有效提升我國在應對海外安全風險問題方面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魏曌.中國公民的海外安全問題研究[J].《國際研究》,2012,377:249.
[2]鐘文彪.保護中國公民海外安全與權益研究綜述[J].《求知》,2011,11:41-43.
[3]王鏑,楊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險評級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4):117-126.
[4]王博,賀紅旭.海外高風險國家社會安全管理實踐與思考[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08: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