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山
新課標的背景下,對于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強調了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的課堂教學中采用游戲化教學的模式,通過游戲的趣味性與體育運動有機結合,重視在體育鍛煉的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左右體育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教育運動的快樂,同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幾種游戲化教學在體育學科中的應用方法,希望可以為一線的初中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學生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運動量卻沒有明顯提升,因此社會急需對提高體育學科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基于以上情況,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游戲化體育教學成為最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通過游戲化的教學養成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
1 精心設計游戲環節,保護學生身體健康
要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教學的效果。需要教師在課前再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心準備設計出科學且適合的游戲活動,如要利用游戲活動進行體育鍛煉前的熱身運動,就應該明確該游戲的目的是通過低強度的游戲活動,是為了將身體活動開,防止在后續的正式體育項目訓練造成身體拉傷。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籃球與乒乓球”的熱身小游戲,先將學生圍成一個圓圈。首先,有教師指定一名學生從順時針方向開始,向身邊的人說:“籃球!”同時這名學生的雙手壁畫出乒乓球的大小。之后順時針方向的第二名學生要快速地接著說:“乒乓球!”同時這名學生的雙手要比劃出籃球的大小,如此沿著順時針方向快速交替進行。直到某一位學生出錯,獎勵出錯的學生為全班表演一個節目,然后再次從出錯的同學重新開始,繼續游戲教師采用這個游戲活動來進行熱身的話,首先確保了游戲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其次保證熱身游戲活動的有效性。
2 游戲與運動結合,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體育課普遍受到學生的喜愛,但由于升學考試的壓力,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將體育教學的重心放在教授應試考試范圍內的項目,而忽視了對其他體育運動的教學,造成學生失去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體育教學的目的就無法達到。但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需要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改變當前的教育現狀,將趣味性的游戲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通過這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初中體育教學的效果。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采用“打籃球接力游戲”的游戲教學,由于日常的體育教學中有關跑步的運動項目,通過引入該游戲,將籃球和跑步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首先讓學生先自由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籃球接力賽,顧名思義,常見的運動器材籃球就是這場接力游戲的接力工具,小組內部每一位組員的間隔為400米,通過讓學生抱著籃球跑,達到跑步運動的教學目的。這個游戲就是體育教師運用了創新思維改變傳統教育運動,通過擁抱籃球來跑步的方式,以這種游戲形式使學生參加跑步運動,也會更有動力,游戲可以讓學生在一開始就被課堂吸引住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
3 通過游戲放松身心,勞逸結合
在體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完成大量的體育運動后,會讓學生消耗掉不少的體力,這時候教師應該及時地觀察學生的狀態,是否需要暫時休息來恢復精力,如果不及時休息會讓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產生厭惡抵觸心理,對于后續的體育教學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通過游戲讓學生放松身心,勞逸結合。
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田徑跑”課堂上,教師首先向學生講解跑步的正確動作,以及在跑步過程中如何調整呼吸等運動知識后。然后讓學生現在原地模擬練習,教師在旁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直到學生能夠準確完成動作。教師切記讓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學生熱身完成后進行800道1000米的長跑,學生跑完后,先讓學生漫步走的形式來放松,然后糾正學生在跑步中表現出的不規范動作以便學生今后改正,這節課教學內容就完成了。但學生長跑過后再,消耗了許多體力,通過簡單休息沒法快速恢復學生的精力,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反口令游戲”,由教師發出口令,學生做相反的動作,如,教師說:“舉右手”,學生則要舉起相反的另一只手,學生做這個游戲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仔細聽教師的口令,迅速地做口令相反的動作,通過游戲就可以讓學生從剛跑步王的疲勞狀態中出來,注意力放在游戲上。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教學對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初中體育教師要重視從多個角度來構建游戲教學活動。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教學對策要重視在游戲開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重視在游戲中健康與運動相結合;要重視在精講多練的游戲活動組織;要重視在拓展體育內容形成創新意識,讓青少年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快樂,收獲成長。
(作者單位: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橫道河鎮和平中學)